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元
【關鍵詞】 班主任;人格魅力;習慣;氛圍;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1—0038—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好轉,新時期學生生長生活的環境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故而在學生的培養教育中,應透視他們的心理特點,追根溯源,有的放矢,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具體而言,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格魅力“攝服”學生
當今社會,信息化程度較高,學生們見多識廣,加之家長學識較高,故而學生對老師比較挑剔。老師一個小小的失誤也會造成學生對老師的輕視,老師的稍一不慎,就會使學生對老師有所偏見,從而降低老師的威信,故而老師應慎之又慎,以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攝服學生,讓他們感到老師既是學富五車的知識典范,又是品行高潔的人生楷模,讓他們在內心深處敬佩老師、親近老師,從而愛其人而及其物,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鼓勵贊揚“激勵”學生
處于家長重壓力、嚴要求、高期望之下的學生,自尊心強,對名譽較渴求,挫折打擊承受力較弱,故而對學生不宜過多批評和指責,尤其是不可當著眾多學生的面去嚴厲指責某個同學,而應以鼓勵和贊揚為主,多多肯定他們的優點和長處,讓他們在同學面前露臉,讓他們找到自尊和自信,從而讓他們拉近與老師的關系,進而激起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如體育較好的學生讓他在體育場上露臉,音樂好的學生讓他在文藝演出中展示,組織能力較強的讓他組織班級活動,耐心細致的讓他負責板報宣傳等等。
三、差距不足“鞭策”學生
當今學生,由于生活條件的優越,常顯得過于自信,看到的多是自己的優點,對不足卻視而不見,因而引導他們進行自我分析、正視自己,在班級內部、級組之間、校內與校外進行比較,從而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從而揚長避短,更加努力學習,彌補差距,也讓他們明白自己還有許多不足和差距,還有許多地方有待努力,從而來鞭策自己努力上進。
四、自覺習慣“約束”學生
學生由于經常處于家長和老師的嚴格約束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督促狀態,久而久之,則使他們自我約束力較差,自覺習慣不夠,我觀察了學生的桌兜,擺放整齊的寥寥無幾,老師不安排作業則認為無事可做,老師不檢查則認為自己什么都會,一遇到周日和假日,要是家長不去督促,好多學生就不去學習,有的甚至一字不寫。故而對學生的教育應寬嚴結合、張弛整合,給學生的自覺習慣和自我約束提供適當的機會,著重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這將對學生的發展終生受益。
五、你追我趕“促進”發展
有壓力才有動力,有競爭才有動力,只有將一個人置于群體之中進行比較,才能顯其優點,才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激起強烈的競爭欲望,你追我趕,在強烈的內心驅動下不斷要求自己,約束自己,努力上進,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優劣確定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超著目標奮斗。當然,在學生競爭中一定要引導他們正當競爭,決不能讓他們充滿忌妒之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不足,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文化氛圍“陶冶”情操
在安靜的室內,一般不會有人大聲喧嘩;在潔凈的地面上,一般不會有人亂投垃圾。這是由于與其所處環境融而為一的緣故。學生處在一個良好的班級之中,學風濃厚,團結友愛,積極向上,久而久之,每個學生都會身受其益,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良好的品格,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故而,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一定要構建富有特色的濃厚的班級文化氛圍,讓濃郁的文化扭轉熏陶感染學生。
七、心理溝通“化解”問題
由于初中生處于青春萌動時期,各種思想處于萌發及形成階段,他們對各種現象充滿好奇,但分析鑒別能力較差,極易受到各種不良習氣的影響,抵制力較弱,加之各種不良風氣影響較大,如網吧、社會惡習、社會上不良人員勾引等等,很容易讓學生形成不良品格,因而應及時進行心理溝通,解除其認識上的障礙和偏差,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如正確認識男女關系,開展正常的男女交往,走出青春期柵欄;正確過濾網絡信息,走出網絡沼澤等等。
八、實踐勞動“培育”學生
由于當今學生生活條件較好,往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幾乎沒干過一點活,所缺什么只知向父母要錢去買,卻不知衣食是從何而來,不懂“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義,故而也就不懂“節約”二字的深刻內涵,也不知勞動之艱辛,他們身上所缺的,正是艱苦時代的孩子所具有的勤勞、細心、吃苦耐勞等品質,故而讓他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一些公益勞動、干些家務、干些農活等都是非常必要的,這對于他們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和淳樸厚道的品格培養是非常有好處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體驗了生活之艱辛,方能發奮立志而讀書,養成良好之習慣,形成良好之品格,與人友善而相處。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