吳萍
【摘 要】絲網版畫是版畫藝術形式的一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思想的解放,絲網印刷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在繪畫領域,絲網版畫也逐漸開闊了全新的視覺效果和全新的理念。絲網版畫的色彩極為豐富,同時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這樣的色彩構成也讓其具有獨特的藝術語言,相比較其他版種更具多元化。本文通過對絲網版畫創作中色彩構成的運用,來探討如何根據這一特點更好的進行繪畫創作。
【關鍵詞】絲網版畫;色彩;構成;設計
絲網版畫,它就像工業上的花布印刷方法,將顏色進行刮壓從網孔漏至承接物上,近年來,絲網印刷在商業上也得到了大量的運用。如果說最開始的絲網版畫所接受的還多是傳統教育的話,那么年輕的絲網版畫家則是在現代主義藝術的洗禮中接受版畫教育的,因此當代的一些版畫家具有很多新的觀念,注重探索,再加上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設備材料的改進,以及大量國外媒材的輸入,使得絲網版畫的繪畫語言更具獨特性,特別是和黑白木刻相比的話,絲網版畫的特點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色彩的構成。
“色彩構成”這一詞最初來源于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色彩構成并非存在于自然中,它是根據人對色彩的感知,在繪畫與裝飾中,人為的對色彩加以提煉與規劃,從而創造出符合設計理念和審美需求的色彩作品,所以說,色彩構成一直都致力于用色彩的組合和搭配構成新的色彩關系,而這也恰恰符合一些絲網版畫的創作特點。那么,在絲網版畫中,根據每一版色彩的疊加,再以幾何的形式進行設計,根據不同的創作需求,將復雜的色彩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重新組合和搭配,從而完成一幅絲網版畫創作。所以,色彩構成的運用在絲網版畫創作中還是比較普遍的,也是最為版畫家們所接受的。
那么,色彩構成又是如何體現在絲網版畫當中的呢。因為絲網版畫自身的一些特點和工具的局限性,也導致畫面要求簡約,色彩平整透明,所以,除了要求整個畫面色域,色塊之間要有對比,位置選配之外,還需要點,線,面的構成也需要同步確定。合理的運用色彩之間的對比在絲網版畫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整個畫面才不會過于平整單調,能夠讓畫面產生強弱,主次分明的效果。首先我們可以在色彩的冷暖中下點功夫,色彩也是有溫度的,這里不是說它具有通常物理意義上的溫度,而是通過色彩感知傳達給人的心理冷暖感覺,所以,在你創作的絲網作品中,顏色的選擇一定要與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與思想感情相切合。在創作一幅絲網作品時,也可以運用冷暖相鄰或相近的色彩構成畫面的一種組合方法,它的特點就是畫面整體的色彩非常和諧統一,在畫面的處理上我們可以采用與原色相鄰的間色或者是灰色。但是這并不代表色彩就要單調重復,我們可以運用多元化的色彩構成,在色彩明度,純度和色相的變化差異中,讓畫面更加豐富。不僅如此,色彩的面積在色彩構成中的合理分配也是非常重要的,隨著色彩面積的不斷增加,色彩的視覺感受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在色彩構成中,一種色彩面積增加與減少,色彩構成所表達的含義就會發生變化,所以在我們的絲網版畫作品的創作中,從面積的分配上,應控制以一種色相為主,其他鄰近色為輔。另外,還需要有小面積對比色的成份,在畫面中起活躍作用,可以區分主次關系,增強畫面的節奏感,在統一中又有著變化,不單調。而對于色彩的分布,色彩之間的聚合與分離,排列與交融都能夠產生豐富的色彩含義,色彩之間距離越遠,色彩的聯系性就越弱,不同色彩的孤立性就會提高,色彩偏重于表現孤立的個體。所以說絲網版畫的審美特征應該是畫面色彩鮮亮,色層均勻整齊,通過疊壓漸變的組合,可以產生出其他版種無法達到的豐富透亮的效果。絲網版畫使用的墨種類繁多,有油性水性之分,這些彩色顏料為絲網印刷的色彩表現提供了強有力的物性條件。
在第一次接觸到絲網版畫時我就被其特殊的藝術魅力所深深吸引,有人認為絲網版畫和其他版種相比更容易制作,其實并不是,每一種色彩拼貼,照相制版等都是經過版畫家的精心思考,例如色彩的選擇都是符合色彩構成的基本客觀規律的,而不是一味的胡編亂造。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例如裁切,復制,旋轉,選擇滿意的構圖,同時實施各種的色彩搭配與色彩構成的規律,來達到一種最佳效果,從而完成一幅有意義的版畫作品。當然,我們在進行創作中,也不能太過機械化,不能一味的照搬一些理論知識,還要強調主觀因素,在遵循一些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去人為的進行探索,把視野放的更開闊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理解色彩構成與絲網版畫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的去運用色彩構成,從而讓絲網版畫的藝術語言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