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慧
(山西大學體育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1)
一般對公平競爭的了解包括兩種規范,二者經常被分為正規及非正規的公平競爭,正規的公平競爭解釋為一種遵守比賽正式規則,而非正規的公平競爭則是指盡個人最大力量并對尊重對手他們的態度。讓我們開始來檢驗正規之公平競爭或我們在此所稱這公平規范。第一個初步的規范如下:當參與運動比賽時,遵守規則!這個規范是否具有道德證立性,如有的話,是如何呢?游戲比賽是由規則所主宰的活動。游戲規則的主要觀點是指這些規則定義了游戲活動的核心。有學者指出規則定義了活動而稱作建構性規則。這些規則建構并調節了一個體育比賽活動,其存在的基礎在于內部邏輯性的規則。例如:足球規則不僅規范調節足球比賽,而且也建構出游戲最基礎的規則。玩足球的活動系根據最適當的規則(至少很多細則)所建立。建構性規則透過規范了目的及方法,經由一些規定及限制才可達成目的。他們規范了什么是該項游戲中的組成。建構性規則并不能決定參與者應做什么,而建構出可允許、受限制的行為概念,并具有一定邏輯上的表現形式。在網球規則第四條至十八條決定了何種條件才算打網球,它們決定了何謂發球及接球、界內及界外球、什么才算是得分。建構性規則可被視為較少之技術形式游戲規則的呈現。
正式比賽規則只有在了解活動的概念后才有意義,這些規則并無外在功能。邏輯上而言,游戲并無直接工具性的價值。這種邏輯事實連接著經驗事實,大部分我們參與游戲運動并不是因為生物上的需要或任何外部的強制力,而是因為透過參與游戲本身可實現的價值。我們是基于自己本身的意圖目標而參與游戲,我相信這是一種對什么叫自愿性參與的共識理解。參與游戲所要實現的意圖目標有賴于該項游戲的實現。此外,對于遵守規則作為實現一項游戲的必要條件是指,目標實現我們需要其它競技者遵守規則就如他人也需要我們遵守規則。在這里,我們便可對比賽法則加以道德上的證立。當一些人根據一些特定規則參與一項具有共同利益的合作性事業,并自愿性限制其自由時,那此已愿意服從這些限制的人具有與有他人共同亨有同等利益的權利。
這是根據公平競爭概念的直觀理念,與他們合作參與事業但不做公平性的分享而獲取利益。當我們自愿參與一項有規則性的活動,我們多少便進入了一種具有默契的契約,此契約具有道德義務,遵守游戲比賽的正式規則。在這里,我們有了對公平理想的核心證立。在運動的情境中,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的指出我們所謂的公平規范:當自愿參與運動競賽時,遵守正式的游戲規則。對形式主義想要點優勢的位置而言,我們得先提出清楚且透徹規則,這樣在實際活動中便不需要再詮釋。但規則總是無法清楚透明呈現,我們可在許多運動中發現有些規則并沒有清楚的建構。舉一個例子而言,在足球規則中區分了越位及不越位。假如一位球員越了位但同時仍斷續在場內參與活動,這個球員便破壞了規則。但規則中并無明確表達何謂繼續參與活動的標準。對這項規則的理解總是成為一項各個參與者們所詮釋的問題。
古典效益論一直受到嚴厲的批判。批評論點在于此理論可用來證成似乎高度不合理及不道德的行為。在許多情況中,效益主義認為可證成在一個社會中對少數者的壓迫,或破壞規則、規范及協議,達到所有人所關切的最大總體幸福。在現代版的效益論中想要避免一些批評,而區分兩層的道德思維。在第一層中,我們遵循組織及社會可接受的規范及價值。而需要做道德反省的是第二層,產生的情況在于當我們遇到利益或情境沖突而需作對的解決方案時。對的解決在于可達到所有參與者最大平均的效益。效益被解釋為偏好與滿足,或用我們的術語來說:意圖目標的實現。內在性目標的實現在比賽活動內完成。它們包括經驗價值特性,如一場網球比賽的拉鋸戰,足球中良好協調能力的攻擊樂趣、成功的高山滑雪音律感的樂趣。內在目標的實現在于游戲根據所分享的社會思潮的實現。
因此,它們的實現可作為公平性的前提。相反的,外在目標的實現是屬于游戲之外但將活動視為工具以達成實現,如名望及利益。即使目標特有者不依照相關的社會思潮來玩游戲,外在目標還是可以實現。它們的實現并不能作為公平性的前提。讓我們更仔細來看這些一般分類如何細分于運動中。我們的效益計算是一種思想實驗。它的確屬簡單且假設性,它是依各種可能有問題的前提所建立。例如,效益論假定所有的比賽者皆在一個類似的運動技能水準及相似的意圖目標。這些前提是理性的嗎?或比我們的思想實驗更具有簡約主義者觀點?
