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寧
【摘 ?要】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培養專門的職業人員的教育場所,我們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還應該充分考慮它的職業能力的發展。本文將詳細描述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現狀和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發展方向的研究。
【關鍵詞】高職;體育教育;發展;研究
新世紀的到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科學技術可以說是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成為了主導,所以經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國家之間和企業之間的競爭慢慢的成為了人才之間的競爭,由于人才的重要性,各個企業對于人才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重視了。在當今社會體育已經成為了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并且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體育的發展不單單是體現在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上,更是一種現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從社會學視野審視社會變遷的現象,我們可以知道,體育既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時體育教育的本身又是傳承人類運動文明。所以我國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養成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但是高職院校的教育目的遠遠不只是培養學生能有一好的習慣,而是要教會學生在體育項目方面要有正確的方式和方法。
體育教學是高職院校的重要的一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修養、專業水平和全面發展與體育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體育教學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通過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這樣就可以為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一個好身體打下堅實的基礎。高職體育教育的改革就是要有勇氣廢除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要跟隨時代的腳步,找出適合當代學生體育教學的新模式,實施以人為本,努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理論教學為基礎,實踐教學為主。
一、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現狀
(一)高職院校在體育教育觀念出現偏差
我國的高職院校由于其特殊性,高職院校在教學模式、教學觀念和教學改革等方面一直是模仿普通的本科院校,如過不能夠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的一些特點那么這些做法就是沒有一點用處,因為別的學校的模式不一定會適合自己,每個學校的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改革或者制定教學模式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來進行相應的做法。在體育教學的實踐中,高職院校是與普通的本科院校是差不多的,但是高職院校會過多的強調學生在校的實踐技能,這樣就會忽視了以后學生走上社會他們在學校學習的體育技能在今后人生中的功能和價值。高職院校傳統的體育教育理念比較容易導致學生的片面發展,在上體育課時學生往往會認為是玩耍的課程,而不是當作必修課程,上課的時候也非常的隨意,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沒有徹底的體會到體育精神,那么他們也就不會喜歡鍛煉,更不會有經常鍛煉的習慣了。
(二)高職院校目前教學方法和內容還是以傳統的為主
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在講臺上面教學生,而學生就是和機器人一樣機械的在進行模仿,目前我國的許多高職院校都是采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夠自己主動的去探索知識,學生在學習上也會比較的懶惰,缺乏興趣和積極性,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不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有創造性。在現代的教學模式中,高職院校不能以教師為主了,要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的比重,要形成以學生為主,充分的發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充分的滿足學生的差異性,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充分的調動學生們在體育方面的學習興趣,將社會的需求和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課程內容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當代的年輕人比較有個性化和多樣化,那么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也應該朝著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但是許多高職院校仍然是以體育競技為主,高職院校想要學生通過體育競技來提高學校的名氣,而不是以培養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為主的。
(三)課程考核缺乏科學性
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考核主要是通過平時的出勤率也就是上課的到達率以及考試成績為主,這種考核制度不能夠體現學生自身的特長、個體差異和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理解以及運用的能力。這種考核方法非常的片面,不能全面的體現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能力,這樣的結果就是使學生在體育課程上會非常的被動,學生就沒有興趣學習體育知識了,那么也就不利于體育思想的培養。
二、高職體育教育發展方向的研究
(一)體育教育以學生為本的發展方向
當今社會發展的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更加要如此,讓每一為學生都能夠全面的發展,使他們朝著健康有為的方向發展。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的清楚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增強溝通與交流,因材施教,大力提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長處,形成老師適應學生而不是學生適應老師,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愛好和優勢變成他們自己的特長。
(二)體育教育以創新教育為發展方向
“創新教育”就是要以培養出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為目標的教育,創新已經成為了高職院校進行素質化教育的重要部分了,高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時候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而學生的創新能力最主要的還是教師,因為教師是學生知識的源泉,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新,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創新,形成一個有利于創新的氛圍,但是學生的創新的內容要適合學生自身的發展。
(三)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體育學科在教學內容、形式、手段、方法等上面也在進行飛速的變化,高職院校以前單一的教學目標漸漸的變成了多元的教學目標了,體育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娛樂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品質和運動技能。
參考文獻:
[1]馮元喜.新形勢下高職體育教育發展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240-241.
[2]賀寶華,楊子民.高職體育教育現狀與發展研究[J].運動,2012,04:82-83.
[3]暴靜敏.淺談職業教育為先導的高職體育教育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5,08:117,119.
[4]林松.高職體育教育發展趨勢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12:57.
[5]董麗.淺談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 價值工程,2010,34:281-282.
[6]李鶴.淺析高職體育教育改革[J].科技致富向導,2013,2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