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杰
【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了當代大學生對待生命的困惑和當前大學生面臨困難時,高校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出現這些問題的引導和幫助及開展生命教育的對策,引領學生領悟生命價值,走向崇高。
【關鍵詞】生命教育 ? ? 大學生 ? ? ?教師 ? ? ?評定
什么是生命教育?從字面上來講,就是有關生命意識、生命內容、生命態度、生命意義等方面的教育。生命教育主要包括: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避免學生做出危害自己、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培養學生有正面積極樂觀進取的生命價值觀,教育學生怎樣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
1 在校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現狀
近些年來,網絡暴力 、吸毒、自殺、性犯罪、早戀、自殘、厭學、虐待動物等行為成為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幾大問題。從之前的清華大學劉海洋案、云南大學馬加爵案、西安音樂學院藥家鑫案等等,大學生犯罪事件的不斷出現,也使得人們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等諸多知識以外的教育產生擔憂,如果得不到足夠的關注,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傷人傷己,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一個社會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教育,還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大學時期是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情緒控制能力、對新環境的影響適應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在電視上、媒體上和網絡上充實著大量篇幅對自殺、自殘和暴力事件的宣傳,而虛擬網絡游戲中血腥的場面和暴力手法使學生對生命感知和認知逐漸模糊和麻木。
2 我校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研究
中國大陸開展生命教育首先是由少數幾個省或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中小學推行的,大學生生命教育只有部分高校在實施,我校是其中開展生命教育較早的學校之一。2007年起我校開展了生命教育課程,針對醫學院校的特點,在大一新生入學教育階段推出,緊緊圍繞醫學職業,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應用視頻短片、電影欣賞、游戲音樂、圖片等新穎的教學手段供學生觀察,從觀察中獲得觀念,了解其中的原理,并從中深入省思自身的價值觀及行為。
2.1生命教育成為新生入學第一課
在新生入學后,新生第一次生命教育課就是參觀新建成的生命科學館,由專業教師給學生講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誕生、生命的和諧、生命的風采、生命的神奇、生命與自然、生命與健康、生命與科學、生命的教育九個篇章,用高科技含量的聲光電設備展出基礎醫學教學應用的1500余件人體解剖標本、病理標本、組胚、病原學標本;宣傳醫學科普,宣教健康;進行高科技的生理功能互動;呈現視頻影像并進行生命教育,使他們懂得作為醫學院校的學生,更要從思想上樹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觀念,讓每一個學生深刻理解對自己或他人最基本生命健康權的維護和尊重。
2.2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助推生命教育開展
制定生命教育種子教師培訓方案,進行系統培訓。我校從33名生命教育種子教師中打造了由8名生命教育骨干教師組織的核心團隊。2006年6月,在馬列教研室的基礎上,擴建“醫學人文部”,下設了生命教育研究室;2011年成立了生命教育研究與推廣中心,作為學校研究和推廣生命教育的常設機構;2012年8月,經吉林省教育廳評估驗收授予了“吉林省大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基地”稱號。
2.3學校與教師重視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
為保證醫學人才培養的質量,踐行“醫道天德”的校訓和“教以惠生,學以達仁”的教育理念,2007年7月,在手校長的親自帶領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創新性探索,探索醫學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新方法,運用醫學教育資源,采用課堂教學、主題班會和社會實踐活動三結合的方法,探索我校以生命教育引領的,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倫理教育、職業觀、職業生涯教育相結合,與學校文化相融合,并滲透醫學專業教育中去的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新體系,巧妙地將人生歷程比作自然界的四季更替,從夏季篇切入,歷經秋季、冬季回到春季篇,循序漸進,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建構起服務于每個學生親歷的生命實踐的一門發展性、體驗式課程。
3 探索拓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容
3.1要制定評價體系及考核細則,按照基礎性素質(定性)、發展性素質(定量)進行評定。第一,基礎性素質(定性)一級指標為思想道德素質;二級指標可分為政治素質、思想素質、紀律素質、道德素質。 第二,發展性素質(定量)一級指標包括專業能力素質、身心健康素質、科學發展素質;二級指標可分為專業技能、學習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衛生素質、科學素質、文化素質、潛能素質、創新素質。
3.2三級指標要制定詳細的扣分標準,各系部可以根據自己工作的實際制定各指標內涵的加分或減分的細則,作為評價的打分依據。自評、班級評價、輔導員評價綜合作為評定結果。
4 結束語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傳承,黨中央和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學生生命教育。在各學校開設生命教育課程,使了解生命、尊重生命、欣賞生命、珍愛生命的生命教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生命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生命的特點、生存的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
【參考文獻】
[1]何碧如,王占岳,俞林偉.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08).
[2]肖行.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生命教育的多維思考[C].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秀論文專輯(一),2008.
[3]任曉偉.關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滲透生命價值教育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