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成
(重慶市巴南職業教育中心,重慶 401341)
中職學校汽修專業基于規范的汽車維修技能訓練的探索
石光成
(重慶市巴南職業教育中心,重慶 401341)
汽車維修技能由于職業的特性決定其規范屬性尤為顯現,包括汽車維修的流程規范、操作規范、技術規范、作業要求,這些規范直接影響維修技術、維修質量、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因此,汽車維修技能訓練必須依據其本身的規范內涵,按“過程導向”原則,“經濟性”原則、“有效性”原則、“5S、安全和環保”原則、“適用原則”來組織實施,才能達成崗位需要的職業能力。
規范;汽車維修技能;訓練
對于規范的含義存在許多不同的研究表述,普遍認同的觀點是:規范是集體共有的行為準則。規范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存在于主體間的。也就是說,規范必須被群體所共享,僅存于某個人頭腦中的行為準則是不能被稱為規范的;規范應該是一種行為準則,人們出于功利的目的,或出于一定的認知方式和認知基礎,做出符合規范的行為或對這種行為產生一定的期望;從規范作用來看,這種行為準則既可能表現出工具性,也可能表現出構成性,或者同時表現出這兩種特性。對規范的理解,應從行為體的角度,將規范看作一種功能性的存在:或限制,或建構,這都是從規范對行為體的作用來描述的。
由上可知,規范意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準則,是明文規定或約定俗成的標準,或是指按照既定標準、要求進行的作業,使某一行為或活動達到或超越規定的標準。對于某一工程作業或者行為進行定性或定量的信息規定,并影響行為的決策、行為方式、行為過程、行為的結果。
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活動方式。從職業角度而言,技能是為了完成某職業活動,按照職業要求,通過練習而建立的操作和智力系統。技能的活動方式不是隨意行為、也不是習慣,而是必須符合活動的客觀要求和內在規律,即職業活動的專業規范,包括標準及要求。因此,技能本身具有規范的屬性。
汽車維修技能指利用必要的條件,包括維修工量具、儀器、設備、材料、維修資料、場所等條件,按照維修技術要求和作業規范,實施對汽車性能恢復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它是順利完成汽車維修工作任務,構建崗位職業能力的重要內容。汽車維修的對象是高度機電一體化的汽車產品,同時維修作業涉及大量的包括維修工量具、儀器、設備、材料、維修資料、場所等條件,汽車維修的質量、安全、環境保護問題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些問題解決必須依靠維修職業的標準、規范來保證。因此,汽車維修技能由于職業的特性決定了其規范屬性尤為顯現,主要包括流程規范、操作規范、技術規范、作業要求的內容。這些規范直接影響維修技術、維修質量、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
(一)汽車維修流程規范。汽車維修流程規范一般指維修崗位完成工作任務的一系列步驟和環節的規定。一般依據國家相關規定和維修職業要求,制定不同企業、品牌的流程規范。汽車維修流程從以下三個不同層面來說明。
1、生產流程規范。指生產維修崗位完成工作任務的一般程序,即預約→前臺接待→維修作業→終檢→交車→回訪環節。
2.作業流程規范。指維修作業的一般過程,即接車→作業準備(材料、場地、工具和設備等)→檢查、診斷→排除、恢復→終檢→交車過程。
3.操作流程規范。指維修操作的一般步驟,是作業流程一個環節的具體步驟。一般是按國家相關汽車維修標準的規定,具體的品牌車型以及作業項目的維修操作步驟來執行。
(二)汽車維修操作規范。汽車維修操作規范一般指維修作業過程中,正確、安全地使用徒手、工具、量具、儀器、設備和材料等,多以具體的品牌車型及作業項目的維修操作要求,完成拆卸、裝配、更換、檢查、檢測、調整等的具體維修操作行為。如車輛舉升、部件外觀檢查、電解液密度檢測、萬用表使用、電壓檢測等操作規范。
(三)汽車維修技術規范。汽車維修技術規范一般指維修作業操作的技術標準、要求和規定。是依據不同車型、系統裝置,為了保持正常的結構和功能所必須的技術標準。既可以體現為定性的規范,如螺栓的損傷,漆面的光澤度、油紋的均勻度等。但更多體現為定量的規范,如螺栓的扭力、蓄電池的充電電壓值、水溫傳感器的電阻值等。一般是按國家相關汽車維修技術標準的規定,或具體的品牌車型維修技術標準來執行。
(四)汽車維修作業要求。汽車維修作業要求包含作業流程、作業方式、作業效果和質量、作業時間的規定。汽車維修作業流程也屬于流程規范的范疇,而汽車維修作業方式一般有流線作業、小組作業、個人作業等組織形式規定;汽車維修作業效果和質量指維修完成后功能恢復狀況和呈現效果的規定;作業時間指完成作業的工時要求。
