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媛媛(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 四川成都 611745)
提高高校田徑教學質量的主要對策①
梁媛媛
(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四川成都611745)
摘 要:田徑是一項基礎性運動項目,也是高校體育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田徑教學開展情況將影響著大學生身體素質狀況,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其它體育項目的開展效果。該文試圖通過分析高校開展田徑課程教學的必要性及目前高校田徑教學的現狀,力求就如何促進高?;@球教學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而提出一些具體的發展對策,從而推動高校田徑教學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高校田徑教學教學質量對策
田徑運動是其它體育項目的基礎,它在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方面有著其它項目無法替代的作用和地位。然而,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和現代課程內容改革的雙重影響,使得目前高校田徑課程的開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困擾。例如,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人數下降;許多高校開始逐漸取消公共田徑課程教學;教材的陳舊性以及加之評價標準缺乏多樣化;現有的田徑教學模式和方法單一,學生興趣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開始排斥田徑課程等等。這些問題導致了田徑運動與大學體育教育所提倡的快樂體育的發展方向相背離,從而使高校田徑教學的開展面臨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對此,該文為了進一步發揮田徑的功能與價值,推廣高校田徑課程的開展,提高高校田徑教學質量和效果,提出一些如何促進高校田徑教學質量提高的具體對策,試圖進一步推動高校田徑運動教學改革與發展。
田徑運動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在培養大學生身體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和功能。在高校開展和推廣田徑課程教學,是田徑運動發展本身的需要,是高校體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在高校開展高校田徑運動教學,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田徑運動本身發展需要。目前,高校參加田徑運動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師生對田徑運動價值的認識也越來越淡薄,田徑課程在大學課程體系中越來越邊緣化。同時,現有的田徑教學過于重視跑、跳、投等項目技術動作的教學,而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難以發揮,忽視了學生其它方面的發展,使學生對田徑課興趣不高,甚至出現厭倦的心理。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應充分發揮田徑的應有的功能,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田徑運動。其次,體育教育改革的需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健身,對體育運動有了更多的需求。這就需要高校田徑運動教學給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思想的灌輸。近年來,由于多年來所形成的體育教學認識、觀念等,使得高校田徑教學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滯后于高校體育的需要。因此,高校田徑教學改革應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以提高體育教育質量為核心,成了田徑改革的當務之急。再次,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尊重學生主體性,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田徑運動能提高學生的身體運動素質,能提高學生的身生理素質和意志品質等。田徑運動作為高校體育的基礎項目,對于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高校開設田徑課程,是適應素質教育發展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近年來,《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形成了體育教學模式多樣化的局面。這些改革和模式的改變,使得高校田徑課程教學取得了一些進步和改變,但同時田徑運動教學仍舊面對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進一步說明這些問題,有必要先對目前高校田徑教學的現狀進行一個梳理。第一,田徑運動教學課程開設情況。從全國范圍內來看,高校田徑課程開設現狀并不樂觀。有調查研究顯示,僅約1/3的高校開設了田徑課。其中,有的學校在普修課的基礎上開設了田徑選項課,但沒開設田徑選項課或因選課人數不足而停開的學校也非常多。因此,高校開設田徑運動課的情況不容樂觀。第二,田徑課程項目設置情況。目前,高校田徑教學都是在第一、二學年面向學生開設介紹此項目,各高校開設的內容形式、學時數等方面都有所區別。例如,田徑運動教學一般設有短跑、中長跑、跨欄、跳遠和三級跳遠等項目為主,教學時數一般在12~20學時。但是,由于選田徑課程的學生少,部分高校取消了該課程。第三,在田徑方法上。田徑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以田徑運動教學目標為前提,它的選擇應依據不同層面設計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對象和條件等來確定和選取。當前,許多田徑課教師仍舊沒有跳出傳統田徑教學方法的模式,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機械地按教師的要求一味地進行反復的練習。這不利于學生對運動技術的掌握,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第四,教學評價現狀。目前,高校田徑教學評價主要是以考試達標和平時成績兩部分為主,這種評價模式學生感覺到田徑課是為考試而考試,而缺乏對學生過程性評價,例如進步幅度和課堂表現、學習態度等。因此,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高校田徑教學具有積極地推動作用。第五,師生對田徑教學的態度。有調查顯示,目前有許多教師贊同田徑選項課需要改革,也有的體育教師認為應該取消田徑選項課。這說明了,一方面傳統田徑選項課存在的缺點和弊端;而另一方面說明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對田徑選項課的教育功能缺乏必要的認識。與此同時,學生對田徑的功能價值和作用未能充分的認識,不了解田徑文化的內涵等,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學習動機。調查表明,學生不喜歡田徑課的現象比較嚴重。主要原因有田徑教學缺乏趣味性、田徑技術難度大,比較辛苦,缺少應有的趣味性等。
