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杜娟
高校多校區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出現是“共建、調整、合作、合并”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產物,其管理模式必然具有高校辦學體制的特征,但受到圖書館建設需要資源整合、高成本投入等因素的限制,在實際應用中其管理面臨著諸多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圖書館為高校師生提供優質信息服務的功能將受到強烈沖擊,所以認清現階段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有效解決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管理模式不合理。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的辦學體制,目前我國高校的辦學體制主要分為多校區合并重組、多校區歸并互補、多校區聯合辦學和在原有校區基礎上新建校區四種類型,被動的高校圖書館運行機制必須適應其辦學體制,所以其管理模式也分為集中統一、統分結合、分散協調、分散獨立四種管理形式,也就是常說的一館制、總分館制、并列館制和獨立館制,高校圖書館合并重組并不是直接的數量減少,而是將多個圖書館進行有計劃的資源整合,以實現功能的強化,而受到不同高校圖書館其發展歷史、規模、館藏特色、內部管理文化等方面存在明顯區別的影響,其在合并重組后管理模式要結合不同高校圖書館的特點,而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多校區模式下所應用的管理模式仍未達到要求。
(二)資源利用不充分。在館藏信息資源利用方面,多校區體制下通常高校原有的院系、專業等會在校區上進行調整,而各圖書館原有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分布都圍繞原有的專業課程體系,這會使圖書館資源的服務對象發生改變;而且校區空間范圍的擴大,使不同校區之間的圖書館資源利用難度加大;另外,當多個圖書館合并時,受其原有管理系統差異性的影響,文獻信息資源數據兼容性差,也阻礙了多校區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利用。而在圖書館人力資源方面,在多校合并后,各圖書館原有的管理結構發生變化,有些圖書館人員冗余,而有些新建圖書館人員不足,盲目的增添臨時工的數量又會影響服務質量,人力資源的利用也不理想。
(三)讀者服務難度大。目前讀者服務方面的突出問題來源于校區之間距離的拉大,造成閱讀行為實施的困難,不同校區學生對彼此的陌生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圖書館的使用效果。另外,多校模式下的圖書館管理使管理人員原有的組織環境被打破,組織文化需要在較快的時間內重組并得到新環境中所有管理人員的認同,而現階段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之間仍存在因組織文化的差異而導致的沖突,彼此之間產生的不認同感將直接影響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服務方式等。
(一)管理模式。高校多校區模式下的圖書館管理要結合其實際情況進行管理模式的選擇,不能一味的沿襲其校園體制改革前的管理方式,否則其實際的圖書館特色將得不到體現,使各主體的矛盾逐漸激化,例如,經過對大量多校區模式下圖書館管理效果的整理分析發現,擴建型的圖書館其選取“總分館制”管理模式,即以本部圖書館為總館,以擴建校區圖書館為分館,實現資源的統一管理和服務業務的實時共享,效果最為理想,其不僅強化了多校區圖書館的整體效應,而且在資源優化配置、結構整合、業務管理、資源共享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多校體制改革后,不論哪種類型的高校體制都會在專業體系建設上有明確的側重點,所以高校圖書館在多校區文獻資源配置方面應在注重綜合性的同時兼顧專業性,以滿足專業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此基礎上定期向學生展開圖書取向調查,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圖書館資源建設,以此滿足校區內學生知識擴展的需求;除此之外,高校各校區應結合圖書館實際狀況進行管理人員機構建設,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三)加快數字圖書館建設步伐。讀者服務方面的問題主要來源于印刷型文獻借閱對地域上的依賴性,所以高校圖書館要解決此問題必須加大其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力度,使圖書館文獻借閱突破時間和地域上的限制,實現不同校區圖書館資源的互補,各校區的學生可結合數字圖書館系統對其他校區圖書館館藏文獻電子資源進行閱讀,這不僅提升了資源的利用效果,而且使讀者服務的渠道得到豐富。
(四)完善圖書館信息服務體系。信息服務體系的建設,主要以實現各校區圖書館資源通借通還為目標,這依賴于各校區間的自動化管理系統建設程度,現階段我國高校已認識到自動化管理系統的重要性,并不斷擴大投資力度。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高校多校區模式的出現是我國高校發展的必然結果,高校多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出現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但其現階段在管理中仍存在諸多問題,結合圖書館發展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解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裴思愔.多校區圖書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3.
[2]魏聞瀟.多校區辦學模式下,高校圖書館資源與服務建設的對策研究——以河北工業大學圖書館為例[J].河北科技圖苑,2008(06):60-62;68.
[3]楊淑晶.提高多校區圖書館服務水平的對策[J].河南科技,2012(1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