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成
【摘 要】蘇南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與蘇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息息相關,
要準確定位與實施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高職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蘇南;產業升級;高職;人才培養
一、蘇南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
及人才培養要求
蘇南地處長江三角洲核心區,是我國經濟社會最發達、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蘇南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以“蘇南模式”享譽全國,但隨著經濟發展的深入,環保問題、民生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與中國許多經濟較發達地區一樣,蘇南面臨著經濟轉型的繁重任務。蘇南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有其自身的特點。工業發展起步早,其發展第三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素質水平相對較高,產業結構進一步深化調整的優勢明顯,經濟發展總體上已進入工業化中期并向后期邁進, 呈現制造業和服務業共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的新特征。蘇南經濟向著國際化、城市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在利用國際資本和產業,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等國際制造業基地,導致其對特色人才需求的增加,推動了蘇南地區高職教育的發展。隨著蘇南地區特色行業和產業的發展,蘇南地區人才需求呈現增長的現狀。
經濟轉型升級對高職教育的提出了新要求。實現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物質資料生產與人才資源開發相匹配。人才資源的數量、素質結構是物質資料生產的先決條件和保證條件。一方面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大量需求。在制造業高技術、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環境下,生產第一線的技術工人的素質也將逐步提升,其中第三產業尤其是高端服務業以及高新技術制造業對高職人才的需求將是大量的。另外工業化進程需要學校提供技術資源。需要學校主動參與到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等活動中,在盡可能大的范圍內做到校企雙方資源的有效共享。
二、蘇南產業轉型升級下高職人才
培養目標定位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職業教育在區域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專門進行了闡述。2012 年6月頒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指出,“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蘇南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高職教育可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人才供給。當高職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高度匹配時,企業能夠獲得滿足發展需要的高效員工隊伍,并且發展迅速,實現從價值鏈低端向高端的攀升;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經濟得到快速增長,整個社會實現了良好的就業和貧困的消除。
蘇南進入經濟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新階段,對人力資源的結構和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高技能人才需求尤為迫切。高職院校應該科學整合資源,建立以校企合作為基礎,充分進行人才市場調研,政府為引導推動、社會支持參與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為了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準確定位,必須準確分析高職教育的類型和層次外,還必須分析各個專業的不同特點,特別是不同的職業特點,對不同的專業確定不同的具體培養目標。產業轉型升級下要求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質:基本素質、拓展素質、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從國家和產業的角度來看,是要求“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是要求培養有生活能力、生產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健全的現代技術人才。
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施探討
(一)依據區域經濟發展重新確立人才培養目標
經濟活動中產業結構對勞動力的需求代表了市場對勞動力需求結構,學生為了應對勞動力市場競爭的挑戰,非常注重專業的選擇,這就造成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結構受到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的調節,迫使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要與產業結構相適應。區域經濟結構對高等教育系統的層次結構具有制約性,各部門、產業所需勞動力數量、層次各不相同,高職院校的專業結構要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人才市場需求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需要,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深入了解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 技術結構、人才結構及未來發展方向,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及人才需求狀況確定專業的結構與規模,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二)以市場經濟為導向,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設置專業與課程
在專業設置過程中,政府應充分發揮宏觀協調和指導作用,為本地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制度保障。如何設置專業,其依據一是要適應當地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需要,二是要根據學校的自身條件與可能。職業教育從某種角度考察,可以看作是一種企業行為、市場經濟行為,社會的需要就是高職設置專業的指揮棒,社會需要什么樣的高層次的應用型、技術型的人才,學校就應當結合自身條件去創辦什么樣的專業。 在課程設置上,要有超前意識,以能力培養為中心,要根據職業和崗位的需要設置課程,緊扣專業特點。要妥善處理好基礎課、專業課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三)建立若干重點“專業群”,形成區域專業特色。
要發展蘇南地區高職教育,就要在市場選擇和統籌規劃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地調整,形成與各中心城區產業結構相配套,功能、層次、形態既有差異又融為一體的高職教育形態格局, 在不同的城區發展出若干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功能性高職教育中心區,與蘇南地區經濟同步協調發展。蘇南各高職院校應緊貼市場需求,分工合作,協調發展,構建與本地支柱產業相匹配的重點專業群。
(四)加強專業設備建設,拓寬校企聯姻的道路
高職不同于中職,它應該用最新的設備和技術來武裝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技術培訓中心”的氛圍,以適應企業的需要,追隨世界科技發展的步伐。學校要與企業掛鉤,讓師生定時定點到企業實習,請企業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定時到校任教,實行“雙向交流”,在設備上,要盡量利用企業的現有條件,建立學生實習基地。
5、形成蘇南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
蘇南的經濟發展總體上已進入工業化中期并向后期邁進。蘇南在在轉型升級中不失時機地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繼續加快發展商貿服務、旅游文化等生活型服務業的基礎上,加快綜合運輸、現代物流、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同時積極推進生產服務業外包。蘇南經濟呈現出制造業與流通、服務業產業雙輪驅動、相互融合局面。因此,蘇南區域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也應從規模發展轉為內涵發展。在這一發展過程中, 注重突出學校辦學特色的獨特性、穩定性和發展性,以個性創特色, 在辦學傳統、辦學優勢等基礎上逐步形成社會所公認的、區別于其他學校的辦學風格、特點與發展方式,以特色求質量, 以質量促發展。
參考文獻:
[1]丁素珍.淺談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及實施途徑[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01(3).
[2]李娟.高職院校“分層次”分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以無錫商職院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4(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