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寧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豐富和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可見,語文課程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所以,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借助最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促使學生在高效的語文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論述,以全面提成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情境展示引導學生感受文本中的自然美
所謂的情境展示是指將文本中的相關圖畫、視頻等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形象的展示中更好地感受到文本中所表達和描述的自然美,進而,為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故都的秋》時,為了讓學生感受作者筆下的秋,也為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文本中的一些圖片,目的就是要將學生引入到秋的情境中,展開想象力,隨著作者的筆調去感受文本中的美,進而,使學生真正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二、文本鑒賞引導學生體會文本中的人物美
鑒賞能力是學生體會語文教材中的美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鑒賞,去從主人公的言行舉止中感受文本中的人物美,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蘇武傳》時,由于這是一篇文言文,要想讓學生體會文本中的蘇武這一人物形象,首先就要引導學生進行“譯文”,同時,引導學生對相關的句子進行鑒賞,如:“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薄拔涓缸油龉Φ?,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候,兄弟親近,常愿肝腦涂地?!钡鹊?,組織學生對上述的句子進行鑒賞,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蘇武的英雄氣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蘇武這一人物形象具有的美。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展現語文文本中的美,進而,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下獲得良好的發展,同時,也為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形成做好保障工作。
參考文獻:
王臻.芻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