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 陽
“土專家”借“洋管理”增效——江麓集團公司構建TPM管理體系結碩果
■ 夏 陽
中國兵器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推行“TPM管理”模式,讓物(設備)盡其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綜合效益,通過推行此項精益化管理,2014年已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158萬元。
TPM是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英文縮寫,是全員生產維護的意思,已流行于日本及歐美發達工業國家,是專門針對企業設備管理的科學、先進且卓有成效的一種專業化設備管理模式。這一管理模式還有一段歷史背景:二次世界大戰后,滿目瘡痍的日本開始恢復工業生產,僅用短短十年時間就發生了“彎道超車”的轉變。美國很好奇這種轉變,就派人到日本調查,并根據日本人的生產管理經驗,提煉出了TPM管理模式在全球推廣。
任何企業不論規模大小,設備的穩定運行,都必須建立在具備先進設備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設備運轉狀態良好、效率高,設備競爭能力提升,企業效益將隨之穩步增長。若疏于管理,懶于維護,會使生產成本增加,生產秩序打亂,從而失去市場競爭力。
2012年,江麓集團公司開始醞釀新一輪軍工生產,而設備管理的相對滯后已成為“絆腳石”。另一方面,面對經濟寒冬,江麓軍品與民品兩條腿走路,需要企業在各項管理上力求精益精細,抓好節能增效才能有效提升市場競爭實力。
江麓集團公司高層管理者通過調研發現,公司的設備管理方法和維修技術大部分仍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平,造成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公司設備管理核心理念沒有創新和發展,使設備管理思路存在著嚴重的缺陷,造成設備與生產的矛盾加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苯醇瘓F公司董事長、時任總經理的李剛利在接到新成立的生產保障事業部提出推行TPM管理后,當即拍板予以支持:能節省維修成本、能促推生產科研,一定要試試!
這么多年以來,江麓員工有一個陳舊的觀念,操作員工“只用不管,反正設備是公司的,壞了找人修就行了”,而設備維修員工“只管修,也不管設備怎么壞的”,維修工作開展起來非常的被動。
2012年初,江麓集團公司專門成立了設備管理和維修的綜合部門——生產保障事業部,開始在兩個生產單位試點推行TPM管理。作為一項在書本上見過、實際工作中聽說過的新的管理模式,生產保障事業部與試點單位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巴菩蠺PM管理必須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走出去,生產保障事業部多次派人到省內外先進企業和專業培訓機構取經;引進來,邀請設備專家教授來廠講課和交流,并緊密聯系公司實際,從TPM管理的最基礎工作做起,不斷優化試點現場的TPM管理圖表、完善TPM管理制度,開始了有條不紊的推行。
TPM管理模式是“舶來品”,是否會水土不服呢?沒有現成適合江麓的TPM管理樣板,于是江麓人則自己搭臺唱戲、依葫蘆畫瓢,沒有專門的TPM管理專家則自己培養“土專家”。生產保障事業部部長張超和部長助理秦友就是通過自學、求教而成長起來的TPM管理“土專家”。
“土專家”張超和秦友為了讓人一下子明白什么是TPM管理模式,形象地介紹這一模式好比就是給企業設備設立了“醫療保險管理制度”,設備如同人一樣,需要保持良好的衛生條件和合宜的作息時間,并且還要定期做好保健檢查,一旦設備處于亞健康狀態就需要定期保養,如果生病了還需要及時維修。TPM管理就是規范員工對設備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操作細則,通過員工的正確操作使用、保養、潤滑、檢查、維修設備來實現“自主保全、預防管理、專業保全”的要求,有效提高設備使用效率,以達到不斷降低設備管理成本和維修維護成本的目的,減少損失和浪費。
有了好的想法和操作細則是遠遠不夠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執行不到位等于沒有執行。在推行TPM管理模式中,江麓集團公司生產保障事業部制定了嚴格的TPM管理目標任務,認真分解、督導督查各項指標,先后制訂了TPM管理方案,完善了組織機構,下發了制度流程,多層次開展了教育與培訓,在設備使用單位、操作員工中大力推行設備自主保全,積極開展設備預防性管理,為各單位設備維護保養、指導使用等方面提供了技術支持。
生產保障事業部進一步加大了設備巡查和日常檢查的考核力度。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將每月設備維護保養與員工設備津貼掛鉤,逐步規范了操作員工的不良習慣和違章行為,避免和減少了設備故障和事故的發生,提高了員工愛護設備、用好設備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生產保障事業部專門成立了用于設備搶修的“24小時應急搶修小分隊”,做到“全天候、全方位”開展搶修。還按年度計劃、節點要求完成了全年設備大修、汽修等任務,維修質量和進度同時得到保證,順利完成了所有設備的維修和保養。為達到生產保障和節本降耗“雙贏”的精益管理目標,還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控制維修成本,能用國產備件替代進口備件的,就不用進口備件;能對部分機械、電器元件進行改造的就自行設計改造,以最少的維修成本達到最佳的維修效果,讓設備問題不再成為阻礙企業生產的“絆腳石”,而是“助推器”。
設備潤滑
設備保養
從TPM管理模式的導入到試點,再到全面推廣,短短三年時間,被喻為“洋管理”的TPM管理取得了顯著效果。江麓集團公司2012年、2013年、2014年的設備檢查次數、設備維修次數、設備維修成本費用通過對比不難看出,2012年設備巡查檢查次數僅為500臺次,當年設備維修成本實際節創價值為-26萬元,轉年頭到了2014年,設備巡查檢查次數達到4000臺次,而設備維修成本實際節創價值卻達到了158萬元。
生產保障事業部部長張超介紹說,江麓集團公司2014年全公司設備完好率將達到97.59%,設備可動率達到97.82%,設備故障率為2.14%,設備利用率為67.80%,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為622.41小時,MTTR(平均修理間隔時間)為12.92小時,與往年相比,設備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大大延長,平均修理間隔時間有了較大幅度的縮短。更為顯著的變化是,設備維修成本同比下降了22%,而且隨著TPM管理的繼續深入推廣,江麓集團公司在設備維修成本上的節創效果還會越來越明顯。
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還產生了綜合效益。在TPM管理模式推行三年的時間里,江麓集團公司員工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從過去的“設備與自己無關”,逐漸形成了“用好企業的設備,為本單位生產經營發揮更大的作用”、“多維護、勤保養,設備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新觀念和新文化,真正把設備與員工融合在一起,員工就像關心自己一樣關心設備,像愛護自己一樣愛護設備,真正實現了TPM管理全員生產維護的最高境界。
2014年,江麓集團公司把“全面推行TPM管理”列入到公司65個“黨員創新工程”重點項目予以推廣?!盾姽て髽ITPM管理體系構建及實踐》作為江麓年度管理創新成果,獲得了湖南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
(作者單位: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