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貴州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貴州貴陽 550001)
文化視角下傳統武術教育研究①
羅輯
(貴州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貴州貴陽550001)
在我國的院校中的武術教育,競技武術呈現出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而相比之下,傳統武術就顯得較為遜色,甚至鮮少人問津。而在我國一些院校的體育教材中把武術定義為一種技擊之術技擊之術技擊之術,并未將傳統武術文化深入其中,再加之宣傳和傳授中國傳統文化程度不夠,導致我國傳統武術教育存在一系列問題。為此,該文從文化視角出發,提出一種將傳統武術教育滲透到教育必須課中的觀念,以促進我國文化視角下傳統武術教育工作發揮其重要意義。
文化視角 傳統武術 武術教育 教育研究
傳統武術及民間武術在我國萌發時間較早,是一種手口相傳,世代傳承的民族民間體育項目,具有中華民族文化底蘊、思想、藝術、風俗、道德、等文化特征,該體育運動對我國社會的發展,民族精神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基于文化視角的傳統武術教育,相對于其他教育而言,其具有獨特的功能,是作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內容存在的。傳統武術文化實踐教育能夠塑造學生強健的體魄,更能夠使學生的智力得到有效開發,這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與成長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由此可見,傳統民族民間武術文化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及大眾的文化修養和道德情操,為此,各校,特別是中小學應對該體育項目教育予以充分的重視。
1.1武術技能教育
武術技能與文化的發展起源于我國,那么我國學校教育應該將武術活動作為教育的一項特色內容。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更重視考試科目,而輕視一些選修或者德、育、體、美、勞方面的教育科目,致使我國武術教育開展現狀不是很樂觀,出現流于表面的現象。現階段我國的相關教育法已經出臺了對中小學武術教學進行規范重視的條文,并在教學大綱中明確表明了武術教學內容,為此,重視武術教學勢在必行。
1.2統武術文化教育
在教學大綱中列明的武術教學內容,將武術定義為一種純技術性的體育項目,這就使其傳統文化教育的功能不能夠有效凸顯出來。因此,目前,絕大多數武術教育在授課時,武術教育只是以一種純技術性體育項目動作教學存在的,不涉及到武術傳統文化內容的教育。長期以往,學生對我國傳統武術文化就變得更加生疏,傳統武術文化意識也越來越淡薄。在《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中增加了中學,小學體育武術教學授課時,其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傳統重要體育項目之一——武術,并使其通過傳統武術的禮儀與武德教育使其明白謙遜有禮等重要傳統美德,促進其道德水平的提升。
2.1為滿足中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需求
傳統武術的學習更多的目的是強健體魄,起到培養學生健身養生良好習慣的作用。從價值觀角度出發,封建社會的自然文化觀與倫理思想正趨向于健身養生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各校開展傳統武術教育的主要動因。而綠色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生態平衡理念的提出紛紛彰顯了人們正在追求身心健康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各校傳統武術教育的開展,要基于其文化視角出發,發揮其固有的健身屬性,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2.2與德育教育是相輔相成的
在中華民族精神塑造的過程中,傳承傳統武術是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存在的。“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國人一直尊崇伸張正義、為國為民、見義勇為、匡扶正義等道德理想人生準則。而由于傳統武術教育與道德教育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為了對中華民族精神加以重塑,使全民道德教育得以強化,各校一定要全面貫徹這一教學宗旨,大力開展傳統武術教育活動,鼓勵全校師生參與其中,幫助其有效頓悟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奠定堅實的基礎。
2.3傳統武術是一項趨向于內在的競技藝術
傳統武術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教育過程中能夠凸顯出其競技性。目前,人們的價值觀念正隨著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的變更為轉變,相對于西方體育教育而言,傳統武術教育手段與其存在很大的差別。外在競技是西方體育教育所追求的目標,而趨向于內在競技藝術則是我國傳統武術教育的終身目標,該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身、心與智的和諧統一,使其感受到傳統武術學習的內在美。
國人應重視祖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傳承,這對于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的樹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針對于傳統武術教育,各校要結合其產生的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發展需求,基于文化視角的競技發展、民族精神培育以及文化弘揚原則,強化傳統武術教育水平。
3.1正確認識傳統武術教育
各校的體育任課教師要基于現代科學發展視角,對傳統武術進行正確的認識。以民族傳統武術理論為切入點,對傳統武術的大眾教育及競技理論和文化認同價值理論進行深入的挖掘,達到一些故作神秘的、腐朽無用的以及偽科學的思想觀念加以科學的論證,從而達到摒棄改進的目的,從而推動各校對傳統武術成果的科學整理,使武術動作內容教育的分類更加科學化,使我國的傳統武術教育工作得以有序的開展。
3.2科學的改變傳統武術的表現形式
各校可以科學的融合、加工和保留傳統武術教育方式,對其表現形式加以合理的革新。具體體現在實施全校學生健身,并對傳統
以促進體育產業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所以在產業新政背景下,政府應當積極轉變以往的管理職能,針對體育產業的發展情況,對管理的方式和制度進行必要的創新,使其更加符合產業新政的要求,并且促進體育產業管理政策的不斷完善,形成良好的政策環境。
3.3加大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
堅持體育產業的市場化導向,促進其市場化發展,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資源,開發體育產業的新市場,并且做好體育產業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更多個人和社會團體加入到體育產業的市場化進程中,積極開展體育產業設施的建設與規劃,加快體育產業的市場化發展。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為體育產業提供必要的配套設施,改善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為群眾提供更好的體育和健身環境。首先,各級政府要將體育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納入到當地政府規劃工作中,并且對體育產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力度和開發政策進行明確,包括收費制度、使用制度等等,為體育產業帶來更多保障。其次,政府對于體育產業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力度需要適當加大,并且通過有效的宣傳作用獲取更多社會力量的支持,拓寬體育產業的融資渠道,為體育產業基礎設施的發展帶來更多資金保障。最后,政府對于體育產業基礎設施的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政府直接關系或者對外承包管理等不同的形式,對收入和支出進行必要的協調,確保收益。
3.4體育市場體系的完善
為了促進體育產業的持續發展,需要構建完善的體育市場法律法規體系,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并且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認證制度,加大政府和社會對體育產業發展的監管力度,促進體育產業市場的規范化。
綜上所述,體育產業在推動我國民經濟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體育產業政策背景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面臨更多機遇,同時也要應對更大的挑戰,因此必須要給予足夠的政策支持,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充分發揮體育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和促進作用。
[1]張超慧,張五平.體育產業全球化趨勢及其對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3):23-26.
[2]張枝梅.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走向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7(3):17-19.
[3]王曉微,陳俊萌.論加強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的必要性[J].體育學刊,2014(1):49-52.
[4]楊少雄.促進中國體育產業集群發展的思考[J].嘉應學院學報,2015 (3):116-119.
[5]劉鳳香,張金娟.中國體育產業園區發展考察與成功因素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6):31-35.
G807.04
A
2095-2813(2015)12(b)-019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5.192
①貴州省民委—貴州師范大學專項資金項目“符號與文化:貴州侗族民族傳統文化人類學研究”(黔族專2012917)。作者簡介:羅輯(1980,6—),男,漢,四川人,體育碩士,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