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遠亮 張妍
摘 要:本文在從培養環節的三個主要方面出發,探討職業導向與實踐能力融合的培養路徑與策略。
關鍵詞:職業實踐能力培養
一、職業導向與課程設置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要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因此,課程設置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及面向職業能力。
1. 改善課程內容與結構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制定與課程設置應該從實踐出發,構建適應現實需求的知識結構,逐步建立起與職業能力培養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上,可提高專業選修課程比例,此部分課程傾向于應用性、實踐性,甚至與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內容對接,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的選課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可以增加實踐課程比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應用能力。
2. 增加授課形式與方式
高校可以聘請校外導師進行課程教授,授課方式可以為分組討論、課堂實驗等,授課內容與學生將要面向的職業內容相關。這種培養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課程和職業之間的緊密結合,不僅使學生對職業內容有所了解,也對學生本人的職業能力有所提升。同時,高校可以聘請具有豐富工作經驗、了解產業發展需要、熟知行業發展動態的專家開設職業前沿講座,使研究生盡早接觸職業、了解職業、貼近職業,提高他們面向職業的能力。
二、職業導向與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作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提供給研究生最直接的職業體驗,研究生通過去企業實習,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及職業能力。
1. 保障實踐基地建設
實踐基地是實現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保障,也是校企合作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重要平臺,對于提高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職業素養、實踐和創新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保障實踐基地建設,為全日專業碩士提供現實的職業場所,可以促進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提高其職業素養。
2. 借鑒頂崗實習模式
目前,頂崗實習模式主要在高職院校推行,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職業教育已經不再局限于職業院校中,“職業教育研究生化成趨勢”。因此,借鑒頂崗實習的教學模式,實行校企合作,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提供真正的職業崗位,可以實現實踐能力培養的真正“職業導向。”
三、職業導向與學位論文
1. 體現實踐環節內容
學位論文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代表性成果,論文選題與內容如果和實踐環節沒有關聯,實踐環節將難以引起導師和學生的重視,由此可能會影響到實踐的目的及效果。因此,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內容有必要和企業實踐內容相掛鉤,學位論文的撰寫應當充分與實踐過程相結合,要體現其現實應用性,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在將實踐內容轉化為學位論文的過程中,研究生“可以逐漸對自己的就業能力有所認識” ,研究生由“準職業人”身份逐漸向“職業人”身份轉換。
2. 發揮校外導師作用
全日制專業學位教育采用“雙導師”制,是為了通過有側重性的指導,不僅培養研究生的學術能力,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具體而言,在研究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時,校內導師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校外導師可以提高研究生的職業素養、動手能力及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關于制訂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Z].2009-06-05.
[2]馮建華.研究生化成趨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 -2-1(014).
[3]Stiwnea E.E., Jungerta T. Engineering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transition from study to work[J].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2010, 23(5): 417-437.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