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松(海林林業局子弟小學 黑龍江海林 157100)
?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及預防①
朱雪松
(海林林業局子弟小學黑龍江海林157100)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一直是小學體育教學中較受歡迎的科目,尤其是習總書記近兩年來在各訪問中多次提到足球,對足球寄予厚望,教育部將校園足球開始作為重點發展項目,這也使得足球教學在體育教育中開始逐漸活躍和重要起來。小學體育教育作為校園足球開展的啟蒙者,更是肩負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該項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多棘手的問題,那么安全問題又是這些問題中體育教育者和家長們最關心的話題。該文就針對小學體育教學中足球教學的特點,著重分析了小學足球教學中容易發生的一些運動損傷、產生原因以及預防措施。
小學體育足球教學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0.015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小學體育運動也逐漸得到了重視,在眾多體育運動中,足球可以說是最受小學生們喜愛的一項運動,然而由于足球運動員本身的運動強度較大、參與人數較多等因素,在足球運動中,發生運動損傷也是比較常見的。同時,小學生們在體育課中,都表現的比較興奮,對于一些可能發生的傷害預見性較差,這也就導致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更容易發生損傷。
因此對小學足球運動中可能發生的運動損傷及預防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不僅可以更有效的避免這些損傷的發生,也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側重點。
1.1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主要是指肌肉在收縮(包括主動收縮和被動收縮)過程中,肌肉被過度的拉長,從而造成的肌肉微細纖維的完全或不完全撕裂。在足球運動中,腿部肌群是最常應用的,大幅度的擺動、跑跳等,很容易對大腿的前后側肌群造成損傷。
1.2膝關節扭傷
急停技術、變身技術等技術教學都是學校足球教學中的教學項目,在進行這些技術動作的時候,下肢的各個關節都要承受較大的運動負荷,特別是膝關節。由于小學生身體機能還未發育完全,肌肉的力量還相對薄弱,較難保護周圍關節。同時,膝關節是人體結構中最為復雜的關節,因此如果學生動作不夠規范,很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1.3踝關節扭傷
在足球運動中,帶球跑是一項基本的技術動作,在整個動作過程中,踝關節可以說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準備活動做的不充分,尚未將關節周圍肌肉活動開的話,很容易造成踝關節的損傷。同時,在帶球跑的過程中,倘若技術動作不夠規范,在帶球的同時,很容易被球絆倒,而由于小學生的肌肉力量有限,就難免會對踝關節造成傷害。
1.4各種挫傷
在小學足球運動中,由于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一些學生在觀看足球比賽后,很容易模仿其中用頭部頂球的動作,然而因為該技術在小學教學中并不常用,導致學生的技術動作并不規范,同時又因為小學生對足球沖擊力的判斷不是非常準確,往往會造成頸部挫傷。并且足球運動過程中,身體之間的對抗、沖撞也時常發生,這也很容易造成學生腿部的挫傷。
1.5皮膚擦傷
鏟球是足球運動中的一項技術動作,主要用于阻斷對方帶球、傳球。然而由于一些學校的運動場地比較簡陋,在鏟球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學生皮膚的擦傷。
2.1教師講解不夠細致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足球教學中,教師們往往只注重學生們的娛樂性,而忽略了教學本身的意義。有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技術動作以及一些保護措施的講解往往不到位,這就使得學生在足球運動過程中動作不規范。
2.2準備活動做得不夠充分
在任何一項體育運動中,準備活動都是必不可少的,充分的準備活動可以舒展肌肉,同時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在很多損傷事件出現的時候,都是由于沒有充分的準備活動,關節并沒有完全活動開,靈活度較差,肌肉也沒有得到很好的伸展,不能保護周圍關節。
2.3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差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對于一些事物的危險性不甚了解。在足球運動中,小學生因為對足球的好奇,以及玩耍時的快樂,在踢足球的時候盡情的跑跳,很少關注到自身的安全問題。同時由于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一個老師往往要管理數十名學生,這樣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2.4運動裝備不符合要求
運動裝備不符合要求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之一,但是這一原因往往也是學生以及家長最容易忽視的一點。在小學足球教學中,學生所穿的并不是運動鞋,更不用說是否是正規的足球鞋。普通鞋底的防滑效果較差,在跑動過程中,很容易因為速度過快而摔傷。并且護腿板等專業裝備,也通常在教學中不會應用。
2.5學校運動場地過于簡陋
近年來,對于小學體育教學雖然有了較大的重視,但部分學校的場地及體育設施仍然不是很完備,一些學校因為缺乏足球場地,學生往往只能在水泥地、凹凸不平的土地上進行足球運動,這就很容易造成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受傷。同時,一些學校雖然有良好的足球場地,但由于球門的使用時間過久,常常出現門網破損、門柱焊接不牢固等問題,這也是運動中的一大隱患。
