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成 陳華明
(1.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1231;2.溫嶺市青少年業余體育運動學校 浙江溫嶺 317500)
田徑短跑擺腿技術訓練分析①
于國成1陳華明2
(1.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1231;2.溫嶺市青少年業余體育運動學校 浙江溫嶺 317500)
近年來,伴隨著人們對于體育運動越來越重視和田徑運動的快速發展,短跑運動作為田徑運動項目中成績提高最快和競爭最為激烈的運動項目,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追捧。而在具體的短跑項目中,擺腿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技術手段,對田徑短跑運動優異成績的取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文就主要從現代短跑項目中擺腿技術的重要性展開介紹,并對在田徑短跑項目中擺腿技術的訓練要點進行了詳細的解析,同時還提出了一些具有較強針對性的科學合理的對策,希望對日后的短跑訓練中擺腿技術的訓練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體育運動 短跑項目 擺腿技術 訓練
伴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一系列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現代田徑短跑項目中的應用日趨廣泛,而且所發揮出的作用越來越大。短跑項目一般又分為了起步階段和加速階段以及途中跑和重點跑4個階段,科學訓練手段的應用極大地改善了現在的短跑訓練方式,促使短跑運動員的成績也獲得了極大地提高。
在體育運動中,田徑項目作為一項重要的組成內容,短跑主要要求就是需要運動員具有較強的爆發力,力求以最短時間達到最快的速度,從而取得優異的成績。雖然,在觀眾看來,田徑類短跑只是一種簡單的機械體力的運動,但其實不然,合理科學的使用自己的短跑技巧,這對于比賽最終的勝利也是具有重要的決定性意義。隨著對短跑項目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運動員腿部擺動在項目進行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要想取得項目最終的勝利就需要平時加大對腿部擺腿動作的訓練,促使運動員能夠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擺腿技巧,最終實現成績的不斷提高。
在短跑項目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爆發力等因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這些因素都屬于外界的影響但也終歸對短跑成績造成一定的影響,而短跑項目同其他項目一樣擁有著自己的理論和技術,在比賽環節中,只有運動員能夠正確且熟練的掌握相應的技術方法,方能對其短跑提供更大的幫助和促進性作用,然而未能有效掌握技巧的,造成的也只是一種事倍功半的結果。
田徑類短跑項目從技術上來講的話,腿部擺動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關注的也是在機體的高速運動過程中,保證機體整體的協調配合,實現手臂之間和手腿之間以及腿腿之間的互相協調,只有保證了人體整體互相協調的完美實現,才能實現高質量動作的圓滿完成。腿部作為人機體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保證短跑項目中速度的快速性,就需要做好后蹬腿與前擺腿的配合工作,進而促使人體的快速前行。在傳統的田徑類短跑項目訓練中,都會忽視了對人體系統性和協調性的訓練,而過多的只是強調腿后蹬的作用。在現代田徑類短跑項目中,由于傳統的訓練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發展的需求,需要將擺腿技術的訓練真正融入到運動員整體的認知中去,正確的處理好腿部動作蹬與擺的關系,不斷強化手臂與擺腿之間的配合,另外還要對訓練中的雙腿擺動的幅度和速度基于足夠的重視,這也是短跑速度有效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
如果運動員只是保持站立的姿勢和蹬地的動作,那么人體是不會發生位移的,因為這種情況下,人體只是產生了一種豎直向上的力。而運動員進行屈膝擺腿必然會導致人體重心發生向前移動,然后通過支撐腿的必要動作保證了身體的平衡。除此之外,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當支撐腿蹬地后,地面反作用于人體,伴隨著人體腿的不斷蹬地,底面也不斷的給人體提供一反作用力,進而保證了人體的不斷前行,當擺腿騰空著地以后,原支撐腿繼續擺動促進了人體的再次遷移,如此循環下去,實現了周期性的跑步動作,擺動腿的頻率越快,體現到短跑項目中的就是人體前行速度越快。在目前的田徑短跑項目中,腿部后蹬已經不再是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內容,關注重點也已經轉化成為了如何進行雙腿的扒地與擺動,從而更好地發揮出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因此,擺腿技術在現代短跑項目中發揮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田徑短跑運動的訓練過程中,讓運動員充分認識到擺腿技術對于短跑的重要性,學習擺腿技術的要求并加強具有針對性的訓練策略,有效的提高運動速度。下面主要從理論方面、運動學方面以及生理學方面進行田徑短跑運動擺腿技術的要點分析。
