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莊河圖書館 于立靖
青年承載未來。一個國家青年人的樣子,就是這個國家未來的樣子。青年人如何擔當未來,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們發揮潛能,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怎樣提供更良好,更健康的文化環境?未成年人是圖書館服務的重點人群已成為共識,養成并強化兒童早期的閱讀習慣是公共圖書館的使命,各級公共圖書館都在積極探索為未成年人服務模式,讓圖書館真正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少年兒童的第二課堂和精神家園。未成年人書目推薦則是整個服務體系服務的重點。
少兒圖書的讀者對象是少年兒童,未成年人書目推薦,自然要把著眼點放在少年兒童身上,關注他們的思想,探究他們的需求。
(一)年齡層次差異。隨著入館政策調整,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特別是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入館,對服務帶來新的挑戰。以筆者所在的莊河圖書館為例,少兒讀者年齡為3~16歲。3歲至16歲正是閱讀從圖畫感知到文字感知的階段,閱讀興趣、閱讀方法及閱讀選擇都有著極大的不同。未成年人按照閱讀發展期分為初級閱讀期、中級閱讀期和高新閱讀期三個階段。著名兒童文學研究者王泉根教授認為“分級閱讀是一種世界性的閱讀趨勢。”分級閱讀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提供相應的服務,孩子們可隨時隨處享受到貼心的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要走到孩子中間去,聽聽他們的心聲,選擇他們最有興趣的,最想知道的圖書推薦閱讀,要充分尊重他們的閱讀意愿,由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內容來閱讀,一方面能調動其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方面可以培養他們的圖書館意識和閱讀素養。
(二)閱讀方式多元化紙質書受到沖擊。隨著網絡化和數字化的發展,我們正處于從紙質書為主體向紙質書與數字資源并重的全媒體時代轉型時期,智能手機、平板、閱讀器等電子產品的流行正逐步改變孩子的閱讀方式。小手輕輕一點小馬就會奔跑、布谷鳥就會歡快地唱歌,孩子們被亮麗的畫面、逼真的聲效吸引,紙質圖書閱讀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雖然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已經具規模,但是靜態的紙質書作為傳統的閱讀載體,能讓孩子的心靜下來,投入故事中,通過文字或圖畫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紙質閱讀有一個逐步消化的過程,內容記憶更深刻。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對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智力有促進作用,而且對陶冶情操、習慣養成、道德修養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紙質書是孩子閱讀的主體,這是不可動搖的底線。3歲到16歲正是閱讀習慣由啟蒙到成熟的重要階段,是孩子人格和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在兒童階段養成的習慣,孩子可以受益終身。
(三)需要引導的閱讀主體。少年兒童讀者年齡小,智力發展不成熟,思維方式最直接,認知和鑒別能力處在懵懂階段,猶如一潭清水,遇蒼則蒼,遇黃則黃,圖書館要針對少年兒童讀者的特殊性和少兒圖書的特征,責無旁貸的擔負起閱讀監管責任,謹慎甄選文獻,推薦精品力作,幫助少年兒童在閱讀中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價值取向,積極承擔社會和歷史責任。
(一)針對不同讀者,細化推薦書目。按照未成年人閱讀發展期分為初級閱讀期、中級閱讀期和高新閱讀期三個階段,針對不同年齡段讀者開設針對性推薦,如制定小學文獻、青少年文獻和親子書籍等閱讀計劃。
1.如處于初級閱讀期的小讀者,從這個時候起,才進入學校開始正規有系統的學習,識字不多,注音讀物是首選。快樂、機智、幽默、詼諧的故事書、趣味性較強,圖文并茂的書都比較適合小學生的口味。
