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印

摘 要:近年來,中國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格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全國性商業銀行和地方性城市商業銀行這兩個層次之間出現了一個新的中間層次,即區域性商業銀行,并且這股新生力量正在不斷發展壯大。區域性銀行發展對區域性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問題,對區域性經濟起到一定的積極性作用,對福建省當地區域即海西經濟建設有一定的影響。立足于福建省金融市場現狀,把福建省區域性銀行與福建省海西經濟建設及十八大精神即建設新四化新型社會及服務小微企業發展相結合進行剖析,梳理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對海西經濟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不足,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海西經濟發展,同時使區域性銀行的區域性起到一定作用,提升其在金融市場的地位。
關鍵詞:海西經濟 區域性銀行 區域金融 中小企業 地方性優勢
中圖分類號:F8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8-143-03
一、引言
福建省處于中國東部的沿海地區,在臺灣海峽以西,毗鄰港澳,憑借這個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吸引了大批港澳臺中小企業來閩投資。2004年,依據新時期福建省發展的客觀形勢,福建省再次創新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構想。隨著十八大的召開,福建省提出“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開創福建發展新局面”,深入實施“三規劃兩方案”,堅持“四化”同步、“三群”聯動、“三維”對接,而五大戰役是推動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戰役。近幾年來,福建省的GDP總量呈現不斷增長趨勢,經濟健康、快速、穩健地發展。福建省經濟的不斷發展為福建省的中小企業創造了更多的機遇,也營造了更具有良好競爭力的宏觀環境。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福建省的區域性商業銀行順應市場發展的潮流,立足區域經濟,對海西中小企業給以政策、信貸、擔保等方面的支持,為促進海西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發展概述
目前福建的區域性銀行有福建海峽銀行、廈門銀行及泉州銀行等。福建海峽銀行于1996年12月27日成立,目前在國內已有許多分行。作為一家根植于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區域性銀行,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的指導支持下,福建海峽銀行深入貫徹海西發展戰略,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并立足于服務海西經濟,實施業務品牌發展戰略,實現全方位的業務領域和綜合化的業務功能,打造出了包括“財富動力”公司金融、“企明星”小企業金融等一系列業務特色品牌。福建海峽銀行以“兩岸金融、市民金融、特色金融”為市場定位,為推動海西經濟發展和金融事業的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廈門銀行成立于1996年11月30日,全行現有50個現代化經營網點。廈門銀行根據其優越的發展環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血緣親情開展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業務,比如臺商益路通、“兩岸通”美元速匯等,為廣大臺胞來廈投資提供了支持,也促進了廈門當地經濟的發展。而廈門銀行針對中小企業開展的特色業務,比如個人助業貸款、創業快易貸款、票易票等為中小企業的成長提供了資金支持,也為廈門經濟和海西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泉州銀行成立于1997年6月,目前有漳州、福州、龍巖3家分行,67家支行和一家直營營業部。泉州銀行以“服務廣大市民、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為市場定位,立足泉州,輻射海西,并致力于推進改革轉型,突出小微、零售戰略,打造出“泉貸通”、“商鏈通”、“海西·源泉”等系列業務品牌,“泉貸通”小微業務品牌下的“無間貸”業務在解決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續貸難”問題而具有突破意義。
“區域銀行”主要為小企業、城市居民及區域建設服務,其決策靈活,服務周到,貼近客戶,貸款的發放一般需要抵押物;同時為保證競爭力,其存款利率高于大銀行,而貸款利率低于大銀行,收費也更便宜。近年來,福建省區域性銀行正處于加速發展期,但是目前其在資產規模、人員總數和機構數量等方面還遠不能同國有商業銀行或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較。
三、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對海西經濟發展的影響
1.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流動性、安全性、盈利性是銀行貸款的基本要求,由于中小企業存在過高的信用風險和經營風險,使得銀行為了補償中小企業貸款帶來的風險,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要求較高,從而出現融資貴、融資難、續貸難的問題。區域性銀行相比國有大型銀行及全國股份制銀行在中小企業的貸款發放有一定比較優勢。首先,區域性銀行生產軟信息能力更強,針對這一優勢,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傾向于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其次,由于區域性銀行的地域性和社區性特征,一方面可以與中小企業保持長期密切的近距離接觸來獲取各種非公開的相關信息,與本地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所以在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業發放關系型貸款上擁有優勢,另一方面減小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在這兩方面中福建省區域性銀行根據對海西經濟區企業及產業相關的深入了解,服務于海西經濟地區和當地的中小企業,使中小企業可以從區域性銀行更便利的取得融資,來發展自己的項目,擴大投資范圍,進一步提高企業自身的發展。海西區域性銀行利用海西的地方性優勢立足于地方經濟,相比國有銀行地方支行開展更具地方性服務的特征,在業務開展方面更多針對福建區域性銀行的發展和海西經濟發展,有利于帶動海西中小企業發展,帶動海西經濟發展。