汽車維修技能規范是順利完成維修崗位工作任務的前提,是構建職業需要的能力要求,是個體的能力發展與解決實踐問題所必須具備的。汽車維修技能本身固有的規范屬性,是汽車維修技能的核心價值體現。因此,對于汽車維修技能的訓練,必須基于流程規范、操作規范、技術規范、作業要求作為標準和規定來實施。長期的汽車維修技能訓練實踐證明,按照以下原則,對于構建基于規范的汽車維修技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和推廣價值。
(一)技能訓練“過程導向”原則。“過程導向”原則指訓練中嚴格按照企業崗位的生產流程、作業流程和操作流程來組織和實施,培養流程導向的思維和行為能力。在訓練中的具體做法有:制訂符合作業流程和操作流程的詳細計劃;按作業流程和操作流程的步驟,分段或整體實施技能訓練項目。
(二)技能訓練“經濟性”原則。“經濟性”原則是操作規范的主要原則之一,是指技能訓練中要考慮技能操作的高效性問題,從而提高作業效率。這就要求技能訓練中減少動作的數量,消除無用動作;同時協同進行動作,如雙手作業,雙人作業等;減少時間等待,使作業更平穩;縮短動作的距離;盡量讓動作簡單輕松化;規范、流暢的流程等。
(三)技能訓練“有效性”原則。“有效性”原則是汽車維修作業規范的最重要方面,是保證作業質量、效果的核心前提條件。“有效性”原則考慮的是流程規范、操作規范和技術規范、作業要求的整體性效能,各方面缺一不可,任一方面的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對維修技能水平、作業效率和質量造成影響。原因在于任何一個工作任務都是通過一個或者一系列動作,按照操作規范、技術標準,能準確的完成作業內容,達到作業要求。“有效性”的核心內容包括規范流程、規范動作、技術標準、作業內容、作業要求等。技能訓練的目的在于能否正確的掌握技能,完成作業任務,能否達成作業要求。所以,在技能訓練中必須堅持“有效性原則”,必須根據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以及維修手冊等規范標準,強調技能規范的訓練,這是技能訓練的核心。
(四)技能訓練“5S、安全和環保”原則。行為習慣是技能訓練的重要目標之一,屬于技能的專業規范范疇。技能“5S”管理就是采用企業的“5S”管理規范,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是汽車維修職業規范。因此,在技能訓練中必須堅持“5S”管理規范的養成。
技能訓練中常有操作的傷害事件,有工量具及設施、設備等的損壞,有把廢棄的機油、蓄電池、香蕉水、涂料等隨便丟棄等現象的發生,會造成安全事故、環境的污染,會形成不良的職業習慣。所以,在技能訓練中必須堅持“安全和環保原則”。必須把技能的“安全和環保原則”放在首位,這是技能訓練的前提;必須有杜絕所有不安全、不環保的意識。訓練前,應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防護問題、環保問題考慮到,并有規范的措施來保證。在訓練中,要把安全環保的操作動作點講解、示范正確、清楚,進行監控、指導,必須確保安全環保能夠做到。在訓練后要反思,要對“怎樣更安全的做”進行增補。具體執行“動作安全環保” 原則的技能訓練,要注意以下幾點:場地、設施和設備、工具和量具、儀器、材料等的使用狀態是否安全,安全使用、操作的規程、方法是否掌握;安全環保操作的關鍵點應作為訓練的重點,也是監控、指導的重點。
(五)技能訓練“適用原則”。技能來源于實踐,應用于實際生產。由于現代汽車技術、工藝和材料發展速度快,導致汽車維修的設備、材料、技術更新,造成汽車維修規范的升級變化。一方面,如“刮瓦”、起動機電磁開關檢修等傳統技能在生產實際逐漸淘汰。二方面,如發動機尾氣檢測、水性漆噴涂等新技能逐漸普及,新技能的規范也在發生變化。因此,技能訓練應該堅持“適用原則”,選擇當前適用的技能,按新規范、標準來開展訓練。
[1]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姜大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1,ISBN978-7-5041-3633-6。
[2]規范的含義與作用分析,高尚濤,國家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3]教育心理學,馮忠良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ISBN978-7-107-22420-1。
G718.2
:A
:1671-864X(2015)10-0055-02
石光成(1968-),男,重慶巴南區人,重慶市巴南職業教育中心中專高級講師、重慶市名師、特級教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