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建磊
(濰坊市體育運動學校 山東濰坊 261041)
在任何比賽中,教練員的臨場指揮是面對對方以什么樣的比賽方式來贏得比賽而指導,就好比“見招拆招”,教練員會采取不同的手段、方式方法來面對對方、面對比賽,當然,臨場指導離不開教練員日常的積累,并不是任何一個教練員都能夠做到,但也需要注意很多問題,以下問題就是今天我個人覺得需要注重的地方。
適當的運動水平是運動員比賽中正常發揮的重要條件。個人最佳功能區理論論述了運動員喚醒水平與運動表現之間的關系。該理論認為,當運動員處于適度的喚醒水平時,更有可能表現出最佳的運動表現,過高或過低的喚醒水平都會損害運動員對當前比賽任務的注意力,而且每個運動員都有自己的最佳喚醒水平。比賽前,并非所有的運動員都能達到最佳競技狀態,有些運動員會表現出消極的心理狀態。如有運動員談到:“在比賽的前幾天開始,我就已經覺得不太舒服,比如:“心里總是感覺不踏實,總像是在擔心什么,晚上也總做噩夢”“不知道為什么,那種比賽前的興奮一點也沒有,像是比較麻木,內心里好像不像以前那么渴望比賽,一點都不想比了”“還有些運動員會出現食欲不振,心慌意亂,不像之前表現的那么好,在訓練過程中一次不如一次,給運動員造成了很不樂觀的狀態”。常見的賽前不佳狀態有賽前過分緊張和賽前淡漠。賽前過度緊張表現為過度或過早興奮,情緒強烈緊張,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心神不定,伴有恐懼、不安、易激惹等反應;賽前淡漠的運動員表現為情緒低落,缺乏自信心,萎靡不振,體力明顯下降,反應遲鈍,對比賽沒有興趣或有逃避心理等。
對于賽前過度緊張的運動員,教練員應該幫助其進行放松,可以采用諸如深呼吸、表象訓練、適當地做些與比賽無關的游戲,適當地轉移下運動員的注意力、沉思等方式,適當降低運動員的喚醒水平。另外,教練員還可以通過與運動員談話,了解運動員的內心真實想法,讓運動員真正徹底的放下包袱;對于賽前淡漠的運動員,教練員則要進行動員與鼓勵,激發調動運動員的情緒,提高注意力水平,提升其參加比賽的欲望。可以通過提供榜樣行為,言語激勵、情緒誘發等方式,讓運動員達到適當的喚醒水平。
最佳競技狀態的調整基于教練員對運動員競技狀態的準確把握。比賽前,教練員要時刻關注運動員的行為表現,并結合日常表現對運動員的競技狀態進行準確評估。這樣才能讓運動員變現出最佳的運動表現。
競技體育場上瞬間萬象、變化萬千,盡管在比賽前已經對于各種突發事件進行了充分地準備,但是在比賽過程中仍會出現各種新狀況、新問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新狀況,教練員又會以怎樣的臨場指揮來應付對方的手段?可見,這就需要教練員在日常中多多積累經驗,迅速地作出應對當時賽時地方式方法,有些時候教練員不能根據以往指導模式來指揮,需根據當時的比賽情況來作出相對的決策,作出以迅速、果斷、及時地方法來指導運動員,這也需要教練員敢于決策、敢于指揮的勇氣及挑戰,而且教練員的每一個臨場決策都與比賽勝負息息相關。但也有教練員在總結中提到:“對老隊員的指導有些猶豫,沒有及時做出反應”“看到了運動員出現問題,但是覺得應該沒事,就沒有采取行動”“看到運動員也在調整了,所以就猶豫了下沒有進行指導,但沒有想到效果不好”“對于平常表現敏捷的運動員,覺得運動員自己會作出相應的方式來應對對方的招數,但是運動員卻沒有做出”,由此可見,教練員有時也會對于賽場上的運動員做出錯誤的判斷,教練員不能因平時運動員的表現來判定運動員會以何種方式來應對比賽,因此,迅速果斷的進行指導可能會對下一場比賽的勝負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比賽場上,教練員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關注比賽,根據賽場實際情況,準備地判斷和分析當時比賽的戰術、手段、方法、環境等因素,對賽事進行敏銳的判斷,充分地相信自己,不斷地敢于指揮,快速地做出反應。臨場指揮的決策,就在一瞬間,而是否能夠快速地實施,需要果斷地作出決定,需要敢于指揮的魄力,更需要決策實施的勇氣。只要充分地把握好每一個瞬間的決策,比賽才能取得勝利。
比賽的關鍵時刻,運動員因高度地投入比賽,常會感到極度緊張,他們可能會向教練員投來探尋和求助的目光。此時,教練員會通過言語、動作、姿態等向運動員傳遞自己的心理和想法。要想成功的指揮一場比賽,教練員必須要控制好自己,教練員的自身控制能力對于運動員臨場發揮有重要的影響。
