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鳴,魯培俊,錢國宏
(甘肅省健康教育所,甘肅 蘭州 730000)
甘肅省中老年人抗生素應用知識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陸一鳴,魯培俊,錢國宏
(甘肅省健康教育所,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 分析甘肅省中老年人抗生素應用知識健康教育效果,為進一步完善干預策略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社區(qū)實驗研究法對甘肅省45~70歲城鄉(xiāng)居民進行抗生素知識綜合健康教育,評價干預效果。結果 干預后研究對象抗生素知識知曉率發(fā)生變化;干預組抗生素知識知曉率上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結論 綜合干預能有效提高甘肅省中老年人抗生素知識知曉率,開展形式多樣的抗生素應用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甘肅省;中老年人;抗生素;健康教育
濫用抗生素所致日漸嚴重的病原菌耐藥現象,已成為廣泛受到關注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當前我國衛(wèi)生服務狀況參差不齊,抗生素藥物的可得性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識的缺乏等因素,導致居民隨意使用抗生素已成為我國抗生素濫用的一個重大隱患[1]。中老年人合理用藥及用藥安全是社區(qū)健康教育和衛(wèi)生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2]。本研究對甘肅省中老年人合理使用抗生素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并對干預效果進行評價與分析,為進一步改善干預策略提供依據。
1.1 對象
根據甘肅省地域文化、經濟發(fā)展特點,以城市與農村并重的原則,按地區(qū)分層(東、中、西),在蘭州市城關、西固區(qū),以及金川、皋蘭、古浪、渭源6個縣區(qū)中各選取兩個社會經濟條件、人口結構相似且相隔較遠的社區(qū)(或鄉(xiāng)鎮(zhèn))為研究現場,隨機分為干預現場和對照現場,分別抽取2~4個居委會或行政村,每戶抽取1名45~70歲的參與者為研究對象。
1.2 干預方法
基于研究設計和基線調查,對干預現場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干預。包括張貼主題宣傳圖畫兩套共6張、健康文化墻1套、開展專家健康講座4次、入戶發(fā)放健康處方及宣傳折頁1套、黑板報以及電子屏滾動宣傳等,健康教育內容圍繞“什么是抗生素以及合理應用抗生素”展開。從2012年10月開始,不同健康教育活動循環(huán)持續(xù)開展,歷時約12個月。對照現場不進行任何抗生素應用相關的教育活動。
1.3 資料收集
調查問卷由項目組專家自行設計并通過預調查進行了論證和修訂。干預前后分別由調查員入戶進行問卷調查,收集相關資料。
1.4 資料處理
采用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雙人雙錄入,核查數據,應用SAS 9.1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基本情況
基線期研究對象對照組1 075人,其中男性539人(50.14%)、女性536人(49.86%),干預組1 101人,其中男性552人(50.14%)、女性549人(49.86%);評估期研究對象對照組1 033人,其中男性513人(49.66%)、女性520人(50.34%),干預組1 091人,其中男性567人(51.97%)、女性524人(48.03%)。男性平均年齡基線期對照組(58.65±9.13)歲,干預組(59.27± 9.06)歲;評估期對照組(58.19±9.21)歲,干預組(57.20± 9.08)歲。女性平均年齡基線期對照組(59.02±9.19)歲,干預組(59.29±9.40)歲;評估期對照組(57.72±8.99)歲,干預組(57.33±8.99)歲。研究對象文化程度基線期以高中及以下為主,對照組834人(77.58%),干預組868人(78.84%);評估期以高中及以下為主,對照組836人(80.93%),干預組891人(81.67%)。干預前后兩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差異無顯著性。2.2干預效果
2.2.1 干預前后兩組抗生素知識知曉情況(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研究對象各項抗生素知識知曉情況[n(%)]
2.2.2 干預前后兩組抗生素知識知曉情況分析 分別對每個問項的回答賦分(正確回答記2分,不確定回答記1分,錯誤回答記0分),并將總得分進行百分制轉換。結果顯示,對照組基線期平均得分(45.24±21.56)分,評估期平均得分(38.35±19.54)分;干預組基線期平均得分(44.09±18.50)分,評估期平均得分(49.02±20.77)分。干預組干預前后抗生素知識問卷得分提高,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2.2.3 干預前后兩組抗生素知識獲得途徑 關于研究對象抗生素知識獲得途徑構成順位,基線期以醫(yī)務人員為首位,其次為社區(qū)宣教;干預后社區(qū)宣教成為獲得抗生素知識的首要途徑(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研究對象抗生素知識獲得途徑構成順位[n(%)]
目前,我國針對衛(wèi)生服務需求方(包括患者及其他有潛在衛(wèi)生服務需求的公眾)開展的合理用藥培訓教育較少[3]。本研究以社區(qū)試驗設計框架進行中老年人抗生素知識干預研究,干預前后對照組和干預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方面分布相近,為干預效果的評估提供了基本條件。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前后研究對象各項抗生素知識知曉率有變化,進一步分析發(fā)現,干預組干預前后抗生素應用知識問卷得分提高,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由此提示,綜合干預對老年人抗生素知識水平的提高是有效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干預效果不太樂觀,干預后知曉率仍然很低。文化程度是健康素養(yǎng)的獨立影響因素[4],經濟水平及文化程度對居民健康信息分析、理解、獲取及與他人進行交流等有著重要影響[5]。本研究中研究對象文化程度均較低,以高中及以下為主,這對健康教育效果可能產生了影響。此外,對照組評估期抗生素知識知曉率下降的原因,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
從研究對象抗生素知識獲得途徑構成來看,社區(qū)宣教與醫(yī)務人員是中老年人獲取抗生素知識的重要途徑,干預后社區(qū)宣教成為首要獲取途徑,其次為醫(yī)務人員,第三為商業(yè)廣告。在當前我國經濟文化發(fā)展落后地區(qū),在廣大中老年人普遍缺乏健康管理意識和能力狀況下,開展抗生素知識健康教育是傳播衛(wèi)生知識的重要途徑。醫(yī)務人員作為醫(yī)療保健服務的提供者,其抗生素臨床應用行為直接關系到居民抗生素應用水平,對公眾合理用藥行為的影響不容輕視[6,7]。為此,醫(yī)務人員要主動承擔合理使用抗生素健康教育責任,并加強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另外,商業(yè)廣告的作用不容忽視,各類商業(yè)媒體藥品廣告使患者高估了自己的藥品知識,對抗生素過分依賴[8],這也是濫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抗生素應用相關健康教育在甘肅省中老年人群中的效果。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qū),人們主動尋求健康相關知識的意識、能力都較低,應進一步加強公共衛(wèi)生服務,探索健康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從而提高中老年人健康素養(yǎng)。
[1]來紅.健康教育對制止城市居民濫用抗生素的作用探討[J].護理研究,2008,22(5):1304-1305.
[2]章晨琦,林益強,王永銘.上海社區(qū)老年人用藥安全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3,19(2):85-88.
[3]劉文彬,唐圣春,張新平.參與式方法在促進合理用藥方面的不足與建議[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7(12):828-829.
[4]肖璨,馬昱,李英華,等.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素養(yǎng)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9,25(5):323-326.
[5]Cray A T.Promoting health literac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2005,12(2):152-163.
[6]齊善夫.影響合理用藥的社會行為學因素分析[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2,20(10):993-995.
[7]明星,周立.內科醫(yī)師對患者參與用藥行為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1,18(12):1156-1158.
[8]湯泰秦.抗生素在全科醫(yī)療中的合理使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4,7(19):1425-1428.
R193
A
1671-1246(2015)13-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