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運(長郡月亮島學校體育組 湖南長沙 410219)
?
淺談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建設①
周志運
(長郡月亮島學校體育組湖南長沙410219)
近年來很多中小學校都在加強本校體育教研團隊的建設。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和訪談法對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建設進行分析,發現目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管理制度建設欠妥,缺乏高水平的團隊帶頭人,團隊整體意識和凝聚力有待加強以及教研團隊的考核和培訓機制有待優化。針對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應該把統一明確、共同承諾的團隊目標;相互信任、和諧寬松的團隊氛圍;自身素養高,專業能力強的團隊成員;科學全面,民主公平的團隊評價作為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建設的著力點。
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建設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0.109
為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以及課余訓練成績,確保中小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很多中小學都在加強本校體育教研團隊的建設。體育教研團隊的建設是推動中小學校體育長久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擔負著當代中小學生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發展個性和激發其潛力,增加運動技能,培養運動興趣愛好,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教育職責,因此,對中小學校體育教研團隊建設的研究,是現代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形勢發展的需要,對推動學科、專業、課程建設,對體育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指導意義。
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是圍繞中小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展開的,團隊成員包括學校體育教研室的所有體育教師,體育教研團隊的組成可以分為(1)體育教研團隊帶頭人,在團隊建設的整個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核心作用。在體育學科領域有一定的學術成就,能夠準確并及時把握體育學科發展的前沿和未來方向,具有豐富的體育教學經驗和嫻熟的體育教學技巧。(2)中年教學骨干是經過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由青年教師逐步培養和成長起來的中堅力量,是體育教研團隊目標的主要實現者,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3)體育教學輔助(青年教學梯隊)人員在體育教學和學術上還不成熟,參與一線的體育教學,是體育教研團隊最迫切培養和鍛煉的人才,是骨干的儲備人選。(4)課余訓練教練員的特點就是某個專項理論基礎扎實,專項技術過硬,具有豐富的比賽經驗以及一定社會人脈關系。他們不僅要課堂體育教學,還要在課后帶學校訓練隊訓練,還包括對運動員的選材和管理(日常管理和比賽管理)以及優秀運動員的升學考試。
2.1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管理制度建設欠妥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中小學校體育教研團隊的建設與有序運行,離不開一套有利于體育教研團隊發展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但目前很多中小學校教研團隊的制度建設不完善,容易形成“小圈子”現象。很多老師幾個人在一起“拉幫結派”,教學、訓練、科研搞“小圈子”活動,工作上不與其他老師配合;有的老師相互之間不佩服,因能力或經濟狀況問題,看不起對方?;蛘咭稽c小事而發脾氣,出言不禮傷害同事;教練員私下挖墻腳,互相拆臺,不顧職業道德。很顯然,這種“不正常”式的行為方式容易阻礙體育教學部門的各項工作開展。在教學管理上當前的體育教研組對于體育教師的教學管理基本上都是呈現出一種松散、開放式的目標管理特征,很多教師在接受了教學任務并按時完成之后,其余的時間都是自行安排,教研室教學活動也只是例行的布置教學任務,其中流于形式的聽課檢查、期末的總結匯報,很少進行真正教學研究話動。
2.2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整體意識和凝聚力有待加強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組,體育教師的團隊意識還不夠強,未能形成一個團隊整體。在進行體育教學過程中,個體教學偏多,喜歡單兵作戰,相互間缺少協調與溝通,把教學看成是個人的工作。有的體育教師自由度很強,不按教學計劃執行,隨意安排上課內容,根據愛好組織教材、編寫教案、課堂講授,個體能力的大小就決定了該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在辦公室氛圍方面,很多體育教師脾氣暴躁或自身心理亞健康問題,經常和辦公室其他老師發生矛盾,或因自身語言表達問題,傷害同事,而誰也不愿讓步,導致語言交流減少,變成熟悉的陌生人。有的年輕老師在辦公室經常是玩手機,默不做聲,不交流,不發言,也不開玩笑,導致整個氛圍很壓抑,無法培養同事之間的感情。而有些年輕老師在為了晉升或利益,相互妒忌,惡性競爭。
2.3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的考核和培訓機制有待優化
對于體育教師而言最重要的考核和獎勵就是職稱評定、年度考核、教學訓練獎勵等.在這些獎勵中人們只認團隊第一負責人,團隊其他骨干成員所做的工作和貢獻也很大,但是大多情況下都被忽略.這種評價獎勵機制很不合理,不僅不能鼓勵教師之間團結協作,反而會出現與之相反的效果。在培訓機制方面,很多中小學校對體育經費投入不足、培訓力度不夠,體育教師得不到充電,知識無法更新,難以提高教學、訓練和科研水平。而缺乏有效的激勵競爭機制,導致有些教師就平平淡淡,不求進取,這種現象長此下去,勢必導致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的效率大大降低。
2.4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缺乏高水平的團隊帶頭人
