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叢臺區沁河小學,河北 邯鄲 056000)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
劉娟
(叢臺區沁河小學,河北 邯鄲 056000)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和理念正在進行著變革,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小學的教育過程中,語文是最為重要的學科,它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前提,語文學科教會學生識字、閱讀、寫作等最基礎的內容,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寫作能力的養成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本文所講到的“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它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文中提到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夠對小學語文教育提供一些幫助。
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
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浪潮中,小學語文教育也在進行著積極的變革,“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改革的產物,它主要將學生的親身體驗作為教學的基礎,然后讓學生將體驗表達出來,學生將活動的經過、自己的收獲作為表達的主要內容,這樣能夠讓學生養成非常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自主寫作能力,有效的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該教學模式主要是將作文教學當做語文教學的載體,使師生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教會學生掌握寫作、學習的方法。小學語文教育采用作文先導式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小學生學會使用恰當的表達方式,通過該模式,能夠將師生的距離拉近,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一)自主性。該教學模式的自由性較強,當教師布置完教學的任務之后,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同時,寫作的范圍也比較大,沒有固定的格式,學生想表達什么情感都可以,這樣能夠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的激發出來,并提高這些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解決,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整體性。人的認知范圍較廣,它包括不同的意境、情景,認知是一個具有整體性的環境,而通過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模式,能夠將一個個認知元素作為教學的載體,例如字、詞、句的學習,這些部分共同組成了學生學習的認知系統,讓學生的領悟能力得到提升。
(三)活動性。該模式的教學方法比較廣泛,既可以在課堂內進行,同時又可以在戶外進行,學生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充實自己的寫作素材,同時,這也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不必為學生尋找寫作的方向,不會給學生帶來寫作的壓力,相反,學生自己決定的寫作方向更加適合他們,從而讓學生喜歡語文寫作。
(四)生成性。由于該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因此,學生發揮的空間很大,教師在看到學生的不同作品時,不要進行盲目的評判,要努力發現學生作品的優點,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不要為了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而進行刻意的引導,這樣容易使得學生的創新能力受到制約[1]。
(一)教師與學生的表達交流型教學。該教學模式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暢所欲言,在教師的引導下,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會產生一定的交流,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非常有幫助。在作文教學環節中,教師要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參與學生的活動過程、寫作過程,引導學生將活動的體驗表達出來,然后在小組或班級中進行表達交流,在表達之后,讓學生形成書面的作品,通過語言和書面兩種方式進行表達,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通過交流與溝通,能夠讓學生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體會,能夠讓學生的印象加深,學生能夠從作文中尋找到樂趣,從而喜歡表達和寫作文,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模式必須將學生的親身經歷當做寫作的基礎,不得進行虛構和杜撰,培養學生言之有物的寫作習慣,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此外,教學活動必須根據小學生的生活展開,不得超越他們的認知范圍,只有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2]。
(二)開放式的引導性活動教學模式。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增加學生的體驗,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主要的方法包括:一是充實小學生的課余生活,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二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開展多種活動,讓學生領悟語文語言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動學習積累素材。三是教師應善于利用其它學科活動資源,助力于作文教學,例如體育課上學生做的各種運動,美術課上學生創作的繪畫,音樂課上學習的歌曲等等資源。四是小學語文的教學,教師教授學生的知識應淺顯易懂,不宜太過復雜。五是教師應認識到每個學生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鼓勵教學,鼓勵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學生表達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其語言表達的閃光點,予以充分的肯定,對學生優點進行評價。
(三)情境教學法。該方法主要是讓學生模仿和再現一些情境,讓學生們扮演其中的角色,從而增加學生的感受,培養他們的真情實感,例如在學習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讓不同的學生扮演李白、孟浩然、旁白等角色,來表演好友離別時的情境,學生們就能理解作者當時的心情,理解友人分別時的不舍,這樣就能加深學生對課文深層次的理解,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記憶。采用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積累學生寫作的素材,還能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也具有較大的幫助,所以該方法值得教師去嘗試[3]。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需要與時俱進,需要進行深層次的變革,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作文先導式”的模式能夠提升學生的真情實感,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文章中的情境,能夠豐富他們的學習過程,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明顯的幫助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的使用該方法,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讓該方法的好處惠及所有學生。
[1]楊瑞月.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J].內蒙古教育,2013(24):33.
[2]胡旭青.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4(06):12-20.
[3]金蘭貞.“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科學運用的探索[J].中小學電教(下),2011(10):16.
G623.24
:A
:1671-864X(2015)10-0109-01
劉娟(1981—)女,漢族,現為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沁河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