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迪 段海慶
(南京農業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5)
南京青奧與城市發展研究
姜迪 段海慶
(南京農業大學體育部 江蘇南京 210095)
體育盛事和城市發展之間往往有著密切的聯系。合理的利用體育賽事能夠有效的推進城市的經濟發展和規劃建設,提高城市的國際化水平。因此,越來越多的城市將承接影響力巨大的體育賽事作為推動城市化建設的第一選擇。此外,大型的體育賽事的國際影響力比較大,參與到這種賽事的國家比較多,因此,承接這樣的賽事能夠進一步促進城市在國際的知名度的提高,擴大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因此,南京承接青奧會這樣的大型賽事對于城市的發展進步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2014年在南京舉辦的青奧會對南京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承接青奧會的過程之中,南京緊緊抓住青奧會帶來的機遇,為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在青奧會帶來的賽前、賽中還有賽后的基于的幫助之下,南京的國際化發展之路愈發順暢。
南京 青奧會 城市發展 國際化
南京的發展以國際化為目標,而實現國際化的過程是曲折的。就現代意義上的國際化來說,其主要是指城市的經濟、文化還有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都與世界水平接軌,并且積極的與之接觸、融合和發展,是城市成為國際發展架構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其實城市的國際化發展雖然已經越來越多的為人們所接受,但是實際上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套科學成熟的體系來考察和評價城市的國家化水平。
就目前來說,評價城市的國際化發展水平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首先是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國際化的水平不斷提高要求城市的經濟力量也要越來越強,只有這樣城市才能夠在世界經濟方面有自己的話語權和自己的能量。才能夠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促進城市整體的發展。其次,城市的不斷國際化要求城市必須要具備有比較強的基礎設置。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城市必須要下大力氣。城市交通是城市的血管和命脈,城市的信息通訊還有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以及城市運轉所需要的軟硬件設施等都是城市在國際化的過程之中需要處理好的。再次,城市的國際化要求城市的管理者以及管理體制要達到一定的水平,這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城市科學高效的運轉而不至于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要求城市管理團隊必須具備有比較高的管理水平、城市的市民必須具有比較高的綜合素養、城市的政策必須要是開放和包容的,不可以封閉、城市的公共服務必須到位、城市的辦事效率必須要得到提高。最后,城國際化過程之中其國際地位的影響很大。一個城市想要真正的在國際化的過程之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那么其必須要具備有比較高的國際地位,不管是在經濟、文化還是社會等方面,這個城市都必須要有一定的發言權。就經濟而言,一個合格的國際化的城市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同時城市在和外部的交流接觸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水平。簡單來說,只有達到了這樣一些要求,這個城市才能夠算是基本實現了國際化。
早在20個世紀南京就提出了要把南京建設成為國際性都市。這一目標的提出至今已經過去了將近20年。在這20年之中,改革開放和經濟改革以及社會的巨大變化等都對南京的國際化建設提供了積極的幫助。尤其是在最近的這些年之中,在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引導之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科學領導之下,南京國家化建設的水平不斷提高。在兩個率先的引導之下南京的經濟發展速度穩步提升,在經濟發展速度穩步提升的同時,南京的社會建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面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引領這南京像越來越好的發展繼續努力。在科學的政策領導和廣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南京在發展的過程之中不斷的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主動出擊、積極進步,尤其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南京厚積薄發,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在舉辦第十屆全國運動會的基礎上南京又承接了2014年青奧會比賽項目的舉辦工作。南京緊緊地抓住了這一發展的機遇,努力做好國際化建設工作。
就目前來說,南京的城市經濟實力、形象建設還有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國際化建設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不斷的發展。所以南京還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實力。
3.1 大型體育賽事對城市國際化建設的影響
科學研究表明大型的體育賽事能夠對一個城市的國際化建設提供積極的幫助。不少城市都借助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機會推進了自身的國際化建設。舉辦大型賽事要求城市大規模的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而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夠有效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加速城市的國際化進程。我們拿奧運會舉例。舉辦奧運會需要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但是實際上有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是舉辦奧運會不需要的。但是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推動城市實現大跨步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今天,一個城市想要推動自身的國際化就不可避免的要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比如說在20世紀60年代,日本東京的奧運圣火傳遞使得東京的國際影響力極速提升,日本借此成為了亞洲國家的代表出現在國際社會上。在舉辦奧運會的基礎上日本運用現代科學的經濟和管理手段提升了交通、環境建設、管理建設等各方面的水平,真正的將東京變成了國際化大都市。通過舉辦奧運會,東京基本解決了城市擁堵、人口過于稠密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同時日本國內一些重工業也紛紛抓住了發展機會,真正的促進了自身的發展最后躋身世界五百強企業。而這些企業的發展也為整個日本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讓日本從二戰戰敗國迅速成為現代經濟強國。除了日本東京的例子之外,在南京本身也出現過這樣的例子。10年前舉辦的全運會使得南京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地鐵的修建提升了南京的活力,河西新城的出現為南京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這些都是體育賽事對城市建設的積極作用的例子。
