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軍
(江蘇省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 江蘇泰興 225411)
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策略探究
朱愛軍
(江蘇省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 江蘇泰興 225411)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素質教育已成為教育發展的新趨勢,體育教學的改革也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體育教學是高中教育的一部分,其教學核心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讓學生能夠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態勢,成為國家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體育教師如何開展教學活動,實現體育教學的總體目標?該文就如何開展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分析和建議,希望有助于改進高中體育教學活動。
新課改 高中體育 教學策略
新課改的深入發展給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育實施創新模式已是廣為關注的話題。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高中體育教學應把關注學生的身心成長,扶持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合作探究成為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地位,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體驗到合作和創新,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實現預期的體育教學目標。
1.1 體育教學與文化學習相互沒有協調
高中階段正是青少年身體成長和智力發育時期,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教師、學生和家長都將精力主要投入到孩子的學習上,忽視了學生身體也正在進行發育,以及加強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許多學校將本來安排很少的體育教學動輒侵吞掉,使預定的體育教學目標難以顧及。因此,協調好體育鍛煉和文化學習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教師當下必須重點解決的問題。
1.2 訓練項目布局不合理
體育運動項目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工作的基礎,合理選擇和布局體育項目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當前我國的體育訓練項目已經比較成熟,形成了一定規模,甚至部分項目達到了較高水平,但從體育運動項目的總體管理水平上看,仍處于較落后的狀態。個別地區在項目的設置、布局上并沒有結合當地的教學環境和實際應用情況,體育項目沒有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不高。
1.3 心理問題重視不足
體育教學應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成長,教學和訓練中常常關注學生的項目訓練,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形成,沒有將學生的心理健康一并關注,使學生的心理成長沒有受到重視,影響到體育精神的充分貫徹,是當前體育教育的工作薄弱點。
2.1 高中體育教學思路的創新
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應是促使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能、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將體育教學成為各項文化理論學習的基礎,使學生精力充沛地迎接學習壓力和面對強大的心理挑戰。通過各項體育教學活動和不同形式的項目分析,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和創新思維,使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穩定的心態,具備拼搏精神和合作意識,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
同高中階段的其它學科相比,體育教學具有開發性、趣味性和競技性的特點,更能讓學生主觀接受。保持較長的興趣,因此學生能夠輕松自如地主動參與體育項目,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因此,教師應適時適宜地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起到潛移默化、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了解體育明星的優秀品質、理解體育競技的戰術配合,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競技的精神,并融入自己的學業中,同時開闊視野,形成良好的素質和習慣,有效發揮體育教學的德育功能。
體育教學應將學生的身體鍛煉和思維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活動中開發學生的智力。讓學生有意識地在體育活動中啟動思想,領悟要領,了解組織和規律,強調思維的引導,從而得到身體訓練和思維辨析的統一,將這一過程貫穿運動過程始終,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成長,得到相應的融會貫通。
2.2 高中體育教學方案的創新
高中體育教學方案的創新是教育創新的基礎,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應以新課程標準要求為起點,充分領會貫徹其指導精神,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項目的熱情,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終身鍛煉的習慣。教師要營造積極的、團結向上的教學氣氛,教師自己要給學生樹立榜樣,以飽滿的精力和充沛的面貌面對學生,使學生受到感染和鼓舞,體會到體育鍛煉在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訓練和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地、主動地擺正心態,揚起奮發昂揚的斗志,主動地、有效地利用體育鍛煉時間,使自己掌握更多的本領和技能。另外,教師應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走近學生心靈,了解學生的思想糾結和學習包袱,及時予以開導和疏通,使學生在健全體質的同時,心理上更加成熟,保持更加積極的學習心態;教師在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普及大眾體育的教育思想,照顧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需要,重視每個學生的切實感受,從技術示范到具體要求兼顧到所有學生,重視學生的整體參與,實現體育教學的規劃效益。
2.3 高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
2.3.1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動力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各種運動項目的參與者,由于學生的志趣取向、性格差異、甚至體能、智力的不同,都會在體育活動的項目選擇和價值認可上導致很大的差距,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有效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結合教學重點創設教學情境,設置有趣、有疑的問題,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并發揮出學生的極限能力,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心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進行合作討論,解決問題。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為互動型、探究型學習,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在互助活動和自我鍛煉中掌握了新的本領和技能,并從中得到個性的釋放,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培養積極的興趣,主動地進行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3.2 開發和創新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體育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實際需要,多方創新教學手段。首先,可以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擺脫現實條件的束縛,因地制宜,合理調配和計劃教學內容,積極開發和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適當情況下結合當地傳統體育游戲、民間體育項目等活動形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有條件的教師可以通過學校和社區聯手,開展
富有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教學,如地方游戲、健身秧歌、武術、團體操等,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追求。其次,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教學活動有層次性、復合性,創現多重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變傳統教學的單一模式,增加特定環境下的靈活性、多樣性,實現體育教學的實施目的。
2.3.3 有序安排場地、器材,吸引學生興趣
適時變化場地和使用不同器械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根據實際需要積極調整、設計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如利用學校的斜坡、臺階、空地,將學校的基礎設施合理引入教學課堂中,喚起學生參與的興趣。針對學校操場場地大小開展各項活動,避免由于人員增加、場地狹小引起的活動障礙。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心理特征、場地環境、有效地利用場地、器械、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規定的練習項目上,使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各種項目活動中,建立愉快的參與情緒,體驗運動的競技快樂。因此,場地的處置、器材的安排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和推動力,培養積極快樂的氛圍,保證各項技術動作、運動技能掌握到位。
2.3.4 小組合作,提高學習效率
體育教學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將學生有意識地分配成多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內各成員之間的緊密配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習動力和運動激情。學生在小組成員的相互影響下,提高了自己的運動技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在學生小組合作的活動過程里,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分析,指導學生形成自己的辨析能力、批判評價和解決能力,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擴展教學內容,進行有益的探究和分析,使學生在體育活動里得到更多學科知識的融會,嘗試進一步的團結合作,促進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2.3.5 教師主動參與到體育項目中
體育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望,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運動項目中。體育教師應認識到這一點,積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做熱身運動,拉伸、慢跑,參加分組活動,和學生打成一片,成為他們的朋友和伙伴,共同分享競技之中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從而寓教于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新課標下的高中體育教學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應從上到下予以高度重視。學校應提供良好的體育教學場地和必備的學習環境,教師應改變教學思路和創新教學方法,重視對體育教材的挖掘,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好奇心理,積極捕捉學生的思想動態,使學生成為體育學習的主體,發揮他們的熱情和動力參與到體育鍛煉項目中,主動接受體育運動,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接班人,提高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1]張延國.探究高中體育教學在新課改下的教育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4(20):106-107.
[2]劉寧.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探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4(26):142.
[3]薛小峰.基于新課改的高中體育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5(7):97.
[4]張德洪.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3(1):49-50.
G807.3
:A
:2095-2813(2015)09(a)-009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5.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