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帶頭人一般是體育教學組長或者是管理體育等綜合學科的副校長,很多中小學校建校時間短,由于受年齡、學歷、職稱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高學歷、高職稱的體育教師較少,致使缺乏高水平的體育專業帶頭人。現有的很多專業帶頭人,其能力和素質沒有足夠的說服力,或者只在某一方面做得較好,資歷和成果或自身綜合能力和社會影響力不夠,而有些則是以自己的教育管理觀念為主,不顧其他成員的想法和建議,造成體育教研團隊不和諧,不民主,很多其他老師心里不佩服,心態不平衡,形成不了一個堅強的實體。
3.1統一明確、共同承諾的團隊目標
統一明確、共同承諾的團隊是高素質教研團隊的基石。每個團隊的組建或存在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團隊成員應充分了解這個團隊的任務及自己在組織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從體育教學改革著手,以體育課程建設為平臺,積極開展體育學科建設、教學研究、運動訓練為目標。無論是在體育教學(國家體育新課程標準的踐行,全省全國教學展示課公開課獲獎)、課余體育訓練(各專業代表隊參加全省全國大型比賽獲獎,培養高水平優秀運動員)還是在課外體育活動(學校大課間,運動會,體育文化節,各年級體育活動開展)和體育科研(省級課題,總結報告,論文評比)等方面都要包括。這個目標不僅體現團隊成員的共同愿望,還為教研團隊帶來強大的內驅力,激發教研團隊及其成員的創造力。
3.2相互信任、和諧寬松的團隊氛圍
相互信任、和諧寬松的團隊氛圍有利于團隊成員交流體會、消除隔閡、避免沖突,有利于提高工作滿意度和效率。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有自身的獨特性,它不像其他學科以年級組為單位在一個辦公室,體育組辦公室是所有的體育老師都在一個辦公室,不分年級,大家常年在一起。體育老師的性格都比較有個性,情緒比較敏感和多變,不易控制,有時難免會產生一些矛盾和摩擦。教研室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首先,每個成員做好本職工作是根本。把自己的本職工作都做好了,才能在團隊成員間擁有基本的理解和信任,同事和領導才會放心把事情交給你。其次,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調整自己的心理亞健康狀態,不要因為情緒問題影響別人或者因為自身心理問題傷害同事。再次,多關心和理解同事的工作和生活。最后,要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梢越洺=M織一些活動,可以聚餐或者戶外活動等。團隊成員之間只有開誠布公,坦誠相待,相互信任、和諧寬松的團隊氛圍。
3.3自身素養高,專業能力強的團隊成員
每個高水平團隊的組建或存在都是由大多數優秀的團隊成員組成,這些成員無論在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術能力方面都很優秀。如在長郡中學本部教研組,有籃球,排球,足球,武術,田徑,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等各個專項的頂級專業技術老師,他們都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專項技術,豐富的比賽經驗,而且他們不僅僅在課余體育訓練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在體育教學和體育科研方面也非常突出(包括全國公開課獲獎,各種論文的發表及評優),對待年輕老師,他們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傳幫帶”作用,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促進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在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中,每個優秀成員團結協作、融洽共處,充分發揮個人特長,實現作用互補,可以讓團隊更加卓越。
3.4科學全面,民主公平的團隊評價
團隊評價的合理、民主、公平會讓團隊成員有一種歸屬感,大家會覺得自己的作為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付出是有收獲的,這就增加了成員以后工作中的動力。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應該建立學校評價、學生評價以及體育教研團隊內部自我評價相結合的制度。在評價內容上,既注重對體育課堂教學(賽課公開課獲獎)、課余運動訓練成績、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和參與、體育科研(論文發表和課題參與)等顯性成果的評價,又注重所教學生素質的提高、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團隊帶頭人的影響力、團隊的凝聚力等隱性成果的評價。在評價方法上,既注重權威部門及同行的評價,也注重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因為學生對教學好壞及人才培養的優劣最有發言權。在評價的環節上,注重了團隊建設終期結果的評價,又要注重建設過程的階段性監督和考核。
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有一個不斷優化和成長的過程,各個中小學應該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問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建設目標和措施,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要為建設一個高效的、優秀的體育教研團隊而努力奮斗,希望大家集思廣益為中小學體育教研團隊更好的發展出謀劃策,提出切有效的策略手段。
[1]張寶玲,范運祥.淺談高等體育院校教學團隊建設[J].體育世界,2014,2(2):23-24.
[2]范運祥.普通高校體育院系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27(4):1-2.
[3]張宏新.我國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探析[J].教育界,2014,6(4):3-4.
[4]李桂華.高素質教學團隊特質及其培育[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7(1):44-46.
[5]都光珍.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的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1):27-29.
[6]張華,張智新,唐江斌.質量工程中高校體育教學團隊的建設[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4):332-334.
G807
A
2095-2813(2015)10(c)-0109-02
①周志運(1990,1—),男,漢,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