首先,教練員的情緒狀態對運動員具有強烈的影響性及感染性。正如有運動員曾經說過:“比賽場上,我最害怕的就是看到教練員在后面畫龍,本來我的狀態還算可以,回頭一瞥,看見教練員已經在后面緊張的踱來踱去,我瞬間就不行了,心跳加快,各種不良反應都來了,從而對比賽造成不良的影響”。比賽場上,教練員是運動員的主心骨,關鍵時刻,運動員會時刻關注教練員的表現,并受到其影響。教導員的任何一個動作或表情,都會給比賽中的運動員造成影響,哪怕是一瞬間,運動員看到了,都有可能會給運動員傳遞了不好的信息,從而讓運動員對比賽失去信心。
另外,當教練員難以控制自身狀態時,也會表現出認知偏差,對運動員在重要時刻的情緒波動、技術特點等反應遲鈍,不能及時準確的發現運動員心理變化,并影響其作出有效決策。從而影響比賽,使運動員喪失對比賽的信心,無心情比賽。
教練員是整個團隊的主心骨,是引導運動員的方向標,一旦主心骨做出不良的反應及表現出不良的舉止、神態,都會影響比賽及運動員,相反,教練員指揮在比賽時表現出的鎮定自若、胸有成竹、敢于決策,不僅可以保證自己的正確決策得到有效貫徹,同時可以為運動員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無聲的心理支持,也可以使運動員對比賽充滿了勝利的信心,激勵了運動員的潛質,并能促進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表現出最佳狀態來應對比賽。所以,教練員的沉著、堅定、積極指導也是影響比賽及運動員的重要體現。
在比賽場上,教練員的言語指導就應言簡意賅,著重重點。比賽高壓下,過多的話與不僅不利于運動員的接收使用,同時可能誘發運動員過多的想法,從而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因此,臨場言語指導一定要簡潔,抓住重點,嚴謹地表達。教練員要學會使用簡短的語言迅速轉換運動員的認知,切斷消極思維鏈接,以合理的積極思維取代之。
注意采用非言語信息。射擊是以認知為主,即以左腦功能為主的項目,但從大腦功能的角度來看,左腦常會引發運動員進行認知評價,而右腦則不容易引發認知反應。另外,從射擊項目特點來看,運動員需要保持一定的身體姿態,走下地線與教練員溝通會面臨從新回靶位調整姿勢,在比賽時間緊張的時候可能會對運動員產生影響。此時,非言語信息交流就會表現出獨有的優勢。教練員可以通過眼神、動作、神態等向運動員傳遞信息,堅毅的面部表情、有力地握拳、信任的微笑、輕拍運動員背部等都可以讓運動員感受到教練員傳遞的有效指導。
告訴運動員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比賽場上,運動員常會出現消極的想法,如:“千萬別緊張、別打偏了、別想輸贏、千萬不要輸”等,教練員在指導的時候也常會告訴運動員不要去做什么。但運動心理學指出,在進行努力地自我控制過程中常會產生與之相反的心理狀態,也就是說常會返回到試圖擺脫的事物上。從這一角度來看,臨場指導時,教練員應該更多直接告訴運動員該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
提高臨場指揮能力,需要教練員把握項目發展規律,在比賽中審時度勢,及時指導,同時不斷通過賽場檢驗,逐漸豐富和完善。以上所述個人認為僅是在比賽過程中,教練員臨場指導所需注意的問題。就我多年的教學經驗之談,但在實際地賽場上,臨場指導是否真正發揮作用離不開教練員對運動員的深入了解、良好師徒關系的建立以及詳細的賽前準備方案的制定。因此,教練員應該要注重日常與運動員關系及對制定賽前方案的積累,這樣,才有可能使臨場指導真正的發揮作用。
[1]趙寶春.探析競賽臨場指導中的語言應用[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86(S1):55-61.
[2]黃力艷.淺談教練員的臨場指揮[J].中國電力教育,2010(4):28-30.
[3]馬金玉.排球教練員的非語言效應與臨場指導[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136-137.
[4]王建革.淺談比賽中教練員臨場指導與技術訓練[J].經營管理者,2011(21):376.
[5]徐永來,趙勇.淺談足球教練員臨場指揮[J].山東體育科技,1994(2):47-48.
[6]顏軍,魏玉貴.淺談教練員臨場情緒狀態的自我控制[J].安徽體育科技,1986(5):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