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富林
淺談高校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文/羅富林
摘要當今社會,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和定位也越來越高,這對于當下高校辦學來講提出了新的課題和目標,高校也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水平,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人才。文章首先論述了高校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分析了高校辦學對社會的作用和意義,繼而提出了高校薪資管理對于高校辦學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薪資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得出了其需得以解決的必要性。結合各方面關鍵要素,探析當下高校薪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高校薪資管理模式和相關機制,從而保障高校辦學科學有效的運轉和實施。
關鍵詞高校薪酬管理問題解決對策
當今社會,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和定位也越來越高,這對于當下高校辦學來講提出了新的課題和目標,高校也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水平,從而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人才。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的高校薪酬管理主要體現在對高校工資制度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體現在等級工資制度的改革、結構工資制度的改革、職務等級工資制度的改革以及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改革。雖然國家對于高校薪酬管理十分重視,但是在此方面我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說難以兼顧公平、缺乏戰略性思考等。在高校辦學過程中,其薪資管理體系以及管理水平對于高校的辦學具有至關重要且深遠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來講,甚至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就需要結合各方面關鍵要素,探析當下高校薪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高校薪資管理模式和相關機制,從而保障高校辦學科學有效的運轉和實施。
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高校薪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嚴重阻礙了高校健康有序的發展進程。對高校薪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分析和把握,從而尋求問題的突破口或者說是切入點,從而做出更具有針對性的調整。
1、高校教師薪資水平較低
結合當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橫向對比和縱向觀察來看,教師的薪資水平并不高,甚至有些偏低。教育最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核心動力和永恒動力,決定著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需要依靠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來完成從而培育出更高素質人才的過程,而較低的薪資水平導致教師職業缺乏對人才的吸引力,人們更愿意去謀求一些薪資水平較高的其它職業。再者,對于在職教師而言,也可能會轉行進入其它薪資水平較高的工作領域。人才流失對于高校的辦學來說無疑成為高校發展的巨大障礙。
2、高校薪資水平評定方式不合理
多年來,我國高校的薪資評定方式形成了以教師職稱為唯一參考標準而進行的薪資評定。這樣的評定方式容易導致教師過度注重自身的職稱,并且也會將自身的職稱評定作為一種短期投入、長效收益的短期投資行為,忽視了對教師自身業務能力水平、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等的關注和提高。這對于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及水平的提升是一個巨大的阻礙因素,這樣的惡心循環過程也不利于高校健康有效的發展。
3、分配方式和機制不合理,嚴重影響了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高校薪資分配應該與教師所付出的生產要素成正比關系,不合理的分配方式會嚴重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來講,我國當下教師工作仍然為二元制結構,包括國家所發工資和校內津貼兩部分。首先,國家給教師發工資的這種方式既使得教師工作成為了“鐵飯碗”,并不利于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建立,同樣這樣的工資發放形式與當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平競爭機制相脫離;另外校內津貼并沒有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發放機制,結構錯亂、標準不一的同時受學校經費的影響較大。
1、提高教師薪資水平
國家加大財政投入和相關政策支持,對于財政投入所涉及的資金動向和落實等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并且通過設定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政策規定來保障和提高教師的生活水平。例如,在提高教師工資的基礎上,可以通過對于生活條件較差的教師家庭進行生活補貼、教師購房的合理審核和補助機制、教師家庭兒女的教育補助等等的方式,滿足教師的個體需要的同時,盡可能的滿足教師家庭的一些基本需要,從而為教師工作和生活提供一個良好有效的保障,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2、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師薪資水平評定機制
一方面取消以教師職稱高低作為薪資水平的唯一決定因素的這個不成文規定,另一方面,教師薪資水平要結合教師的業務知識和能力、科研成果和教學成果等對高校教育有實際意義和推動能力的高校教師素質作為參考標準,即采取高校教師薪資績效機制和教學科研績效工資,從而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競爭機制與激勵機制,促使高校教師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教學工作當中。
3、建立高校津貼合理分配制度
隨著高等學校分配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教師津貼分配變得越來越靈活,作用越來越大。但津貼分配如何更好地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方針,更好地激發教師教學和科研的積極性,有必要對激勵機制進行深入的探討。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津貼分配制度,就需要結合津貼所涉及的相關點來進行分析和規定。既要結合學校內部的財務狀況,又要通過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通過自主設計的方式來安排。例如,取締教師工資的平均主義并堅持工作效益與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結合,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總之,就現階段我國高校發展現狀而言,在薪資管理過程中還存這些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既需要大家清楚地認識到高校薪資管理對高校發展建設的重要作用又要不斷參與其中、建言獻策,提出更多更好的高校薪資管理模式,推動高校良好有效的發展,從而為社會、為國家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殿祥,劉常國.高校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3 (30).
[2]歐金榮,李仁剛,唐峻.對完善高校教師津貼分配激勵機制的思考[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05(1).
(作者單位:重慶文理學院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