2.處于中級閱讀期(中學生)的讀者,是人生黃金時代的開始,他們的自我意識加強,成人感突出,張揚自我與個性,當代的中學生的閱讀較之以往出現更開放、更多元、多層次的格局,他們更愿意從文字中找到熟悉的東西,具有真實性,能使中學生產生共鳴的作品。
3.高新閱讀期中的讀者(高中生)是一個人獨立走向生活的準備時期,也是一個人嚴肅考慮自己未來生活道路時期,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大都已經趨于穩定和成熟,熱衷于顯示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無論是對個人生活的安排,還是對人生與社會的看法上,都有了自己的見解和自己的主張,在閱讀書籍選擇上更最求個性、自我和自由,圖書館針對他們的閱讀推薦應側重培養他們的社會意識、公民意識和成人意識,或者提供擇校、就業、兩性話題等相關書目推薦。
4.隨著開展學齡前兒童就閱讀促進工作的開展,更多學齡前的小讀者們來到圖書館,他們在讀書時更需要陪伴,親子類圖書很受歡迎,筆者所在的莊河圖書館特意開辟了親子園地,讓孩子在屬于自己的區域閱覽,在家長的陪伴下圖書。
(二)重點書目推薦購買精品力作。少年兒童不同于成年人,智力和理解力尚不成熟,對是非缺乏判斷力,對書的內容不能恰當的擇其需,去其糟,要讓少年兒童在良好的文化環境中健康快樂成長,就一定要購買少兒精品力作。例如2013年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為激勵廣大青少年為實現中華民主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向全國青少年推薦100中優秀圖書、100種優秀影視片。少兒圖書推薦應第一時間將這樣的作品選購整理上架,引導閱讀。同時對中小學教材新課標要求閱讀的課外閱讀必讀書目,做到全品種采購,保證孩子們能讀到教學要求的所有書目,是對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與同書商、出版商等相關行業要有信息交流,熱點的書、新出版的書隨時采購及時推薦,讓孩子有書可看,可以在圖書館找到他想看的書。
(三)未成年人書目推薦同實踐活動結合。要給少年兒童讀者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互動環境,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閱讀。莊河圖書館定期在館內舉辦文化講堂、演講比賽、少兒學剪紙、學面塑等活動,而且還與電視、報紙等媒體合作進行閱讀推廣宣傳,吸引更多的小讀者走進圖書館。
1.書目推薦與館辦活動相結合。舉辦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同時根據主題活動推薦相關讀物。如在舉行學剪紙、學面塑活動時,選擇剪紙、面塑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方面的中國傳統文化書籍推薦閱讀,寓教于樂,促進讀者與圖書館的互動,激發閱讀興趣。在舉辦《弟子規》講座時,推薦適合孩子看的讀本,與講堂的內容彼此呼應,逐步延伸到國學經典的相關讀物的閱讀。
2.與社會文化、習俗相結合,推薦一些關于中國傳統節日的書,點燃讀者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感知,比如端午、春節,了解什么是春聯,了解這些節日的由來、典故,為了紀念哪位人物,;從中還能衍生到該人物生活的時代背景,結合到某個歷史中去。經過這樣步步引導,讀者閱讀得到了擴展,同時還具有良好的連貫性,通過小讀者們的參與,讓讀者活動更加活躍深入,使圖書館更加貼近小讀者。
早期閱讀能使孩子與書籍之間建立密切聯系,對讀書產生興趣,在以后長遠的人生旅途中將圖書館作為一種陪伴和指導。
(四)利用多種形式和手段傳遞閱讀信息,激發閱讀愿望。傳統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融合,新媒體開始廣泛應用于圖書館,例如網站,微博,微信。未成年人對新媒體的使用更有興趣,新媒體逐漸呈成為圖書館與未成年人快速溝通的橋。例如圖書館可通過微信平臺將館內文獻資源和新書信息、推薦閱讀書目及時通報,也可以及時聽取讀者的需求和建議,有效利用圖書館的各種資源幫助他們制度閱讀計劃,共同擬定閱讀書目。
閱讀不僅是娛樂,不僅是信息傳遞,更是學習,是獲取知識的手段。掌握一切知識的基礎都開始于閱讀。未成年人正處于成長發展階段,每一種習慣的養成,知識的獲取,都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圖書館為他們甄選的每一本書,推薦的每一本書,就如同在播撒一顆顆閱讀的種子,這種子經過時間的沉浸和滋養,會在他們心間長成一片茂盛的森林,在他們需要時會變成勇氣、鼓勵和力量,讓他們終身受益。圖書館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