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梅 張乾惠(.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體育系 河北承德 067000;.山東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5級研究生 山東濟南 500)
承德市塞罕壩體育旅游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研究①
劉宗梅1張乾惠2
(1.河北民族師范學院體育系 河北承德067000;2.山東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15級研究生山東濟南250102)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承德市塞罕壩體育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和可開發性優勢。為發展具有承德特色的體育旅游業,帶動承德經濟發展,打造國際體育旅游名城,創造和合承德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依據。
承德市 塞罕壩 體育旅游
體育旅游是體育與旅游結合的健身方式,人們在旅游娛樂的過程中享受到健身,正所謂一舉多得。體育旅游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1990年體育旅游已經成為人們共同的關注點和研究熱點[1]。承德作為中國北方優秀的旅游城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旅游資源。承德市圍場境內的塞罕壩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位于內蒙古高原與冀北地區的交匯地帶,地形結構使其成為植被復雜,交相呼應的山區高原,連綿起伏的丘陵曼甸,星羅棋布的河流湖泊,交錯相連的森林草原。在我國遼,金時期被稱作“千里松林”,曾作為皇家狩獵之所,清朝康熙大帝最著名的皇家獵苑之一“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塞罕壩森林覆蓋率75.2%[2],獨特的氣候與悠久的歷史,造就了這里特殊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具有如此資源優勢的塞罕壩近些年相繼開設了體育旅游項目,如騎馬,漂流,射箭,蹦極等。借助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京津冀一體化體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的建立,為促進和帶動承德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1.1承德市塞罕壩體育旅游業現狀
“塞罕”是蒙語,意為“美麗”;垻“”是漢語,意為“高嶺”。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后,巡行塞外,看中了這塊“南供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滴趸实邸按核眩拿?,秋狝,冬狩”四季狩獵,這些古代禮儀影響著這里的發展,為現在發展體育旅游業奠定了雄厚的基礎。2003年承德市旅游業收入占GDP的10%,旅游業因國強的發展態勢[3],已被列為承德市第三產業的支柱產業,成為承德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全面提升大旅游產業的優勢,旅游資源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基礎。其規模,數量,地位,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地區體育旅游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但由于環境因素、地勢、資金投入,以及專業管理和技術人才缺失、監管不當等問題,使塞罕壩體育旅游業并沒有得到很好地發展,多年來一直停留在原有基礎上。
1.1.1現有體育旅游項目及游客喜歡程度
對不同景點游客調研得知(不同年齡、性別的游客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476份,有效問卷435份,有效率91.4%),人們對各種項目的喜好存在很大差異(見表1)。喜歡登山的人最多為27%,喜歡攀巖的人最少為5%,說明攀巖這項運動有一定的局限性。
1.1.2游客對體育旅游現狀的滿意度
塞罕壩多年來經營模式固定,游客對經營方式、項目設施、安全保障、衛生、交通、住宿以及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等,在調查人數中非常滿意的占19.0%,滿意的為47.6%,不滿意的為5.3%。
1.2塞罕壩發展體育旅游業的優勢分析
1.2.1旅游名城效應
承德市擁有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獨一無二的文化資源。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塞罕壩是皇家獵苑“木蘭圍場”之一。這些旅游資源都深深的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4]。