第一,體育教學模式和體育教學觀念的影響?;仡櫄v史,我國在教育方面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有積極的教育理念,也有一些消極的教育理念存在。改革開放后,我國在教育思想和觀念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體育教學領域開始出現了快樂體育、健康體育和終身體育的思潮,對體育課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總的來說,傳統的田徑教學受外來文化影響比較根深蒂固,這種思想將在很長時期內給高校體育教學帶來許多困惑。第二,學校自身的因素。學校對田徑教學的發展都具有很重要的影響。例如,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自由選課,參加田徑運動的學生日益減
少,使田徑教學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梢?,選項制給田徑課教學帶來了沖擊。再如,學校領導的態度,對田徑教學發展的影響是無處不在。除此之外,學校的場地設施與經費投入滯后與缺乏,使學生逐漸失去參加田徑運動的興趣,從而影響到田徑課的教學。第三,體育教師的原因。教師對于田徑教學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校田徑教學的開展。目前,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有近一半的教師贊同取消田徑教學,大多數教師只看到傳統田徑教學的不足和弊端,而對田徑運動功能和健身價值和作用缺乏深入地認識。同時,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及專業素質也影響著田徑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許多田徑教師的方法仍然延續著競技項目的訓練方法,過分追求競技項目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使學生很難對其產生興趣。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學生自身的原因,影響著高校田徑項目的開展。例如,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田徑運動功能和價值認識不足,看到的只是項目自身的弊端,如枯燥、無味、辛苦等。這就使得學生對田徑缺乏學習的興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的厭惡情緒。
(1)樹立新的田徑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后,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教育內容的一部分的田徑教育內容,尤其需要體現其教育思想和理念。田徑運動在體育運動史中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增強和改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及運動系統等功能,增強學生健康的?;诖?,要對學生進行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思想教育,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2)加強對田徑運動功能和價值的認識。田徑運動是許多運動的基礎,具有健身功能。當今世界,各項國際田徑賽事推動著田徑運動的發展,田徑比賽成了人類典型的速度、力量、身體機能的較量。田徑運動要求運動員在短時間內表現出最大的能力,具有緊張激烈、運動強度大的一項運動。同時,田徑運動中的走、跑、跳、攀登、爬越等內容,都是人類最基本的身體練習和生活技能,促使人體正常發育和系統機能的發展,為提高人健康水平具有積極性作用。除此之外,田徑課程教學在培養學生意志、精神和體育文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而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因此,作為高校體育教育,應該加強對田徑運動功能和價值的再認識,從而推動田徑項目在高校的開展和推廣。
(3)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要促進田徑教學發展,教學方法也應該實行必要的改革。首先,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是具體化的教育目的,它具有指導評價的功能。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來進行的,在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后,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其次,根據田徑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內容所要求的教學方法有所差異,方法是內容的形式。最后,學校教學環境不同,所選擇的田徑教學方法也應不同。教學方法的選擇應根據場地的大小、器材的多少進行教學。因此,田徑教學必須根據學校的硬件環境,開展有特色的田徑項目。
除此之外,高校應主動積極地更新田徑運動教材和教學內容,弱化田徑教材內容的競技化,要打破傳統的體育教材大綱體系,打破以競技體育為教學重點的模式,加強田徑運動知識、技術、方法等方面的綜合的建沒,以增加其趣味性,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興趣。
參考文獻
[1]尚志強.浙江省普通高校田徑選項課教學現狀與對策[J].體育學刊,2005(4):85-86.
[2]石云龍.沈陽地區高校田徑運動訓練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1(4):72.
[3]付英偉.分析影響海南高校田徑教學發展因素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9):72-73.
作者簡介:①梁媛媛,女,廣西武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3(a)-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