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天
(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福建福州 350108)
為了推動中國網球職業化的發展,中國網球界始終不斷努力,向國外取經,探索適合中國網球發展的職業化道路。通過查閱一些網站和書籍,有很多關于網球職業化道路的分析及探索的文章,深刻揭示現階段我國網球職業化發展的優勢與弊端。該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組織理論,回顧中國網球職業化發展歷程以及存在的不利因素,根據自組織規律,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
自組織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建立起來的一種系統理論,它的產生歸功于不同領域工作的科學家貢獻,有比利時自由大學教授建立的耗散結構理論和聯邦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創立的協同學,共同構成自組織理論的核心內容。自組織理論是不存在外部指令的影響下,系統按照相互默契的規則,各盡其責而又協調的自動的形成有序的結構。自組織理論問世之初,研究的對象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學系統,隨著對自組織理論認識的深入及研究的層次的展開,研究對象類型逐步擴散和多樣化,為深入研究各領域有序結構機制和結構打下基礎。
“舉國體制”是20世紀下半葉中國體育所實施的一種特殊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是中國競技體育快速發展的制度與基礎。其實質是發揮社會主義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充分挖掘豐富的體育資源,在較短時間內提高綜合實力。中國網球運動員在“舉國體制”下統一訓練和培養,國家通過層層的篩選運動員、教練,統一參加比賽,爭取在短時間內提高我國的網球綜合實力。2002年中國網球隊兵敗釜山,引起中國網球界深刻的反省,只依靠“舉國體制”閉門修煉,只能在原地停滯不前,使運動員具有網球高水平的訓練基礎而沒有高水平的發揮。只有融入國際網球環境中,總結失敗和成功的經驗,中國網球必須走職業化道路,所以有必要分析中國網球運動員成長過程。
2.1.1 優勢
(1)集中力量、資源共享。網球運動員聽從國家的召喚,在大賽或小賽之間進行集訓。(2)解決運動員的后顧之憂,運動員在訓練中可以拿到工資,這在其他的國家是沒有的。
2.1.2 劣勢
(1)國家投入為主的行政化體制的壟斷行為,這是長期我國運動員培養組織管理體制。因此,網球運動在舉國體制的發展客觀上是政府行為,難免為了政績,會加強對運動員的控制和約束,這是形成現在我國網球項目系統組織結構和組織形態的根本原因。(2)國內的比賽與國際比賽不能接軌:國際網球比賽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通過一個嚴謹、非常科學、合理的計分、排名體系來完成的。根據排名決定運動員參加資格賽和正賽的機會。運作機制是一套適合網球運動特點的現代化的科學管理。而國內為了全運會、省運會的政績采取統一管理和訓練,缺少與頂尖球員的交流和大賽經驗,技術得不到有效改善和提高。(3)隨著中國網球的發展以及不斷向國外學習、取經,新的網球運動員培養方式不斷出現。但是這些社會培養模式的運動員還是受控于各級體育部門,如:“注冊權”和“參賽權”。(4)運動員承受巨大的壓力。運動員不僅要承受只能贏不能輸的壓力而且他們還承載著眾多人的希望。(5)由于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中國網球“一條腿走路”,男女網球發展不均衡。
2.2.1 優勢
(1)隨著中國網球界對網球本質、特征、規律認識的逐漸深入,網球職業化的發展必須與國際接軌,通過與國際高水平運動員交流,不斷地總結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這樣有助于運動員的長期發展。(2)“單飛”即“去國家化”的出現給中國網球職業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減少了國家的干預,運動員可以自由的制定參賽計劃,有利于運動員技術的提高和職業化的長期發展。(3)運動員在“單飛”之后,隨著參加國際職業化聯賽次數的不斷增加,綜合實力不斷地提高,可以獲得更多的比賽獎金。
2.2.2 劣勢