1.2.2塞罕壩自然資源豐富
自古以來塞罕壩就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殖的好地方。壩上為內蒙古高原南緣,丘陵,曼谷為主,壩下是陰山山脈與大興安嶺余脈交匯處。林區面積106萬畝,森林覆蓋率75.2%,森林總面積462 萬m3,平均年生長率9.7%,人工林75.8%,天然林30.2畝。有自生植物81科,312屬,659種;野生動物100余種,具有豐富的自然環境和動植物。
1.2.3交通便利
承德火車站位于承德市東南部,現有京承,錦城,京通,承隆鐵道在承德交匯,有國家干線公路5條。塞罕壩距離北京400 km,距省會石家莊579 km,從承德市均有到圍場的班車。路途雖遠但交通便利。
1.3影響塞罕壩體育旅游業發展的因素
1.3.1地勢氣候因素
承德是山區,鐵路、公路交通便利,但并不是很發達,交通道路開發還不是很完善。塞罕壩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特點為:冬季漫長,低溫寒冷;春季短暫,干燥多風;夏季不明顯,光照強烈,晝夜溫差較大,降水量偏少,地處海拔1500 m的高度,年均氣溫-1.5°C,極端最低氣溫-43.3°,年均積雪日數高達169天[5]。夏季成為避暑勝地,冬季只有1~2個冰雪項目運營,其它都處于停業狀態,有一定的弊端和極限,嚴重制約著發展。
1.3.2專業人才缺失,設施跟不上發展
承德市自1993年開展森林旅游以來,在公園建設和森林旅游管理方面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著一些實際性問題,如基礎設施和安全保護措施薄弱,運動項目缺少專業技術指導,旅游項目相對分散,景區管理開發滯后,衛生、住宿缺乏監督管理,因此,游客大多選擇1~3天的短時間停留,嚴重影響了塞罕壩體育旅游業的發展。
1.3.3消費觀念
21世紀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開始追求和享受高質量的生活方式,但仍有一大部分人受傳統思想影響,對體育旅游消費的理解有偏差。調查顯示,人均年消費水平在1500~2000元的占被調查人數的48. 5%。5000元以上的只有8.1%。
2.1結論
承德市地理位置靠近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交通便利,文化、自然資源豐富,并且從古至今都是我國的著名旅游城市,五一到十
主,培養自己孩子對網球的興趣,沒有加入到職業網球的打算。截至2014年底,桂林市的青少年網球教練員都以中青年為主,40歲以前的有7人,說明桂林市網球教練員普遍年輕化,網球教練員年紀較輕,教學經驗可能比較缺乏,這樣可能也與我國開展網球時間較晚有關系。但在教練員學歷的情況看,本科以上的有9名,其中研究生學歷的有兩名,說明桂林市的網球教練員的學歷較高,理論素質較高,這也有利于青少年基礎的發展。
2.6桂林市網球俱樂部現狀
經過走訪桂林市各網球俱樂部調查表3可知,桂林市體育中心網球俱樂部的學員較多,在平時和周末的培訓班都是滿員的情況,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網球俱樂部和桂林航天學院網球俱樂部建立時間較長,已經積累了很多會員,在桂林的聲望也很好,其他三個網球俱樂部由于剛起步,還未具規模,但發展的前景還是很可觀的。桂林網球俱樂部對青少年學員的收費價錢較為適中,桂林市練習網球的青少年家長都能消費的起,這也利于桂林市青少年網球運動的開展,也為我們廣西青少年網球運動打下群眾基礎。
3.1大力發展桂林市網球培訓機構
將桂林青少年競技網球運動常態化,引進聯賽運行模式,這更加符合競技網球運動的發展規律和發展模式。政府和社會應在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讓青少年運動員在實際比賽中積累更多的賽事經驗,為青少年網球職業化道路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3.2在桂林市中小學開展網球培訓
學校有大量的可塑造的生源,努力開拓培育桂林市青少年網球人員,為桂林市網球運動普及打下基礎,從中發現有潛質的隊員,提高選擇面。
3.3提高教練員的業務能力
培訓完善教練員的視角,鍛煉教練員的業務能力,對桂林市網球運動員技術風格有一定的幫助。
3.4大力推廣公眾對網球運動的認識程度
加大對網球運動的宣傳投資,加快桂林市網球運動的推廣普及速度,才能更大化的贏得社會各界的支持、認可與資助。
3.5舉辦具有針對性的網球賽事,加強對外交流
加強與媒體的合作,提高社會關注度,把網球競賽引向社會[2-3]。
[1]鄒俊峰.大連市青少年網球后備人才現狀調查與培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1-06-01.
[2]李妍.徐州市青少年網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3-03-01.
[3]孫文淵.淺議青少年網球培養[J].商品與質量,2011(S1):156.
G812
A
2095-2813(2015)12(b)-016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5.163
①劉宗梅(1967,3—),女,漢,河北承德人,體育教育學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從事體育教育教學與社會體育研究。張乾惠(1993,1,14—)女,漢,籍貫:河北高碑店人,山東體育學院,15級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