理論上往往將公平競爭的概念和主體行為條塊化、機械化和絕對化,在付諸實踐時才發現,這些被定義的道德規范實際操作起來具有極大張力,以不同的利益群體(運動員、觀眾、媒體、國家或國際組織等),不同的價值視角(競技、性別、政治和社會等),不同的環境條件(個人條件、外部環境和訓練條件等)做出評價,甚至能夠得出南轅北轍的結果,引發無盡爭議。公平競爭是一個社會實踐范疇,關系到經濟、媒體、教育、體育等各領域的健康發展。引入基本的道德原則來解釋競技體育公平競爭行為,必須充分考慮競技體育的價值特性和行業特點。競技體育公平競爭是不斷進行中的道德價值判斷過程,依據具體環境和要素條件的不同,評價結果表現出個案分析的特點,隨著比賽內外部環境變化和觀念認識的進步,評價結果亦表現出變化發展的特點。
競技體育公平競爭概念具有基礎性理論的討論價值,競技體育公平競爭的哲學倫理學以及案例思考則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運用文獻資料、邏輯推理、辯證分析、雙向實證、闡釋解讀等人文與社會學研究方法,對競技體育公平競爭概念的哲學倫理學進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觀點認為:正式比賽規則只有在了解活動的概念后才有意義,這些規則并無外在功能。邏輯上而言,游戲并無直接工具性的價值。這種邏輯事實連接著經驗事實,大部分我們參與游戲運動并不是因為生物上的需要或任何外部的強制力,而是因為透過參與游戲本身可實現的價值。
[1]SigmundLoland.FairPlayinSport:Amoralnormsystem[M].NewYork:Routledge,2002.
[2]黃璐.倫敦奧運會有關公平競爭的案例分析[J].體育學刊,2013,20(5):31-35.
[3]黃璐.動了誰的“奶酪”——倫敦奧運會羽毛球消極比賽事件評論[J].山東體育科技,2013,35(3):6-9.
[4]黃璐.公平競爭辯證法與案例法——《競技體育中的公平競爭》簡評[J].浙江體育科學,2014,36(3):24-27,54.
[5]宋麗華,魏軍.2010年亞運會體育賽事中觀眾文明素質的提升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12):60-61.
[6]黃璐.國際公平競爭委員會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10):1-4.
[7]雪劍.體育文化史與中西古代體育文化比較中的若干誤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11):1479-1481.
[8]黃璐.運動員跨國流動的國家邊界問題:在榮譽外包與民族情緒之間[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0(11):27-33.
[9]許月云,林歷元.福建省大學生體育價值觀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11):88-92.
[10]黃璐.體育學多學科交叉綜合研究概述與展望[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38(2):28-32.
[11]黃璐.體育學廣義跨學科概念辨析與動力基礎[J].體育科學研究,2012,16(2):54-56.
[12]李鴻江,尹軍.2008年北京殘奧會賽事服務體系的構建[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1):35-38.
[13]黃璐.巴西世界杯足球賽全景時評[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4,30(4):17-24.
[14]張毅,祖峰.我國大型高山滑雪賽事發展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0(5):54-58.
[15]黃璐.國家體育治理現代化的時代背景和廣泛涵義[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5,31(1):14-17.
[16]劉衛國.論和諧理念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