2.6技術動作不規范或不熟練
在足球運動中,有蹬轉、急停、變身、帶球等多種技術動作,然而在小學足球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教授一些淺顯的動作要領,并不會深層次的講解該技術動作的準確做法。同時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常對一些技術要領領會不到位,這也就造成了一些技術動作的不規范。不準確的動作將違背足球運動的解剖結構,對關節、肌肉造成損害。因此,基礎技術動作的規范性是保證學生運動安全的前提。
2.7比賽活動的組織缺乏科學性
學校往往會組織一些比賽活動,然而對于比賽的規則以及要求,教師們在上課過程中講解的不夠細致,導致學生對于這些都不是非常了解,這也就使得在比賽過程中,會發生一些不可避免的沖撞,造成損傷。
2.8天氣原因
在足球教學過程中,天氣因素也是導致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因素之一。夏季室外溫度較高,尤其是地表溫度常常高達30℃左右,在這種高溫環境下進行體育運動,學生很容易發生中暑現象。而在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區,室外氣溫又比較寒冷,過低的溫度會使肌肉僵硬、身體協調性降低,從而導致損傷的發生。另外,遇到刮風下雨等惡劣天氣,也會使得場地濕滑,增加了損傷發生的概率。
3.1教師以身作則,注重課前準備
每一位小學體育教師都應了解運動解剖學的知識,同時將準備動作的重要性提高。不能因為學生對準備動作毫無興趣而忽視這一環節,并且要提醒學生將準備動作做的標準,使肌肉、關節充分的活動開。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將枯燥的準備動作編排的更有意思,更符合學生的心理,這樣既可以達到熱身的效果,也不會讓學生因為感覺乏味而不認真對待準備動作。
3.2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
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點,逐漸將理論教學融入課堂,改變只重技術而輕理論的教學。特別是一些足球比賽過程中的要求與規則,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在比賽過程中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拉拽動作。
3.3加強主要關節的相對訓練
由于小學生身體的特殊性,各部位的關節肌肉發育還不是十分完全,因此在足球教學過程中,要對主要關節進行相對的訓練。特別是膝關節和踝關節,這兩個關節在足球運動中較容易受傷,加強膝、踝關節的訓練,有助于提高關節機能。
3.4注重技術動作的規范性
規范的技術動作是符合運動解剖學的,可以有效的減少運動過程中對相應身體部位的壓力,從而避免肌肉、肌腱等部位因為壓力過大或不平衡而造成損傷。
3.5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師在進行足球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動作要領,還要告知學生足球運動的危險性,同時對一些容易發生損傷的動作反復提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3.6加強身體素質訓練
大量的損傷事實證明,身體素質薄弱更容易導致在體育運動中受到損傷。因為身體素質差,導致身體力量不足,不能很好的控制肌肉,通過練習,可以有效加強身體力量,進而提高肌肉的抗張能力,減少肌肉拉傷的發生。同時,提高身體素質也可增加關節的穩定性,避免關節損傷的發生率。
3.7加大對教學設施及場地的投入
學校還應加大對體育教學設施的投入,在全民健身的大環境下,小學體育教學無疑是要起到帶頭作用的,只有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才能真正的做到良好的教學。及時排查運動場地的安全隱患,讓學生在運動中不存在后顧之憂。
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的體育課堂中,一方面是要學生得到良好的鍛煉,另一方面也是學生興趣的一種培養,若在運動過程中,學生受到了肢體上的損傷,同時也很容易是他們發生心理上的改變,從而對這一運動帶有抵觸情緒,甚至從此拒絕體育課程。因此,小學體育教學的安全性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足球運動本身的激烈性質很容易造成運動過程中損傷的發生,但是在了解和找到問題根源之后,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這些損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這也就要求我們的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充分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
[1]徐麗麗.小學體育教學中常見運動損傷的原因及對策[J].學園,2013(35):147.
[2]姜宏.淺談高校足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產生原因及預防策略[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0):145-146.
[3]吳云輝.淺談小學排球運動常見運動損傷及預防[J].當代體育科技,2014(24):16-17.
[4] 趙歡.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成因分析與對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0):157.
G843
A
2095-2813(2015)10(c)-0013-02
①朱雪松(1985,3—),男,漢,黑龍江綏棱人,本科,中教二級,研究方向:足球及田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