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瑩
(呼倫貝爾學院 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滑雪運動也逐漸成為人們熱衷的健身、運動以及娛樂為一體的項目。目前,國際上很多國家都發現了滑雪這項運動的經濟潛力,只要有條件的國家都開發了滑雪產業項目,由此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
根據記載,利用器械在雪上活動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到五千年。而我國的滑雪運動據說是由挪威的傳教士在1899年傳入的,但是在唐朝時期,我國對于滑雪就有了相關的文字記載,卻不是作為一項體育運動而載入史冊的。
(1)滑雪產業起步晚。
我國滑雪產業走向大眾視線的時間較晚,在1996年的時候全國才有9個滑雪場地,會滑雪的不到千人,和國際上發達國家的滑雪人數幾萬甚至幾千萬相比較,我國的人數就顯得非常少。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滑雪產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數據表明,從1996年全國不到十個滑雪場地發展到2006年全國超過200個滑雪場地,由此可知,我國的滑雪產業已經發展到初級階段。
(2)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滑雪是一項集健身、休閑娛樂、體育運動于一體的項目。滑雪場地任何設備與材料器具都是一項行業,它涉及到很多行業,如:滑雪服、滑雪板、造雪機、纜車、壓雪機等,這里的每一項器具都是由滑雪產業所帶動發展的。不僅如此,滑雪產業還帶動了滑雪場地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如:河北省張家口的崇禮縣以前是有名的貧困縣,因崇禮縣的山形地貌適合修建滑雪場地,后來修建了四個滑雪場,給崇禮縣帶來了可喜的變化。沒建滑雪場地之前,崇禮縣一到冬天飯店賓館生意冷淡,建了滑雪場地之后飯店賓館天天爆滿,周圍村莊的農民每年光種菜的年收入就要高于滑雪場建立之前。之后的每一年,崇禮縣接待的滑雪游客多達50萬人數,經濟效益增加了近億元。最重要的是滑雪場地的建立不但促進了崇禮縣的交通改善與就業提高,而且給當地人帶來了新的觀念、思想以及脫貧致富的機會。
滑雪產業是我國近年才興起的新興產業。只要把滑雪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重點,才能更快的推動我國滑雪產業的發展。雖然我國人口數量眾多,為滑雪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潤,但是也不能改變我國的滑雪產業發展停留在初級階段的事實。目前,我國大部分滑雪場處在規模較小、設施與管理方式落后的階段,為了提升我國滑雪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不但要加強完善配置設備,而且要打造品牌效應、培養管理人才才能促進我國的滑雪產業發展。
我國的滑雪產業存在多種問題,滑雪產業如何面對全球變暖?如何改變滑雪產業配套設備不足、管理方式落后、沒有品牌效應、整體的服務質量不高、欠缺完善的法律體系及標準等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到來,給我國的滑雪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數據表明:從2006到2007年,因全球變暖,加快了雪融化的速度,導致我國滑雪場地大部分歇業,以北京為例,溫暖的冬天讓所有的滑雪場增加了投資成本,滑雪人數卻逐漸減少,使滑雪場的損失高達兩千多萬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滑雪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大量人流聚集,常常出現滑雪人數的暴增,人數一多就暴露了雪場規模過小以及配置設備數量不足等缺點。雪場規模小,過多的普通雪道影響了滑雪技術水平高的人發揮,降低了游客對滑雪的興趣。且人數一旦暴增就會導致滑雪配置設備數量不足,出現排隊等候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雪場的服務質量。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滑雪產業的開發與利用,阻礙了我國提升滑雪產業核心競爭力。
