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頻捷(南寧市第三中學 廣西南寧 530021)
?
目標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黃頻捷
(南寧市第三中學廣西南寧530021)
目標教學法是指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使每個教學環節都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目標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增強學生學習目的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該文主要分析了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闡述目標教學法在中學體育課堂運用的重要作用及其應用方法,為有關教學部門提供參考。
目標教學法中學體育運用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0.130
通過對中學體育課進行實際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有些同學借各種原因在樹陰下進行嬉戲、玩耍,尤其是女生,為何體育課會成如此現狀?究其原因:(1)體育課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2)教學組織管理渙散,教學目標監督不到位。目標教學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使每個教學環節都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目標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增強學生學習目的性,提高學參與的積極性,最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1教師教學模式單一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學模式非常單一。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教師根據上級安排的教材,每一年的教學內容都不會改變,傳授基本的球類或者田徑類等課程。在教學方法上,教師采用傳統的講解、示范、練習和糾錯等模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上充當了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內在需求,限制學生的個性發展。長此以往,學生對體育課堂喪失了興趣,從而學生參與度不高,練習配合度不高,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
1.2學生的思維發展受阻
由于傳統的體育教學往往都是教師為中心,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采用慢跑籃球場或這田徑場,然后做徒手操練習,講授本節課的目標教學內容和要求,隨后,進入教學主要內容,講解、示范和組織練習以及糾錯等模式。學生對這種教學方法早已產生了厭倦的心理,表現為學生做跑步懶散,徒手操練習過于形式,學生對教師的講解不專心,更沒有動腦思考,如技術動作如何做?重點在哪里?為什么要這么做等,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學生沒有思考,導致學生運動思維發展受阻,不利學生素質的提高。
1.3學校體育資源不足
學校體育資源包括硬件和軟件資源兩大類,硬件資源包括體育場地和器材等,軟件資源包括體育書籍、多媒體教學以及體育文化氛圍等。體育教學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和長遠的影響,顯然都離不開學校體育資源。體育設施是開展體育活動的載體,如果學校的場地和器材不足,教師要開展一些體育活動也受到了限制;學校體育書籍和文化的缺失,不利于體育教師革教學觀念,教師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不利于學校的體育發展。
2.1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發展學生個性
體育教學由于在室外教學的特殊性,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增多,加強與人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完善個性人格。在目標教學法之中,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導作用,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逐漸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學生不但學會了技能,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使師生之間的情感得到升華。
2.2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
目標教學法明確了體育課堂教學的目標,使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增強,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籃球教學中的單手投籃中,首先讓學生做徒手練習,提出讓學生明白徒手練習,是為了感知這個投籃動作和發力順序以及壓腕的感覺;其次結合球做自投自接練習,提出讓學生感知球與動作的協調配合,重點感知手腕手指對球的感覺;最后結合籃板做投籃練習,提出讓學生體會投籃的整個動作與籃球以及場地之間的時空關系,從而使學生掌握技術動作。
2.3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學生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可能更好的學習其它功課和技能。目標教學法就是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素質,要求體育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多姿多彩的體育活動,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從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運動習慣,為終生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4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面對強大的社會競爭壓力,人們出現了很多亞健康等,人們的心理素質也非常重要。中學生心理發展還不成熟,有時候面對強大的壓力表現出畏懼,同時中學生的自尊心極強,喜歡找借口來掩飾自己的失敗。而在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可以組織比賽活動,使學生在比賽中磨練意志,提高心理素質,面對失敗及時總結,對失敗有全新的認識。在一次次比賽中,不斷強化學生的心理,最終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
3.1優化體育課堂教學的目標
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為了實現既定的體育教學目標,那么教學目標是否合理和科學,將直接影響目標的實現和達成以及評測。傳統的體育教學目標,表述模糊不清,對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效果欠佳,給教學評測也帶來了困難。目標教學法就是要優化教學目標,保證教學目標定向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都要瞄準目標,由每一個練習的小目標逐漸實現本次課的總目標。同時,一定要當堂完成,并實現當堂檢測,已明確目標的實現程度。具體實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在目標制定的內容上要具體,要求明確。如在籃球肩上投籃教學中,目標設置,使80%的學生能夠5投2中;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緊密圍繞目標,統一行動,包括目標激勵,自學和復習的目標指引,講解和訓練時的目標制約等等,運用這些心理控制和行為控制,提高教學質量;在目標評測階段,要以目標設置為指導,對教學進行及時檢測,同時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從而激勵學生下一次的練習興趣,有利于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
3.2合理地設置教學的情景
體育的技能教學最終目的是要使學生掌握技能并用于到實踐比賽中,發展體育能力,而體育比賽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進行的,所以要使學生不但把體育技術練好,還要能靈活運用,這必須設置教學情景,增加學生情感投入,提高學生參與度,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在乒乓球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戰術意識和心理素質,
可采用落后分比賽法,即:人為設置決勝局的分數,使學生處于落后分的狀況,此種情況考驗學生如何去應對,應采用何種戰術,如何調整心理狀態等,從而反敗為勝,取得比賽的勝利。
3.3給予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必須通過學生自我思考和內化,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教師只是在適當的適合給予指導,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去學習去思考,體育技能的形成必須經過泛化、分化和自動化的反復實踐過程。因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講解時,要針對重難點適時的提問,激發學生思考,并給與思考停頓的時間;在示范時候也要給予重點的提示;在講解示范完之后,更要給予學生自我的探索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消化、去領悟和去實踐,教師通過糾錯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動作,從而掌握技術動作,提高教學效率。
3.4科學設置目標檢測環節
體育檢測是對教學目標的反饋,對師生雙方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教師而言,通過檢測檢測結果,總結自己的不足,并給與及時糾正。如: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是否負荷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否科學,是否能吸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等,同時對未達到過關要求的學生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必要的反饋矯正,彌補不足,以求絕大多數同學能真正達到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對學生來說,更是一次檢測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通過目標檢測,學生能夠反思自己在這節課上掌握了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些知識,為自己課后鍛煉和努力指明方向。
[1]楊斌.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目標教學法研究[J].素質教育論壇,2012(15):2-3.
[2]孫婷.目標教學法的優勢與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2(7):79.
[3]楊淑香.體育教學中運用目標教學法的幾點體會[J].高教前沿,2010(10):61.
[4]楊恒法.成才視野下初中體育目標教學法探究[J].成才經緯,2014(26):96.
[5]沈雪峰.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的目標教學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6):230.
G807.01
A
2095-2813(2015)10(c)-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