傳統上的短跑理論分析會加強對后蹬作用的重視程度,其認為短跑的主要爆發力和動力就是后蹬作用,忽視了擺腿的重要性,只是認為起到協調運動作用。但是這一傳統理論過于重視后蹬作用,所以在訓練過程中主要發展了股四頭肌群,使得腿部肌群的發展不均衡,能量消耗過快,所以在速度的提升不盡人意。所以說后蹬力量雖然能夠發揮出一定作用,但是在跑步的途中推動運動員向前的動力還有擺腿作用。
隨著運動比賽的發展,現在的田徑短跑大多在塑膠跑道進行,所以增加了很大的摩擦力,有效減少能量的損耗,這樣運動員在短跑過程中就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經過多年的發展,人們改變了原有的以后蹬作用為唯一動力源的理論。現代的短跑理論總結為以擺腿為主,擺帶動蹬,蹬和擺相結合,用加快擺腿強度來促進短跑速度。短跑擺腿的要領就是后腿靠近支撐腿,且后腿提前擺速度要快。
從運動學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在起跑的時候,人體軀干要和地面形成一定角度,要借后蹬力量,使人體有向前的作用力,推動身體向前移動;在加速的過程中,人體身體的整個重心要向前傾,首先兩腿的更替能夠運用后蹬作用帶來身體的位移,然后前腿需要屈膝擺臂,加強擺腿速度,運用手臂擺動使兩條腿進行循環更替。在跑步的過程中整個身體的重心要盡量下壓,兩腿之間的步伐不宜過大或過小,身體擺直,大腿盡量在抬起過程中與軀干成直角,后退自然伸直,保持身體協調性。在接近終點時,加速腿部的擺動頻率,減少大腿酸痛加快速度。
人體在運動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劇烈運動,產生無氧呼吸產物即乳酸,此物質會導致酸脹感,影響運動員的正常發揮。經過科學驗證,腿部的擺動動作比大腿的直接擺動消耗能量少的多,在跑步過程中加快擺腿動作,盡量少的產生乳酸,減少大腿的酸脹,從而高效的完成短跑任務。
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在短跑項目訓練中注重和加強腿擺動的技術,對于短跑速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大對短跑日常訓練中的擺腿技術已成為了當代田徑短跑項目的重大趨勢。然而從目前的訓練現狀來看,雖然大部分的教練和相關工作者已經認識到了擺腿技術對于提高短跑速度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實踐中還是嚴重的缺少一個好的問題解決和應用方案,對于腿部擺動技術的訓練也缺乏一個具有較高一致性和有效性的手段來實行。除此之外,現有的訓練教材也嚴重的缺少一些比較實用的技巧和方法,不能夠很好地滿足擺動技術的訓練手段和方法的要求;在短跑項目中加大對腿部擺動技術的訓練能夠使運動員在奔跑過程中呈現出一種優美的體態和正確的姿勢和舒展的身體,給觀眾展示出一種力與美的完美結合。所以,針對以上問題,現階段的科研工作者需要緊密的結合人體腿部擺動動作的結構,設計出一套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的腿部擺動技術訓練方法,來有效的推動目前短跑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進而促使短跑成績的不斷提高。
在訓練過程中,也要重視屈膝前擺大腿技術的訓練,其訓練方式如下所示。
運動員正向面對肋木,并與之保持一臂的距離,昂首抬頭,挺胸收縮,使腰部、背部以及腹肌處在一種適度緊張的狀態,眼睛正視前方,同時保持雙腳并攏。然后,身體微微前傾,過程中要保持手部與肩部處在同等高度,雙手扶住肋木,上身與腿部保持一定的斜度。在訓練擺動技術中,運動員要保持一條腿的支撐作用,另一條腿進行擺動訓練。之后支撐腿微微彎曲,另一條腿的大小腿進行折疊擺動,擺動到最大限度后,要以髖部維護中心進行向前擺動,當身體從之前的斜面狀態恢復到垂直狀態后,仍需要保持大腿和小腿之間的折疊狀態,在進行小腿的平移時,使膝關節到達肋木的位置。通過這樣反復多次的練習,能使運動員真正的感受到短跑項目中腿部折疊和擺動技術的基本要領,另外對于人體肌肉力量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幫助意義。在具體的練習過程中,支撐腿的后蹬配合力度要有所加強,當小腿的擺動幅度達到最大程度后,再利用髖部進行帶動,這一復雜的運動過程中,兩條腿之間的角度要盡可能的大些,因為角度越大,造成的結果就是步長越大,而且還能有效的降低機體在高速運動中所產生的摩擦阻力,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跑步速度。
