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芬
(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中醫辨體施護干預原發性高血壓病痰濕體質患者的臨床研究
宋光芬
(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 探討中醫辨體施護干預原發性高血壓病痰濕體質患者的臨床療效,為完善中醫護理方案提供依據。方法 對我院心血管內科、體檢中心2014年1—11月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進行中醫體質辨識,篩選出痰濕體質患者80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除常規護理外,制定中醫護理干預方案,包括情志、飲食、起居、運動、耳穴按摩等綜合措施。觀察兩組干預前后血壓及相關癥狀體征的變化,同時檢測患者血脂水平,進行效果評價。結果 干預后兩組血壓、血脂水平差異顯著(P<0.05)。結論 中醫辨體施護干預高血壓病痰濕體質患者,能夠有效降低血壓和血脂水平。
中醫辨體施護;高血壓病;痰濕體質
高血壓病是心腦血管疾病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病。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多重社會壓力的增加,我國高血壓病患者人數持續增長,已達到2億[1],給國家和個人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痰濕體質是高血壓病患者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衡,氣血津液運化失調,且形成痰濕時,就可以認為該體質屬于痰濕體質。對高血壓病痰濕體質患者進行早期干預,加強中醫護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遵醫行為,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延緩高血壓病情的發展。
本研究對我院心血管內科、體檢中心2014年1—11月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采用中醫體質辨識軟件,依據中華中醫藥學會2009年4月實施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斷表》進行提問,篩選出痰濕體質患者80例,其中男性33例(占41.25%),女性47例(58.75%)。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組除常規護理外,實施中醫辨體施護方案,包括情志、飲食、起居、運動、耳穴按摩等綜合措施。觀察干預前后兩組血壓及相關癥狀體征的變化,同時檢測血脂水平,進行效果評價。
1.1 診斷標準
《2010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在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SBP)>140 mmHg和/或舒張壓(DBP)>90 mmHg;有明確高血壓病史,正在服藥而血壓正常者。
1.2 納入標準
(1)西醫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1、2級且屬低危、中?;颊?;(2)中醫診斷為痰濕體質患者;(3)年齡18~70歲;(4)簽署知情同意書。
2.1 兩組均給予常規護理
2.1.1 健康教育 護士對患者實施高血壓病相關知識宣傳教育,使患者對高血壓病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告知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注意勞逸結合;定期檢查血壓,強調用藥原則,避免多服、漏服及不規則服藥,使其自覺按醫囑服藥,達到降壓目的。
2.1.2 心理護理 護士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緒,鼓勵其說出焦慮和煩躁的原因。積極調整心態,消除負面情緒,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波動,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主動參與治療。
2.1.3 飲食指導 高血壓病患者要堅持低鹽低脂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煙酒、辛辣以及過甜食物,少量多餐,增加蔬菜、水果、高纖維食物的攝入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2 干預組進行中醫辨體施護
2.2.1 起居調護 痰濕體質患者對梅雨季節及濕重環境適應能力差,因此居住地應干燥、溫暖;在陰雨季節要注意避免濕邪侵襲。衣著應透氣、寬松,利于濕氣散發。痰濕體質患者身體多肥胖,平時應多參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或日光浴。
2.2.2 情志調適 痰濕體質的高血壓病患者多性格沉穩內向,護士要鼓勵其與人交流,培養業余愛好,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忌急躁或暴怒。
2.2.3飲食調護 告知患者多食化痰祛濕的食物。如以玉米、蕎麥、薏仁為主食,副食可選用冬瓜、芽菜、白蘿卜等。常吃茯茶、荷葉、陳皮與薏仁做成的藥膳,以達到化痰除濕的功效。限制高膽固醇食物攝入,如動物內臟等。
2.2.4 運動調護 選擇慢跑、打太極拳、球類、游泳等項目,循序漸進,活動量以出汗為宜,有助于濕邪排出。
2.2.5 耳穴按摩 常用穴位:肝、心、脾、胃、耳背溝、交感、耳尖、耳神門等。方法:耳廓常規消毒,然后將粘有一粒王不留行籽的方形小膠布,對準耳穴貼壓,貼緊后以拇指和食指進行對壓按揉,可由輕到重,使患者感到脹、酸或微痛、耳廓發熱即可。每日堅持按壓4~5次,每次20~30分鐘,每3日換貼一次。
2.2.6 穴位按壓 每日用溫水泡腳15分鐘,再點按涌泉穴15分鐘以調和氣血、引血下行,配合點按豐隆穴20分鐘以祛濕化痰。
3.1 血壓
兩組干預前血壓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干預后血壓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兩組均有降壓作用。干預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干預組降壓效果比對照組好(見表1)。