2.有利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區域性銀行的發展,可以源源不斷的為當地政府和企業提供資金來源。政府將取得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基礎設施是保證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海西經濟區域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有利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城鎮化。福建省區域性銀行股本主要是由地方政府、地方企業和居民入股構成。相比國有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海西經濟區的政府掌控銀行資金的運用能力較大。海西地方政府借助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掌控力更好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例如廈門銀行參與廈門、泉州、漳州及福州等地的道路建設、城市化建設、園區建設、商貿旅游及一些跨海大橋建設等;地方公務員個人貸款及事業單位項目貸款等常被福建省當地政府規定由指定區域性銀行發放。區域性銀行提供的貸款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海西經濟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3.促進海西金融市場的多樣化。區域性銀行在針對海西經濟發展提供服務時,不斷推出適應當地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這不僅有利于區域性銀行本身金融服務的多樣化,為自己帶來經濟利益,更有利于海西金融市場的多樣化發展,為海西經濟建設、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選擇。以泉州銀行為例:泉州銀行近期推出的“漁貸通”貸款,即對漁民或漁業從業人員發放的用于建造漁船、漁船日常經營所需及漁產品生產、加工、運輸、流通等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貸款。此項貸款極大的促進了漁業的發展,對漁民來說也是一項很好的金融產品。另外,為滿足客戶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向客戶提供可持續、多元化的產品服務,泉州銀行推出“海西源泉”的人民幣個人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的推出再次豐富了市場中的金融服務產品,也為海西人民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區域性銀行不斷推出的金融產品,使海西金融市場更加多樣化,為海西企業、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海西經濟的發展。
4.推動居民就業。區域性銀行的發展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區域性銀行也針對當地現有經濟情況提出了不少的優惠性產品,這有利于中小企業籌集資金發展相關業務,加大投資力度。海西經濟區中小企業得到了來自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資金支持,用得到的資金去投資項目,一方面投資的增加促進了海西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項目的實施帶動了海西居民的就業。另外,區域性銀行與當地政府千絲萬縷的密切關系,也為當地政府提供更多的資金用于公共設施的建設,這也為當地居民增加了不少就業崗位。
泉州銀行和廈門銀行近幾年對當地的貸款都呈上升趨勢,而這大部分的貸款則流向企業,企業進行相關項目的投資,這也同時為當地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四、在海西經濟發展中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
1.資本規模較小,專業人員缺乏。資本規模是企業擁有資產凈數額,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減去負債總額后的數額反映的指標。對于福建省區域性銀行而言,一方面因其股本主要由海西區域地方政府(廈門、泉州、漳州、福州)、臺灣企業和居民入股構成,而地方政府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央政府的限制,使其資本規模受限導致股權融資的資金實力不如一般性國有銀行;另一方面在發展戰略目標上,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立足于為小微企業、海西經濟服務,導致其戰略目標較小,無法在資本規模上有很大的提升。
從表1中可看出福建省區域性銀行與大型國有銀行總資產上有較大的差距,不難看出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在資本規模上還有所欠缺。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在海西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由于自身擴大發展使其在資產規模上少了一分競爭力。由于沒有足夠資本一方面無法開展更多的服務,另一方面使得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下降。也正由于福建省區域性銀行規模小,招聘的專業人才也較少。人才是公司發展的重大因素,人才的缺失也在一方面降低自身公司發展的可能性。由于海西經濟區域較小,本地人才有限,為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發展和海西經濟更強大的發展需要吸引更多人才。
2.服務范圍小。區域性銀行的資產規模決定了其目標客戶主要是中小企業。貸款區域集中、貸款對象集中是城商行貸款取向的共性。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地方性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圈限了其服務范圍。且各個區域性銀行的實力不如國有銀行,其服務網點也不像國有銀行的服務網點一樣遍布全國甚至遍布各個縣,服務的區域范圍比較小。比如廈門銀行服務網點在海西區域只有36家網點,在區域外只有重慶4家網點,而相比中國建設銀行單單在廈門的網點就有59家,可見區域性銀行的服務范圍上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
3.信貸風險較大。區域性銀行主要的貸款對象為規模比較小的中小企業、個體經營戶。海西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由于經營規模小,資金實力小,在信息披露透明度上比大型企業差,雖然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具有獲取信息的優勢但相對于國有企業來說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較高。海西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利于帶動海西經濟的發展,但由于資金不足面臨破產和違約的風險較大,融資渠道受到一定的阻礙,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為了更好服務海西經濟發展,便致力于服務地方小微企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寬自身業務和促進經濟發展,但由于中小企業違約風險大,使區域性銀行整體風險加大,在資金使用上有一定的束縛。
4.規模發展受政府限制。大部分區域性銀行其主要股東絕大多數為地方政府。如廈門銀行的公司前三大股東為廈門市財政局、富邦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佛山電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廈門銀行28.90%、19.99%和7.99%的股,占較大比例的為地方性財政局即廈門財政局。廈門地方政府擁有廈門銀行的大部分決策權,使得廈門銀行在發展方面受廈門政府限制。福建省區域性銀行與海西區域地方政府這一密切關系有利于福建省區域性銀行自身實力的加強,也促進了福建海西經濟發展,但也對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進一步發展和壯大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首先海西區域政府作為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大股東,將會造成政企不分的情況,無疑對以市場為取向的區域性銀行造成不利影響。海西區域政府為了經濟發展讓當地區域性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貸款規模,同時也加大了信貸風險。其次海西地方政府通常借助福建省區域性銀行這一信貸平臺可能影響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資金投向,海西地方政府的信貸項目數量較大且周期較長從而影響到了福建省區域性銀行業務經營。最后,海西地方政府可能利用促進海西經濟發展名義直接控制了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權利及人事任免,加重了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行政色彩,進而影響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市場化運作,有可能進一步削弱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市場競爭力。
