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漢大學圖書館 劉海燕
處在信息化時代中,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是知識,知識性服務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就對圖書情報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創新,迎合創新發展理念。研究基于圖書情報系統的知識服務能力優化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實現圖書知識向動態、服務性的轉化,形成健全的服務機制,更新知識服務理念,凸顯個性化服務,充分發揮圖書情報系統的公共價值,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意見。
(一)知識服務技術水平較低,具有較大的風險。圖書情報系統的開放式分布信息存儲技術不夠成熟,容易出現信息資源不完整、開放服務平臺故障等問題,具有一定的技術風險。而系統業務架構不具有兼容的特性,架構設計合理性不強,也增大了讀者獲取知識資源的風險,再加上知識協作技術的開發和利用處于初步階段,不利于圖書情報系統、讀者間的互動,知識協作能力較低。
(二)知識服務理念落后,受到法律制度的約束。近年來,圖書情報系統雖然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但并沒有構建相應的知識共享平臺,平臺內部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其功能得不到發揮。圖書情報機構利用數字技術對知識資源進行復制處理的過程中,會因為現行法規政策對著作權的保護而無法執行,知識產權問題嚴重阻礙著知識服務水平的提高。
(三)讀者層知識服務模式存在弊端,信息安全性不高。廣大讀者是圖書情報系統的服務對象,這同針對性的知識服務相背離,服務模式有很大的漏洞。多元化知識服務是當前讀者需求的發展方向,要求圖書情報系統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傳統的服務模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網絡信息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使得基于圖書情報系統的知識服務安全性較低,導致讀者信息被泄露。
(一)加大知識服務開放平臺的構建力度。圖書情報系統功能的發揮建立在開放合作和資源共享的前提下,因此構建知識服務開放平臺也是優化知識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將開放存儲模式進行大范圍的推廣應用,減少圖書情報開發的費用投入,最大限度地提高圖書情報利用率。可以在開放存取系統的開發過程中,以圖書情報機構作為載體,深入挖掘教育、科研工作人員的創新性和知識共享能力,全面維護的合法權益,讓自由選擇許可協議的種類,使信息交互成本大大降低[3];另一方面,還應注重對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圖書情報管理機構的帶頭作用,對該地區內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圖書情報資源進行高效的整合,打造圖書情報采購聯盟,增強采購效率,確保知識服務共享平臺能夠覆蓋到整個區域范圍。
(二)對知識服務理念進行更新。更新知識服務理念是實現知識服務能力優化的關鍵所在,在實踐工作中要將知識服務理念的目標設定為提升讀者知識獲取價值,融合現代信息化發展特點,從發現和創新知識、研究和分析信息資源、傳播和組織信息等角度入手,重點開發知識服務能力,最終達到提高讀者創新、運用知識的效果。知識服務理念還應以目標讀者為導向,根據不同讀者的需求,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應廣泛地采集讀者的需求信息,將需求信息同圖書情報資源進行對比分析,并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進一步的重構和提取,制定相應的服務解決方案。
(三)提高讀者的知識服務體驗水平。圖書情報系統在提高讀者知識服務體驗水平時,必須要做到以下事項:1.研制開發智能化知識代理服務模式,提高讀者對知識的獲取和處理效率。服務端、讀者端代理是構成該模式的主要結構,前者可以接收由后者跟蹤讀者時獲取的關鍵詞、網絡節點及訪問時間等數據信息,并在系統代理運算操作下向讀者端反饋,增強了系統、讀者二者間的互動性;2.提供個性化服務,突出差異化的特點。系統應授予讀者更大的自主選擇權利,讓讀者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對系統界面、資源類型進行選擇和設置,進而劃分讀者的類型,完成知識服務的預處理工作,建立典型的知識服務模塊,保證讀者能夠快速獲得準確的信息資源。
綜上所述,隨著數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為圖書情報系統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提高知識服務能力的過程中,圖書館作為知識服務的主體,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對知識服務的定義、原理和特點進行綜合性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優化圖書館的功能和作用,逐步提升知識服務水平,使廣大的讀者都能獲得高質量的知識服務,實現知識的共享,滿足讀者的信息服務需求。
[1]陳潤平.基于模糊多屬性決策方法的圖書館員職業能力評價模型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2(03):47-49.
[2]孫明,閆俊霞,彭炎.基于三角模糊數的高效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指標權重值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11):58.
[3]李丹.淺析圖書情報領域知識服務能力[J].科技與企業,2013(06):69-70.
[4]史海燕.基于知識發現的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09):146-147.
[5]逛婉玲.數字圖書館中的用戶弱信息需求分析及服務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