3.2 血脂水平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壓、血脂比較(±s,mmd/L)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血壓、血脂比較(±s,mmd/L)
時間 組別 收縮壓(mmHg)TG(mmol/L) TC(mmol/L) LDL-C(mmol/L)HDL-C(mmol/L)舒張壓(mmHg)干預前干預后干預組對照組干預組對照組153.40±16.32 153.07±15.61 130.35±11.76 136.11±10.23 83.48±11.91 82.74±10.36 71.91±9.87 74.84±8.64 3.04±0.97 3.09±0.56 2.02±0.56 2.99±0.32 5.75±0.31 5.76±0.34 5.09±0.44 5.71±0.57 3.02±0.24 2.94±0.36 2.58±0.76 2.87±0.58 1.04±0.33 0.95±0.26 1.28±0.27 1.02±0.43
兩組干預后,血脂水平較干預前均有明顯改善,且差異有顯著性(P<0.05),干預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干預組血脂改善幅度較對照組大(見表1)。
(1)中醫學的整體觀包括人與自然的統一。高血壓病患者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規律等對疾病的控制及預后都有較大影響。應為患者提供相對安靜的病房,告知家屬探視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血壓受到外界干擾而波動。同時,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規律作息,戒煙戒酒;根據患者活動耐力,制訂合理可行的活動計劃,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以勞而不倦為佳。
(2)高血壓病是一種心身疾病,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若長期精神緊張或惱怒憂思等,可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調,從而形成肝郁氣滯,最后導致五志化火[2]、血壓升高。因此,穩定情緒[3,4]對控制血壓有較重要的作用。痰濕體質患者性格內向,不善向他人傾訴內心感受,易產生憋悶、委屈、抑郁情緒。護士應經常與患者談心、溝通,鼓勵其講述內心感受;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參加社會團體活動,增強與他人的交流;調整心態,消除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建立健康行為模式,使其正確對待疾病,增強治療信心。
(3)飲食過于肥甘厚膩容易損傷脾胃,致使運化失常、痰濁內阻、清陽不升,誘發高血壓病[5]。中醫理論認為,“藥食同源”“食藥同性”,利用飲食來幫助患者降壓,不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與藥物治療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6]。根據痰濕體質和高血壓病的特點制定食療方案,指導患者合理選擇食物,既可以調理體質,又可以降低血壓。痰濕體質高血壓病患者的膳食應以清淡為原則,少食肥肉及甜、油膩的食品,可選擇辛溫燥濕、化痰利濕的食物[7]。
(4)中醫體質學認為,體質與疾病具有相關性,許多相關疾病發生的“共同土壤”在于其體質基礎,體質狀態決定發病與否以及發病的傾向性[8]。林謙等[9]研究發現:痰濕體質者易患原發性高血壓病,主要是由于飲食失調、過于安逸和久居濕地等導致的病理性偏頗體質。在高血壓病患者的中醫護理過程中,根據痰濕體質特征及高血壓病危險因素,制定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通過精神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護、運動健身、經絡調理等干預措施,使痰濕體質得以糾正,從而有效預防高血壓病和延緩病情發展。
中醫辨體施護是中醫護理的精髓,強調人、證、護三者的關系及個體差異,本研究充分發揮中醫辨病、辨體施護的優勢,依據體質對高血壓病痰濕體質患者采取宣教、飲食干預、運動調節、心理護理等干預措施,有效改善了偏頗體質,恢復機體陰陽平衡,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我們還將進一步探討中醫辨體施護對原發性高血壓病痰濕體質患者的影響,總結中醫辨體施護操作規范,從而為個性化的中醫護理提供理論依據和臨床路徑。
[1]傅劍宏.高血壓人群的社區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3):677-678.
[2]王家蘭.老年高血壓病中醫辨證施護[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0,31(11):71-72.
[3]周艷芳.中年高血壓病患者心理辨證護理[J].河北中醫,2006,28(3):223.
[4]魯培培,楊寶元,高晨.潛陽熄風膠囊治療陰虛陽亢型原發性高血壓60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1):1.
[5]孫靜.高血壓病的分級防治及中醫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3):509.
[6]辛寶.中醫食療對痰濕體質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河北中醫,2012,34(10):1465-1466.
[7]趙潤栓,韓萍,胡坤,等.痰濕體質的膳食調養[J].健康研究,2008,46(19):121-123.
[8]王琦.中醫體質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9]林謙,陳焱木,金法,等.371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中醫體質辨證研究[J].現代中醫藥,2004(3):17-18.
R544.1
B
1671-1246(2015)13-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