我國滑雪產業管理方式落后表現在很多方面。首先,我國的滑雪產業管理模式落后,缺乏先進的管理人才。其次,起步晚、規模小、檔次低是我國滑雪產業的特點,而這直接導致我國與發達國家的滑雪產業有很大的差距。再次,我國的滑雪產業經營者缺乏現代管理理念,招聘的管理者大都是當地的農民或者林業者,導致滑雪場地的管理模式落后。最后,滑雪場的維護人員缺乏對器材的維護、保養等專業知識,造成了滑雪場本已不足的滑雪配置設配嚴重損壞,使滑雪場的發展滯后。
我國的滑雪產業起步較晚,滑雪產業所使用的配置設備品牌大部分從國外購買,國內根本就不具備高端品牌配置設備。如:大部分高端品牌的滑雪板且包括部分連帶產業如:滑雪服、頭盔、護目鏡、手套等都由發達國家控制,國產滑雪板基本上沒有在國際經濟市場占有份額,只能成為低端市場的次品。由此可以看出,滑雪產業沒有先進的品牌管理與經營理念,制約了滑雪產業研制新產品、設計、開發滑雪新器材的發展,影響了滑雪產品的銷售,阻礙了滑雪產業的發展前景。
滑雪產業帶動了更多相關領域產業的發展,但是,沒有完善的相關法律體系,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滑雪產業的發展。從建設角度講,滑雪產業帶動了水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從管理的角度講,滑雪產業促進了我國滑雪運動的發展與旅游經濟的增長。
我國的滑雪產業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之處,而滑雪產業的服務質量不夠高體現了我國的滑雪產業經營理念相對滯后的缺陷。與發達國家滑雪產業相比較,首先,我國的滑雪產業在服務上質量不高,不能給游客帶來賓至如歸的舒適體驗;然后,我國的滑雪產業經營者沒有制定嚴格的獎罰制度,針對顧客的真正需求去給予細心體貼又周到的服務,得不到游客的真心認可,最終質量不高的服務會影響滑雪產業經營的經濟效益,制約滑雪產業的擴大發展。
針對全球氣溫變暖問題可以改變滑雪場的配置條件,要加大對造雪設備的投入成本,增加人造雪的比例,選擇適合儲存大量雪的地方,延長滑雪場的營業時間,增加經濟效益。
政府鼓勵滑雪場經營者擴大滑雪場的經營規模,增加對滑雪配置設備的資金投入,緩解黃金時期游客爆滿的巨大壓力,增加滑雪場的經濟效益與品牌效益。部分滑雪場可以配置高端的高級雪道,滿足游客對場地的要求,同時策劃更多以“雪”為主題的休閑項目,豐富滑雪場的經營活動,提高游客的娛樂興趣,提高滑雪的場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滑雪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規模。
滑雪產業經營者以高薪的招聘方式引進具有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工作能力的人才,改變滑雪場的管理模式,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嚴格培訓每一批服務員做到為人服務的理念,有效地提高滑雪產業管理的質量與經濟效益。
我國滑雪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有品牌的振興。以獎勵的形式鼓勵滑雪產業相關人員對產品設計研究與創新,擴大國有產品在經濟市場的占有份額。同時利用價格優勢培養中端客戶獲得經濟市場認可,最終擴大國有品牌的經濟效益。
國家應該呼吁政府部門協調好水土資源、環境旅游、體育安全等部門制定出適合我國滑雪產業發展的相關法律,使滑雪產業管理正式進入規范化、法制化階段,這樣才能提高滑雪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滑雪產業的繁榮發展。
提高滑雪產業的服務質量,關鍵在于要做到獲得游客真心的認可。首先,要樹立“為人服務”的理念,要求管理人員面對顧客提出的合理要求,盡最大能力去滿足,態度和藹,服務細致周到,使游客感受到春風化雨般的體貼服務,同時提升滑雪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使滑雪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綜上所述,想要發展我國的滑雪產業,不僅要提升滑雪產業核心競爭力,還要利用自身的優勢去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才能促進我國的滑雪產業既健康又繁榮的發展。
[1]韓大勇.對我國滑雪產業集群發展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4:9-10.
[2]張毅.我國滑雪產業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8:86-89.
[3]白冰,魏玉存,趙燁.我國冰雪運動表演產業核心競爭力研究[J].冰雪運動,2013,6: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