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管社
摘 要: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農村商業銀行近年來的發展被社會各界給予了高度關注。隨著銀行運營和發展所處環境的日趨復雜,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如何做好銀行風險管理工作成為了相關部門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鑒于此,本文首先對我國當前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此來為日后銀行的健康發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問題;對策
農村商業銀行是當前農村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風險管理作為當前農村商業銀行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僅關系著銀行各部門業務的順利開展,而且對銀行經濟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從銀行發展的角度出發,對當前銀行風險管理中現有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做好相應的完善工作至關重要,需要相關部門對其給予高度重視。
一、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當前銀行領導部門對風險管理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管理體系,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卻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貸風險管理理念與體系存在缺陷
在農村商業銀行發展中,其所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就是信貸風險。由于銀行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若想做到發展零風險是不可能的。銀行只能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防范措施,盡可能降低由于風險而給銀行經濟效益帶來的影響。正是出于這種目的,所以銀行在開展風險管理的時候,幾乎將全面工作重點都集中在信貸資產的質量上,卻忽略了信貸管理本身。從而導致信貸風險管理效果不盡人意,無法為銀行發展提供保障。其次,在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工作中,管理理念和管理體系之間應該具有統一性,同時要相互影響,但就目前農村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理念和管理體系之間的聯系來看,卻顯得并不緊密。
2.內部風險管理有局限性
為了更好的實現農商行內部各項業務的有效運作,降低風險發生的幾率,農村各大商業銀行開始注重內部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作為一種自律行為規范,該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對銀行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就目前內部風險管理工作的實施現狀來看,卻呈現出諸多問題。歸納起來,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內部風險的管理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不能深入挖掘內部工作的潛在風險;(2)當前銀行在執法力度上不夠嚴格,問題發生之后,很難第一時間找到相關責任人,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這無疑加劇了銀行所面臨的金融風險。
3.儲蓄業務風險管理不規范
儲蓄業務是當前農村商業銀行的基礎業務,雖然此項業務的風險無法與信貸風險相比,但伴隨著近年來銀行定期儲蓄存款業務量的不斷體恒,儲蓄業務風險管理也逐步成為了銀行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的主要對象,一旦儲蓄業務風險管理效果不佳,勢必直接影響銀行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就目前部分農商行儲蓄業務風險管理的現狀來看,其規范性卻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強化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對策
當前農商行在風險管理方面呈現出來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因此,若想從根本上提高風險管理的整體水平,為銀行發展提供充足的保障,在對風險管理工作進行完善的時候,也需要相關部門從多個方面入手:
1.培育先進的風險管理文化
首先,要培養銀行全體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由于農村商業銀行的運營和發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單純依靠管理部門負責風險管理是很難達到目標的,還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所以,銀行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切實提高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風險管理對銀行發展的重要性,然后主動參與到風險管理工作中。與此同時,銀行還要對相應的員工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并確保各項制度內容都能夠得到有效落實,比如說,銀行可以建立正確、科學的激勵機制,將風險管理工作效果與員工的績效緊密聯系起來,形成其內在的統一性、關聯性、多重性的約束機制,使農商銀行的短期目標與長遠利益保持一致,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保持一致,一定要從根本上克服、消除短期經營行為的弊端和苗頭。
2.建立實用、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
風險管理機制的構建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樹立先進的風險管理觀念。眾所周知,農商行是由農信社轉制而來的銀行,無論是管理理念還是管理機制,都不可避免會受到傳統農信社發展的影響,進而導致業務開展無法滿足新時期背景下農商行的發展需求。加上部分員工綜合素質較低,使得各項業務的開展在規范性和有效性方面都顯得不盡人意,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到銀行的整體效益。所以,為了將這些問題有效解決,銀行必須貫徹先進的管理理念,切實提高銀行領導部門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將該項工作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同時還要完善預測分析和防范控制工作,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各項業務的風險管理工作,努力創造收益。
其次是要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根據我國當前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現狀來看,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對風險管理體系進行調整,一是要適應股權結構的變化,銀行需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構建董事會管理下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二是要從風險管理目標出發,盡可能對現行的管理模式進行優化與完善,建立以業務流程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從風險產生的源頭入手,將各項防范措施落實導致,使其符合當前農商行發展對風險管理的需求。
最后是要創新風險管理方法,銀行要積極借鑒其他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和方法,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將滯后的農商行風險盡早識別出來,并在此基礎上對風險進行規范化控制和防范,做到風險管理的超前性和前瞻性,為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持的基礎。
3.完善實用、嚴格的內部經營管理模式
首先,銀行各級領導要提高對管理模式完善工作的重視程度。就我國目前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來看,普遍面臨著“諸侯決策”的難題,權利不集中的現象導致各支行的管理問題日趨嚴重,同時也大幅度削弱了銀行在風險管理上的能力。所以,改變當前銀行的內部經營管理模式勢在必行。與傳統的管理模式相比,銀行應該在基礎先進技術平臺的基礎上,通過集權化有效、實用控制來加強對風險管理的管理和控制。雖然農村商業銀行的起步較晚,在管理上仍然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但農商行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卻是不可撼動的,因此銀行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分類化管理,著重新布局業務模式,尤其要注重權利的合理分配,要盡可能將權利集中,以此來提高銀行控制風險的能力。其次,銀行領導部門應該從銀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對銀行的戰略方向進行前瞻性研究,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和自身發展情況,制定科學的發展決策。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農商行發展中所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農商行若想將可持續發展目標順利實現,就必須做到面對客戶群體的快速變化,將市場、客戶和自身發展作為研究重點,合理制定發展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為銀行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最后,還要加強對金融市場運行的規律的研究,尤其是在匯率市場化和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更要充分掌握市場運行規律,根據市場發展的根本需求,制定與之相適應資產負債結構,以此來有效規避農商市場所帶來的風險。除此之外,銀行在運營和發展過程中,還要對貨幣信貸政策的動態進行深入研究,這些政策主要包括區域信貸政策、行業信貸政策和中小企業信貸政策等,并根據政策的具體內容,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信貸資產配置,提高科學決策信息。當然,通過市場運行現狀,形成多層次、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提高農商行對市場的應變能力,頗有幫助,而且有決策的依據。從銀行發展的角度來看,也可以為農商行的宏觀風險防范與預警能力提供依據。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發展而言,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工作不僅可以促使銀行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還能夠大幅度降低銀行的經濟損失,促進銀行的發展目標順利實現。但從本文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我國當前農村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銀行要從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風險管理目標,采取可行性措施將現有問題解決,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將風險管理工作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銀行發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龍.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時代金融,2013(27).
[2]于洪波.農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及對策[J].經濟管理者,2014(31).
[3]王偉,王鵬.農村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消費導刊,2015(01).
[4]王國琛,華建棟.農村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現狀與路徑探討——以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為例[J].金融縱橫,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