在訓練過程中要求大小腿之間的折疊速度一定要盡可能的快,這樣能夠有效的減少摩擦阻力的作用,節約時間,從而帶動腿部的快速移動,實現速度的不斷加快。在折疊練習過程中,對于折疊角度,達到大腿和小腿剛剛接觸就好,切忌不要過小,因為只有折疊角度合適了,才能有效的節省時間,從而加快速度。在日常的練習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效的借助練習器來輔助練習,以一條腿為支撐,另一條腿進行擺動練習,反復練習小腿的折疊動作,充分的鍛煉小腿的靈活性。當單腿練習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進行大小腿之間協調性的練習,以手臂為支撐,雙腿要離地,進行向后折疊的交替式擺動練習,熟練之后,盡可能的抬高小腿,來有效的鍛煉大小腿之間的協調性。
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是要依靠練習器的,運動員通過前臂和手肘在練習器上支撐,將身體騰空進行雙腿的前后擺動。在練習過程中,運動員以髖部為軸心,將大腿力量帶動小腿向前擺動,當大腿達到與身軀成直角后,積極進行下扒和后擺的動作。在練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要點有以髖部為軸,謹記動作的規范性要求,做到速度與擺腿幅度都要到位。訓練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髖關節的靈活程度,加強騰空階段腿部擺動的速度,縮短在短跑過程中的騰空時間,這樣就能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短跑成績。
針對比賽來說,選手的心理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心理能力就是說心理特征的把控和心理狀態的調整能力,競技能力較高的選手在體育比賽中出現伯仲難分的時刻,往往是心理能力決定最后的勝負。越是比較高等級的大型比賽,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在大型場地的體育比賽就越是考驗選手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能力對比賽結果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訓練選手的心理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所謂的運動智能就是說選手在擁有一般智能的同時,在運動場上也可以運用運動生理學、訓練學等多種學科來分析比賽的狀況,這也是運動員參賽應該必備的能力。
對于一些運動智能較高的選手,他們不管是在賽場還是在平常的訓練場上都能夠很好的抓住體育競技的特點,對于專業老師的訓練方法能夠比較系統準確的認識和吸收,并可以延伸到其他競技活動,所以他們都會非常積極的配合老師的訓練計劃。這些運動智能比較高的選手還能夠從平常訓練中積累經驗教訓,發掘能夠提高和完善體育運動競技能力的方法,隨著不斷的訓練和思考,他們一定能在體育比賽中獲得榮譽,大放異彩。
運動智能較高的體育運動選手能夠快速的理解和掌握比較先進的體育競技的專業技術,從認識和完全體會的過程中縮短掌握競技技能的學習時間,并且他們都比較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緒,能夠較好的控制自己的心理能力,保證他們無論在多大的比賽中,都能保持正常的技能水平和心理能力,從而更好的發揮已有水平,突出競技能力。
田徑短跑運動是一項相對較為激烈的運動項目,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短跑的技術要點,就很難提升比賽的成績,不能高效的得到提升,并且作為激烈的運動,如果不注意還有可能會受傷。田徑短跑的理論依據一直在探討中,相信在不斷地實踐和研究中會形成具體的理論。全文主要通過對短跑擺腿技術的要點進行分析探討,希望可以對以后的短跑競技提供一些建議。
[1]劉濤.田徑短跑擺腿技術的訓練手段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14):16-17.
[2]戴興鴻.短跑運動員下肢專項力量訓練手段的實效性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3.
[3]張杰.高水平短跑運動員途中跑擺動技術肌肉用力特征及其專項力量訓練手段的優化[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2.
[4]孟祥超.短跑起跑后加速跑前四步的運動學分析[D].西安體育學院,2012.
[5]張玉良.短跑功能動作體系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5]熊麗華,曾強毅.現代短跑擺腿技術的分析及訓練手段設計[J].體育學刊,2003(4):116-117.
[6]白傳波.田徑短跑擺腿技術訓練要點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76-77.
[7]翁宏偉.現代短跑技術理論對短跑專門性練習的啟示[J].體育科學研究,2010(4):76-80.
G822.1
A
2095-2813(2015)09(c)-003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032
于國成(1982,2—),男,漢,浙江杭州人,中級教練員,主要研究方向:運動訓練。
陳華明(1985,10—),男,漢,浙江溫嶺人,中級教練員,主要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