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盾
摘 要:電子商務創業對于提升大學生的自身素質、實現自我價值以及緩解就業壓力等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影響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推進高職院校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研究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的意義
(一)有利于緩解大學生就業問題。隨著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加,社會就業供需總量矛盾日益突出,我國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為此,黨和各級政府部門紛紛把“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作為化解當前社會就業難的主要政策之一。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僅可以解決畢業后自身就業問題,而且其創辦的公司還為社會提供新的就業崗位,給他人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二)有利于大學生自我價值實現。大學畢業生通過自主創業,將自己的性格愛好與職業興趣緊密結合起來,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大化。大學生自主創業,一方面從社會角度來說可以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另一方面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也是大學生謀求自我價值實現的有效途徑。大學生個體的性格愛好不同,其職業興趣也不盡相同,通過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以選擇做適合自己性格,適合自己愛好的事情,并尋找出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三)有利于大學生提升自身素質。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大學生自身素質與我國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為人所詬病。通過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以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改變自身就業心態,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并學會自我調節與控制,提高其危機意識和拼搏精神。同時,大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在創業實踐中吸取經驗和不足,然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補回所缺知識,從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
(四)有利于營造高校的創業氛圍。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夠提高高校校園文化的感染力,高校通過組織各種類型的創業成功者交流會和創業競賽等途徑,打造一種創業文化,為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激發起學生的創業熱情,增強學生自主創業成功的信心,帶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營造大學生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進而推動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
二、影響高職院校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因素
(一)創業理念不強,創業意志淡薄。目前,就業與升學深造依然是大學生畢業后的首要選擇,只有極少部分的大學生愿意選擇自主創業。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大學生仍滿足于舒適安逸的校園生活,對未來激烈競爭的社會生活沒有足夠的認識;二是學校缺乏現實的就業指導,即使有就業指導也只是泛泛的講大道理,可操作性不強。此外,很多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創業只有熱情,缺乏足夠的意志力,當困難來臨時,往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和堅強的毅力,使得創業失敗,選擇放棄。
(二)缺乏創業知識與創業經驗。調查發現,風險意識淡薄、資金場地的限制、網上同業的激烈競爭、政府和社會扶植力度不夠等等成為大學生網上創業的攔路虎,尤其是創業知識與創業經驗的缺乏,使得很多大學生不知道如何開始創業。一些大學生即使有了開端,但是由于缺乏創業知識和經驗,對產品的選擇比較盲目,沒有進行理性的前期市場調研和論證,造成了經營不善的局面,這些因素極大的影響了大學生創業信心和熱情。
(三)缺乏自主創業的社會氛圍。電子商務創業作為大學生創業的一種新方式缺乏廣泛的社會認同,雖然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一些列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但總體來說,這些政策偏重于宏觀,對大學生網上創業的針對性不強,實際性幫助不大。同時政策宣傳的不到位也使得許多大學生的創業享受不到相應的政策扶持。此外東北地區物流業處于起步階段,也嚴重制約了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發展。
(四)高校對創業教育投入不足。調查顯示,大學生獲取創業知識和技能的渠道主要來自傳統媒體和網絡以及參加創業實踐活動,而高校在創業教育中獲得的投入不足,缺乏創業指導。高校往往注重課堂上的理論知識,缺乏創業實踐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幾乎沒有和創業直接相關的課程,在選修課上,也沒有相應的創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即使一些高校開設了創業指導課程,其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內容多流于形式,不能整真正起到創業指導的作用。
三、推進高職院校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途徑
(一)培養創業意識,增強自身素質。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有激情而沒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大學生在創業中必須及時總結經驗,提高實踐能力,為迎接各方面的挑戰做好充分準備。在遇到問題時要及時尋求學校和社會幫助,學會溝通與交流,提高創業水平。其次,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還要保持誠信本色,營造良好的口碑,只有這樣才能夠推進事業的持續發展。
(二)加大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力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創業資金扶持體系。例如落實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相關政策,從而使大學生能夠順利地啟動創業項目。其次要改善服務環境,提高服務效率,加強部門協作,例如可以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綠色通道”,簡化辦事程序,加快審批速度,為大學生創業事前事后營造一個良好的服務環境。
(三)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氛圍。首相要加大大學生創業的宣傳力度,為大學生創業社創造良好的會氛圍。例如,在高校中大力宣傳和鼓勵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扶持政策,積極在互聯網上組建電子商務創業論壇,定期舉辦高水平的電子商務創業大賽等電子商務創業活動。其次,各級政府也可以根據當地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情況,提供相應的創業項目,為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指明方向。
(四)強化高校的創業教育和培訓。首先高校應調整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方式,增加創業實踐課程的安排,加強電子商務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充實創業實踐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創業指導。其次要加強校企合作,推進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平臺建設。高校應積極尋求與相關企業聯合創辦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實習基地,設立創業基金。一方面能夠增強大學生創業體驗,豐富創業經驗,營造良好的實踐平臺和實踐環境。另一方面也能夠改變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之初的孤立無助,為其提供物質條件和資金支持。
四、結語
電子商務創業已經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大學生創業模式,也是緩解當前就業壓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如何正確引導其健康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在電子商務創業過程中,大學生要多學習,多總結經驗,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加以防范,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潘文明,曾霞霞《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運營實踐與探索》,科技視界,2014年第05期
[2] 湯發俊,章萍,《高職院校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平臺及模式分析》,職業時空,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