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蘇
(山東省菏澤巨野縣中醫院,山東巨野274900)
晚期胃癌腹腔灌注化療70例臨床分析
郭良蘇
(山東省菏澤巨野縣中醫院,山東巨野274900)
目的:探討在晚期胃癌治療中實施腹腔灌注化療的臨床價值.方法:隨機將近三年到本院治療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35例選擇靜脈化療,觀察組35例實施腹腔灌注化療,研究兩組的臨床化療情況.結果:觀察組化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達57.14%,相比對照組的31.43%明顯增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跟蹤隨訪,發現觀察組的病灶轉移率和復發率相比對照組明顯降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毒性癥狀方面,兩組發生率比較接近,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選擇腹腔灌注化療方案對晚期胃癌患者展開治療,其療效更加理想和安全,且可有效防控病灶的轉移和復發,適合加強推廣.
晚期胃癌;腹腔灌注;化療;臨床價值
胃癌是消化道癌腫中最常見的一類,在我國九大惡性癌腫中,其患病率居首位,且地域性患病特征十分明顯[1].因其早期無典型表現,致使病情在得到確診時,多半已進展至晚期,而需要轉為化療治療.傳統靜脈化療對控制本病病情有效,然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主要選擇腹腔灌注化療方案對35例患者展開治療和分析,取得較理想的受試結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70例晚期胃癌收治自2012-01/2015-01,均于我院行胃鏡、CT或組織病理等檢查并證實病情.男、女性患者各有42例和28例,年齡34~72(平均52.3±4.8)歲.全體患者均已簽署相關知情文件,無合并心內科重癥、精神異常和病灶已向遠處轉移等情況.通過隨機對照法將全體對象等分成兩組,組間一般情況的比較均相仿,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統計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35例均選擇靜脈化療方案,其中順鉑、氟尿嘧啶劑量各取30 mg和500 mg,并通過靜脈滴注方式給藥.觀察組35例實施腹腔灌注化療方案,具體如下:①術中,經上腹部作切口,探查整個腹部,再給予相應的胃癌根治術處理;②術畢,選擇適量生理鹽水常規沖洗術腔,待清洗液無渾濁現象,經腹腔注射氟尿嘧啶,同時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及其注射情況,以防出現管腔堵塞的情況;④術后,留置靜脈化療泵,逐層對創口予以縫合,并于術后第7、14和21日,給予患者氟尿嘧啶(混合生理鹽水)+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泵注,三者劑量各取1 000 mL、10 mg和100 mg;⑤術后第22日,開始向患者提供靜脈化療,持續約5~6個周期.
1.3 療效標準 觀察兩組的毒性癥狀發生情況,通過1~3年的電話跟蹤隨訪統計復發率和病灶轉移率.臨床療效[1]:①完全緩解(CR).治療后持續4周檢查無瘤體;②部分緩解(PR).主病灶直徑縮減超過30%;③穩定(NC).較治療前無改變;④進展(PD).主病灶直徑銳增超過20%或惡化.由前兩項計算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通過SPSS17.0軟件處理全部數據,由χ2和n(%)分別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和描述,最后以P<0.05對數據作判斷.
2.1 臨床化療情況 經相應化療后,觀察組20例患者的病情有明顯改善,臨床總有效率達57.14%,相對于對照組的31.43%而言明顯增高,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臨床化療情況 (n=35)
2.2 跟蹤隨訪情況 通過跟蹤隨訪,發現觀察組共7例復發,復發率是20.00%,13例病灶轉移,轉移率是37.14%,相比對照組的15例(42.86%)和22例(62.86%)明顯更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2.3 毒性癥狀發生情況 化療期間,兩組均有毒性癥狀出現,觀察組共14例,包括白細胞下降、胃腸道不適和骨髓抑制各有3例、8例和3例,對照組共16例,包括白細胞下降4例,胃腸道不適10例,骨髓抑制2例,可知兩組毒性癥狀的發生率(40.00%和45.71%)比較接近,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胃癌最早病變多位于胃壁淺表層黏膜處,此后可向胃的其他部位擴張,如胃竇幽門、賁門和胃體部等,并可對胃壁造成不同深度及廣度的侵犯[1],從而誘發本?。罅垦芯孔C明,長期不良飲食、精神負擔過重、酗酒和吸煙等與胃癌的發病存在密切關系,此外,家族存在消化道癌癥史者也有很大可能患?。赴┰缙?,行外科根治術治療對其預后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但對病情已進展至晚期者而言,則無多大效果.
腹腔灌注化療是現代醫學治療多種晚期惡性腫瘤的一種新的醫療手段,可通過灌注的方式,讓化療藥物經腹腔直接與靶細胞接觸,對藥效的發揮與作用時間均有明顯的增強作用,而且與傳統靜脈化療相比,其局部濃度更高、抗癌效果更好.近年有多項試驗研究對此進行了報道分析,均對腹腔灌注化療的療效和安全性作出了肯定性評價.程燕等[2]研究對80例采取腹腔灌注化療與靜脈化療的患者進行報道,發現前者療效更高,可達75.0%,而且對某些已向腹膜轉移的微小病灶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且不會增加毒性癥狀.另一項研究表明,對晚期胃癌行腹腔灌注化療,還有利于延長其存活時間,降低病死率.
本研究選擇腹腔灌注化療方案對觀察組35例患者展開治療.結果發現,觀察組化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得到了明顯優化,達到57.14%,且相對而言,其化療后3年的復發率和病灶轉移率也有明顯降低,化療期間雖有骨髓抑制、白細胞下降等情況,但基本不影響患者的肝腎功能,與上述研究基本相符[1,3].因此,本研究認為,選擇腹腔灌注化療方案對晚期胃癌患者展開治療是安全可行的,且可有效防控病灶的轉移和復發,適合加強推廣.
[1]姜天佑.晚期胃癌腹腔灌注化療27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2):72.
[2]程 燕,周恒根,李亞莉,等.胃癌術后靜脈聯合腹腔灌注化療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30):44-45.
[3]唐海英.晚期胃癌腹腔灌注化療80例臨床觀察[J].醫學信息,2014,27(12):354.
R735.2
A
2095-6894(2015)06-064-02
2015-04-23;接受日期:2015-05-04
郭良蘇.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腫瘤內科.Tel:0530-829181 E-mail:jyzyyyw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