五、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對海西經濟發展的改進對策
1.區域性銀行應擴大自身的資金規模并且加強優質人才的培養。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由于自身資金規模的限制,其對企業提供的貸款是有限的,獲得的盈利也是有限的。再加上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信譽不如大型商業銀行,所以在很多業務上的競爭力也不夠,其總體的利潤就被限制在一定規模,這樣不利于區域性銀行的發展。所以,區域性銀行要開展新業務,尋求其他盈利模式,擁有更多的資金才能開展更多的業務,爭取更多的客戶,進而從中獲取利潤來擴大自己的規模,讓自己在發展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區域性銀行只有自身不斷發展和完善,才能用自己的優勢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還有區域性銀行在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中,加強優質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優秀的人才具備更好的工作能力,更長遠的目光,他們能在工作中不斷創造出新的價值且能發現潛在的盈利模式。一個企業,想要發展,優秀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在發展中,要注重優質人才的培養,這一點對于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
2.加強特色區域性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擴大服務范圍。區域性銀行歷史上源自地方經濟,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和社區性;與地方政府聯系密切具有信息優勢。在發展中,它也利用自己的優勢推出了不少面對當地企業、居民的金融產品。這些具有特色的產品為區域性銀行的發展和擴大起到了無可比擬的作用,但它的力度還不夠,福建省區域性銀行應進一步挖掘市場,尋找潛在的需求,并針對這些需求創造出更多更具特色的針對海西經濟發展的產品和服務,用更多的特色產品來吸引更多的客戶,通過此方法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服務范圍和覆蓋范圍,填補國有商業銀行形成的金融空缺,以適應地方經濟的發展。福建省區域性銀行應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因為只有海西地方經濟更好的發展,福建省區域性銀行才有更優質的客戶,服務范圍才能不斷擴大,自身也才能更好的成長。
3.加強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的防范。區域性銀行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中小企業相比國有企業或大型企業,其信息透明度低,企業信譽低及抗風險能力也較低,而這對于區域性銀行來說,則是其可能違約的問題所在,況且部分貸款還是關系型貸款。所以,區域性銀行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之前,應對企業進行嚴格的調查。其次,區域性銀行還需完善內外部監督機制,要不斷的建立和完善客戶評級系統以及客戶評價系統。同時,應逐步組建專業化的風險管理隊伍,對風險進行及時評價和控制。
4.政府應推出支持區域性銀行的相關政策。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發展,與當地海西地區政府密切相關。當地政府在某些程度上促進了區域性銀行的發展,但在有些方面卻阻礙了其發展。從國內的研究結果來看,區域性銀行在經營效率上比國有商業銀行來得好,而且在資本充足率上,區域性銀行也優于國有商業銀行。但是由于政府的干預,區域性銀行在發展中遇到不少困境,降低了銀行的運行效率,這對于海西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不好的影響。所以,海西地區的政府應該減少對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干預,積極推出相關支持政策,比如減少區域性銀行的稅收,或者對區域性銀行的產權進行改革。再者,政府應為區域性銀行創造一個公平、合理、寬松的業務發展環境。國有商業銀行有國家信用的支持,政策的傾斜,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而福建省區域性銀行不同,它只能以其良好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靈活的經營機制等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遠遠落后于國有商業銀行,也是其難以飛躍的困難所在。區域經濟與區域性銀行的發展息息相關,福建省地方政府應該注意到這一點,以自身的能力為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創造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業務發展環境,讓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競爭力不斷提升,這才能更好地促進海西經濟的發展。
六、結論
本文從近幾年海西經濟的發展為切入點,研究福建省區域性銀行在海西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采用問卷調查,然后分析數據得出結論。雖然區域性銀行在發展中還存在一些運行弊端,比如資本規模不夠大,服務范圍小,信貸風險大等問題。但只要區域性銀行找準自己的定位,積極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在發展中逐漸改進、提升,與當地的經濟特色相融合,其發展的空間是相當大的。隨著福建省區域性銀行的不斷成長,其將促進海西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愛儉.中國社區銀行發展模式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 王偉.區域性銀行與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困境的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1
[3] 王孟柯.區域性商業銀行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J].經法縱覽,2013(305)
[4] 徐黎鷹.區域性商業銀行發展中的問題和對策[J].新金融,1995(06)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 福建福清 350300)
(責編:芝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