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春
【關鍵詞】 作文教學;想象;標點;詞句;續寫;時機;媒體;改寫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1—0100—01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是學生練習寫作的重要條件,學生有了想象力才能在腦海里呈現事物的形象,才能在記憶的表象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從而提高寫作能力。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呢?
一、抓標點,引發想象
語文教師除了利用平時的作文教學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外,還可以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特點,針對課文中的精彩段落或篇章讓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聯想,增加練筆機會。如,在教學《我的油布傘》后,教師可以抓住省略號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知道這里的省略號似乎是兒子的點點淚珠,又似乎是兒子對母親無言的傾訴,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替兒子向母親傾訴自己的心懷。這樣能激發學生潛在的思想,使他們思如泉涌,紛紛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學生們暢所欲言,自然地表達內心的感情,能夠引發無限想象。
二、抓詞句,拓寬想象
作文課的主要任務是要對學生進行語言基本功的訓練,也就是要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想象的能力。抓重點詞句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是有效的途徑。如,《黃山奇松》一文在描寫三大名松時抓住它們不同的姿態,運用貼切生動的比喻,選用了比喻詞“如同”,“陪客松正對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在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依照三大名松的寫法,讓學生展開想象,用“如同”的句式將它們的具體形象表達出來。有學生寫道:“黑虎松高昂著脖頸趴在臨近懸崖的一塊巖石上,如同一位山中大王在向游玩的客人顯示自己的威風。”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仿寫能力,又拓寬了他們的想象空間,長期下去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抓續寫,激活想象
續寫既能培養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又能使他們思維的條理性、靈活性得到發展。續寫故事必須根據提供的內容合情合理地展開想象。如,“一天,小麗到商店買了一瓶醋,回到家里,發現售貨員多找了兩元錢……”針對這一現象,可以啟發學生圍繞這一話題展開以下想象:小麗自己發現多找兩元錢后的表現;有關人物,比如,媽媽、弟、妹等人的反應;送還多找錢款時的情景;多找錢的人員和旁觀者的表情等。
四、抓時機,豐富想象
想象是人腦對記憶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或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創新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因此,只有豐富學生的想象,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所以,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敢于想象、敢于創新、敢于打破常規的訓練。如,一次活動時,一位學生望著一顆山茶樹出神,并說:“老師,那棵山茶和月季站在一起,一高一矮,枝葉搖動,它們好像在爭論什么。”多么奇妙的想法,筆者趕緊抓住時機,把周圍的學生叫來,讓全體學生展開想象。實踐證明,抓住時機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
五、抓“媒體”,激發想象
作文教學的著力點在于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和“怎樣寫”的問題。將多媒體運用于作文教學,有助于難點的解決,因為多媒體有很強的表現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引發學生的注意和興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中去。如,學生寫《春到田野》的作文時,筆者播放了春天田野的錄像,把要寫的內容變成畫面,呈現在學生眼前。這種音畫交融,動靜結合的直觀信息,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欲望,把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緊緊地凝聚在屏幕上,使學生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六、抓改寫,充實想象
語文課本里的文章,不論是刻畫人間百態的小說,意境優美的散文,還是含蓄雋永的詩歌,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無論內容還是寫作技巧,都是值得學生學習的優秀范文。學完課文后,教師要啟發學生大膽創新,開闊思維,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多種形式的作文練習,提高學生對客觀事物獨特的思維能力。如,教學完《村居》后,筆者設計了改寫古詩的作文題,讓學生大膽想象詩人當時的情景。學生大膽合理的想象,再現當時的情景,使人讀后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