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軍
摘 要: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的今天,財務報表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拓展財務報表分析領域、深化報表分析內容、優化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完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進行全面的對務報表分析,將有助于管理層做出正確的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本文將通過對我國現行財務報表存在的局限性分析,探討相關的解決對策,以期找到針對財務報表漏洞的新思路與新對策。
關鍵詞:財務報表;分析;優化對策
一、財務報表分析中的問題、局限與不足
1.相關從業人員的不足
財務報表在分析中相關分析人員的能力與素質是參差不齊的。這種差異性往往受制于相關人員的教育背景和從業經歷以及對于一些具體問題的領悟,往往造成造成出不同分析師對于財務報表的分析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鑒于工作人員對于相關知識的儲備和具體情況的認識有著明顯的差別,在具體的分析計算過程中會產生多少不一的影響。與此同時人為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操縱指標的現象時有發生,實施者往往利用這種差異以獲取不同結果從而以此粉飾企業的經營業績。
2.分析指標的漏洞與不足
準確到位的財務分析指標在分析企業經營和管理狀況時往往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現行財務分析中不可忽視的部分。然而這項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卻在方方面面存在著難以避免的傳遞漏洞。類似漏洞將會影響財務分析的全面、系統發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許多傳統指標已不能客觀準確的指出企業經管相關問題,那些往往被從業人員輕易忽視的他類指標這時就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市場份額、產品質量、服務效果、人力資源反饋、潛在盈利前景和持續盈利預測等都對企業的有效經管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上述指標在對于企業真實軟實力和實際經驗效果的反應上有著無可比擬的效果。
3.相關分析方法的缺點
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以及相關因素分析法等是財務報表分析中最為常見和實用的方法,獲得了從業人員的高度認同。然而它們各自所具有局限也是十分顯著的。比較分析法是將不同企業或是一個企業單位的不同時期拿來做比,往往忽略可比性的缺失。比率分析法著重研究兩個相關項目的相對數,卻忽視一些次要因素,僅用兩個項目加以表達無疑是無發進行全面總結的。趨勢分析法多用于將企業前幾年度取得成績進行縱向比較得比對結果,盡管時間成為了比對的重要參照,但分析結果卻難免沒有偏差。因素分析法需要有關分析面對眾多考慮因素,涉及因素往往因為關聯問題及涉及范圍而得到較多限制,關聯、替代、連續、假定等問題僅憑人為的邏輯判斷會面臨局限性。
二、方案與對策
1.提高相關分析人員的素質與能力
相關分析人員在對財務報表的分析進程里無疑有著重要的作用。面對這種情況,企業的經營者可以同過幾條途徑來提升相關人員的能力與素質。首先,重視對從業人員的基礎培養與素養構建,發揮多方面培訓在其中的作用。通過財務會計學、統計計算學、營銷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培訓提升他們的綜合業務素養,幫助這些從業人員能夠在復雜的情況下對報表做出全面到位的解讀,并對分析結果拿出深入的判斷和精準的把握。其次,在信息技術手段進步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分析人員對于相關財務分析軟件和工具的實際操作運用能力,提升他們的軟件使用熟練度,保證合理工作效率。再次,發揮道德培養的引導性作用,推動正確分析理念的養成,增設符合經濟規律的投資決策參考依據,保障信息傳遞的可靠性。
2.注重非財務指標
近年來,企業外部的宏觀經濟形勢變革不斷,內部經營也在這種多元趨勢的帶動下變得復雜而不可期。傳統依靠單一指標的分析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的決策需要,這時就需要非財務指標的引入來推動全面的認識彌補。
(1)市場份額。銷售額度、訂貨額度等對此類產品市場營銷綜合的比重計算得出的這一指標。它們在評估生產產品競爭力、市場占有等狀況,通過市場份額這一數據可以清楚的看出某一特定市場的控制能力,較高的市場占有份額表示其在同行業的競爭中具有更好的營銷效果。
(2)產品質量與服務指標。企業的經濟狀況與技術發展水平都可以用這一指標進行衡量,一般表現為統一行業標準下產品質量的相關概況。再者,在售后階段對于顧客使用需求的滿足程度。產品質量和五福指標的相關探討。頗如瑕疵比率、返修率、保費率和退貨率等顧客滿意指標。
(3)人力資源指標。人力資源可謂知識經濟發展進程下逐步崛起的新型資源,其地位可謂日漸重要,在一些企業中甚至在與有形資產的交鋒中占得上風。人力資源受到企業推崇現象源于評估發展中往往也將人力資源的狀況相掛鉤。優秀的人力資源無疑對企業的前景有著極為積極的影響。所以設置合理的人力資源指標也是財務報表分析中的重要手段,制定合理的從業人員培訓養成計劃、具體實施技能提升工作、科學分析勞動力流動狀況及員工滿意度,通過相關指標的運用推動企業價值評估的推進進度。
(4)潛在盈利能力與持續盈利能力指標。企業的潛在盈利能力往往被企業的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所影響,其中對于管理層戰略眼光與突發情況應對狀況都是十分重要的考察。另一方面,創新能力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往往以組織上和技術上的兩方面創新力作為衡量。結合相關因素充分考慮以完成對企業實際盈利水平的把控。
3.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融合與擴展
(1)深入貫徹全面分析原則,實現多角度多思路分析考量。當同一個問題在不同角度分析時往往就會得到不同的分析結果。例如,企業具有較高的流動比率,可以看出企業的短期和長期的賬務償還能力。從這里可以看出管理當局融資策略的保守性以及財務杠桿作用的不合理應用。負債籌資和稅額庇護的經濟作用與財務杠桿利益得不到保障。
(2)實施多元立體原則,即從多項財務指標的變化中把握企業活動的經濟規律,進而完成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效果的全面把控。在完成這種相對性較強的分析后,橫縱分析與行業標準的比評測會中完成對企業財務的經管狀況進行全面掌握。
①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定性與定量是財務報表分析中需要結合考慮的重要因素。但在目前的企業財務管理中,往往單一依賴定量而忽視定性。立足于經營實踐對企業的整體經濟狀況進行宏觀判斷后通過財務報表方面的定量評測和監管數據變得十分必要的。這就要求分析人員要具備把控此類經濟壞境情況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知識,在循環往復的分析對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發掘,對分析人員的正確、客觀評估無疑會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②“動靜結合”的分析方式。這種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分析方式要求首先要對行業內部標準和平均產銷周期進行宏觀把控。及時賦予月報和季報中數據以有效權數,以概率原理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擴大數據的考慮范圍可以抵消認為操縱帶來的影響,而各項確定的權數也能被充分考慮,從而得到立體客觀的反映數據。
③注重個案與整體相統籌的方式。財務指標分析中往往出現單個指標對于實際狀況的過分解讀,這時就不能依靠這些個案而做出忽視整體性的片面化判斷。此類問題往往貫穿于一個指標的不同生產周期和不同生產解讀,是經濟壞境變更的產物。面對這種情況,只有權衡利弊將個別與整體相透徹進行深入挖掘分析才理性客觀的評估企業的實際狀況。
④統籌協調內部與外部的數據分析,企業的實際生產和經營狀況往往不是單一的內部或者外部環境分析所能解決的。注重內部分析的同時需要結合行業所處的整體外部情況。
參考文獻:
[1]周洋.現行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對策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1(22).
[2]宋惠琴.基于戰略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2(24).
[3]袁斌.對現代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若干探討[J].企業研究,2013(02).
[4]楊偉華.淺議如何完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3(03).
[5]印菡,石琴,劉艷.基于構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指標研究[J].現代商業,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