3.2 青奧會為南京的發展帶來的機遇
青奧會雖然在知名度上比不上奧運會,但是實際上青奧會也是世界體育中極其重要的體育賽事之一。青奧會的文化、經濟還有社會等影響力都很大,通過舉辦青奧會可以促進南京城市國際化建設步伐的加快。
我們可以從新加坡身上看到青奧會的能量。上一屆青奧會在新加坡舉行。舉辦青奧會之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速度為-2.1%,但是在舉辦了青奧會之后,其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率變成了驚人的18.1%。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青奧會的幫助。同時借助青奧會的幫助,新加坡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新加坡治安、環境還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這些認可促進了新加坡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為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心劑,而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新加坡的產業調整。
總體來說當前南京有能力舉辦青奧會這一國際大型賽事。當前南京已經是區域發展中心,通過舉辦青奧會南京有可能從區域發展中心一躍成為國家發展中心城市。這對南京的發展來說簡直可以用如虎添翼來形容。青奧會的舉辦同時還可以促進南京經濟的成功轉型,促進南京經濟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客觀的看,借助青奧會的東風,南京很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真正的成為國際化城市。
4.1 抓住青奧會開始前的機遇
青奧會的承辦要求南京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各類規劃必須到位。因此在青奧會正式開始之前就已經為南京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南京要確保城市交通的順暢。從南京全市的整體交通考慮,以長江二橋、三橋還有地鐵為依托強化主城的核心地位,同時促進江北地區的發展。包括浦口和江寧等地區的軌道交通在內的城市交通建設。同時南京還要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在管理的時候更多的做到人性化,考慮到人在城市管理和建設之中的作用。對于在青奧會其間可能涌入大量外國人這一問題南京要提前做好備案工作。另外,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南京要重點考慮城市交通問題,確保城市交通能夠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在規劃和建設的過程之中都要科學考慮,合理的利用每一寸空間。避免出現后期可能出現的問題。除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南京還要考慮到環境保護。在建設的過程之中南京要有意識的提升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確保城市污染物能夠得到科學的排放和解決。對城市垃圾要做到分開處理,無害化處理。而對于垃圾之中的還可利用的部分,要妥善做好處理工作。此外南京各個景區要做好準備工作,迎接由青奧會帶來的大量的外國旅客。
青奧會的開展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問題。在建設過程之中南京要充分考慮到青奧會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安全問題。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一系列預防和處理安全問題的措施,加強管理者的素養并同時提升市民的素養,這對南京的國際化進程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4.2 抓住青奧會過程之中的機遇
在青奧會進行的過程之中南京要充分抓住其帶來的一系列機遇。首先在舉辦開幕式的時候南京要將南京的特色融入其中。六朝古都的韻味和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一定可以給國內外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對擴大南京的國際影響力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在安排賽事的時候,南京也要更多的體現其人性化的一面。南京要培養高素質的志愿者隊伍,同時在醫療和媒體等方面也要做好相對應的服務工作。
4.3 抓住青奧會之后的機遇
青奧會結束之后其對南京的發展同樣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在舉辦青奧會之后,南京的國際知名度必然會得到極大的提升。這對南京的經濟發展必然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很多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也必將更多的進入南京。這對南京綜合能力的提升必然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此外青奧會也必然會推進南京旅游業的發展。青奧場館在舉辦完青奧會之后也可以進行再利用。政府要注意運用科學的方法提高場館的利用率。避免場館成為政府財政的巨大負擔。
青奧會給了南京一個絕佳的展示自己的機會,這對南京的城市化發展和國際化進程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南京應該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同時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青奧會的相關工作,同時抓住青奧會帶來的機遇,努力發展自己,真正的將自己建設成為國際化城市。
[1]任海.南京青奧會與我國青少年體育價值觀的重塑[J].體育與科學,2011(4):1-3.
[2]王正倫.青奧之本及其與城市善治的互動方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7-20.
[3]高力翔,王凱.共生共贏:南京與青奧會共成長[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21-25.
[4]王成,周麗萍.南京青奧會教育價值的理論體系探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26-29.
[5]胡家浩.2008奧運會提升北京競爭力的反窺——北京奧運會對城市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和城市形象提升相應評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80-83.
[6]李曉蕾,胡振宇.2014年青奧會與南京城市未來發展初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2-25.
[7]尹斯年.互利雙贏:南京承辦青奧會的價值選擇[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6-28.
[8]王凱.耦合性:探究南京承辦2014年“青奧會”的成功之道[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9-32.
[9]張艷,孫永泰.從非主辦城市看北京奧運對我國旅游業的后續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53-55.
[10]曹媞.淺析奧運會的舉辦對城市建設的影響[J].蘭州學刊,2005(5):264-265.
[11]李立勛.城市國際化與國際城市[J].城市問題,1994(4):39-41.
[12]劉玉芳.國際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與探討[J].城市發展研究,2007 (4):88-92.
G80-05
A
2095-2813(2015)09(c)-015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