(1)國際比賽與國內的比賽沖突。例如彭帥游走在單飛和體制之間,她坦言自己重視奧運會、全運會大于大滿貫職業賽。當國際比賽與等國內比賽沖突時,她放棄國際比賽。(2)運動員獲得獎金按比例上交國家,一些成績不好的職業運動員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單飛”之后自負盈虧,運動員在自己的團隊上花費巨大。(3)在脫離了體制的保護之后,網球運動員的綜合實力以及職業化思想意識在短時間很難適應國際職業化環境。
自組織是不在外部指令影響下,系統按照相互的某種規則,各盡其責,而又協調自動的從無序到有序、從低到高級的發展過程。與此相反,如果一個系統靠外部指令而被動的形成時間空間和功能有序結構則是他組織。任何事物不可能是封閉的都是自組織和他組織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自組織視角認識中國網球職業化的發展。
從宏觀上看中國網球發展有明顯的他組織屬性。中國網球運動員在“舉國體制”下統一培養和訓練,使中國網球運動發展得到有效保障。北京奧運會后在全面深入總結和教訓上,中國網管中心提出允許一部分運動員“單飛”。中國網管中心根據網球發展不同階段的形勢和任務制定的各種綱要,例如:《2009年到2016年網球項目奧運爭光計劃的綱要》。因此網球項目作為系統組織結構具有明顯的他組織屬性。
從微觀上看中國網球發展具有自組織屬性,網球作為一種運動項目,有其本身的訓練特點、規律和方法。根據自組織規律,網球運動員和教練員是該項目發展的核心力量。系統演化的動力來自系統內部的兩種相互作用即競爭和協同。結合網球項目,運動員經過刻苦訓練,綜合實力水平得到提高,這樣就可以不斷參加高級別的比賽,從而獲得較高的職業排名和比賽獎金。同時運動員是在教練員的指導下不斷的成長,所以教練員要不斷的學習先進的網球理念,結合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訓練和參賽計劃。運動員和教練員不斷地協同,提高網球運動員的比賽成績。由此可見,職業網球的發展既具有他組織屬性又具有自組織屬性,是兩者的辯證統一,這為中國網球職業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從他組織的角度來看,他組織屬性決定著網球項目發展的高度,所以我們要積極發揮“舉國體制”和綱要的指引作用。同時他組織的作用是調動一切積極性因素為自組織發展創造條件。所以中國網管中心制定任何網球發展綱要都要圍繞網球運動員和教練員,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推動中國網球的發展;從自組織的角度來看,自組織屬性是事物發展的核心力量,事物的發展和優化歸根結底是在自組織運動的基礎上進行。所以在規劃中國網球的發展時,要從運動員和教練員出發,這是首先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單飛”的提出就是中國網球發展道路上的重大突破。李娜以及彭帥的成功足以說明“單飛”政策的正確性。
(1)網球項目系統組織結構具有明顯他組織屬性。在網球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外部的干預,同時決定著網球運動未來發展的高度。同時又具有明顯自組織屬性。只要保證網球項目體系中各個組織成分健康發展,整個網球職業化體系就會自有序運轉。
(2)由“舉國體制”到“舉國體制+單飛”下培養,中國網球職業化發展已邁出了一大步,但兩者都有優劣勢。職業化是我國職業網球的發展目標,更重要的是一個發展過程,不斷加深對職業網球內涵的認識。
(1)基于自組織理論,中國網球職業化發展獲得好的發展,必須存在一種內在機制指導運動員邁向職業化道路。我們要從他組織和自組織屬性兩方面努力推動中國網球職業化發展。
(2)利益分配制度逐步完善。不斷完善利益的分配方式,最大限度保護運動員、教練員的利益。對于剛剛“單飛”的運動員,國家應減少運動員上交的費用,以緩解經濟壓力同時對運動員職業化發展給與指導和幫助;國內比賽應與國際比賽接軌,由“國內單飛”過渡到“國際單飛”,提前適應職業化環境。
[1]霍子文.“單飛”對我國競技體育化改革的啟示——以李娜為例[J].體育文化導刊,2012(6):73-77.
[2]吳麗君,郭新明.我國競技網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2:112-153
[3]陳家起,劉紅建,孫慶祝.回顧與思考:30年來自組織理論在我國體育科研中的應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4-9.
[4]孫晉芳.中國網球運動回顧、挑戰與設想——2012年全國網球訓練工作會議主報[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1):1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