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琪 李先雄(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2)
新規則導向下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的藝術設計探析①
羅琪李先雄(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12)
摘 要:根據啦啦操競賽規則(2014年版),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錄像解析法、數理統計法等對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作細化研究,通過服裝造型與款式、色彩與比例分析、裝飾與結構元素和圖案與面料元素,科學研究符合舞蹈啦啦操藝術風格的表演服裝,教練員能夠通過本文藝術設計出符合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并正確選用符合自己舞蹈啦啦操風格的服裝。真正具有獨創風格的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能夠給裁判員和觀眾產生耳目一新的藝術感受,為比賽獲得更有利主觀因素,以此體現舞蹈啦啦操美的藝術風采。
關鍵詞:規則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設計研究
李先雄(1975—),男,漢,博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健美操和體操)。
舞蹈啦啦操自從美國傳入我國深受廣大青少年的青睞,隨著學校體育啦啦操課程普及,全國啦啦操聯賽的推廣,啦啦操文化在中國迅猛發展。表演服裝在舞蹈啦啦操比賽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絢麗的表演服裝運用能激發對舞蹈啦啦操的藝術觀賞性,帶給觀眾和裁判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啦啦操競賽規則(2014年版)周期性更新,為裁判員公正、準確地評分提供客觀依據,為參賽者賽前訓練和比賽提供依據[1],對舞蹈啦啦操的表演服裝選用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由于認識和經驗的不足,許多教練員并不了解如何選用符合自己風格的表演服裝,更不清楚裁判員對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的藝術觀賞性,該文根據啦啦操競賽規則(2014年版),對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作細化研究,有助于教練員在實踐中對舞蹈啦啦操服裝的正確把握,推進全國啦啦操聯賽在中國發展,為充分發揮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的藝術設計提供實踐依據。大力提高比賽中致勝幾率,因此,新規則導向下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的藝術設計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表演服裝是舞蹈啦啦操表演中起著對人體裝飾和保護的工藝品,它與色彩比例搭配、場地背景燈光、造型結構、民族孕育等藝術魅力因素相結合,創造出適合舞蹈啦啦操所展示的青春活力,魅力四射,并直接關系到裁判員的第一印象、體現民族內涵、展示本隊風格等演出效果。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樂伴奏下,運用多種舞蹈元素的動作組合,結合轉體、跳步、平衡與柔韌等難度動作以及舞蹈的過渡連接技巧,通過空間、方向與隊形的變化表現出不同舞蹈風格與特點,強調速度、力度與運動負荷,展示運動舞蹈技能以及團隊風采的競賽項目。分為花球舞蹈啦啦操、爵士舞蹈啦啦操、街舞舞蹈啦啦操、自由舞蹈啦啦操[1]。
花球舞蹈啦啦操是成套動作手持花球(團隊手持花球動作應占成套的80%以上)結合啦啦操基本手位、個性舞蹈、難度動作、舞蹈技巧等動作元素,展現干凈、精準的運動舞蹈特征以及良好的花球運用技術、整齊一致、層次、隊形不斷變換等集體動作視覺效果。花球舞蹈啦啦操的技術特征主要體現為肢體動作通過短暫加速、制動定位來實現啦啦操特有的力度感;動作完成干凈利落;在運動過程中重心穩定、移動平穩,身體控制精確、位置準確并通過動作的強度和快速發力突出運動舞蹈的特征[1]。
爵士舞蹈啦啦操是成套動作由爵士風格的舞蹈動作、難度動作以及過渡連接動作等內容組成,通過隊形、空間、方向的變換,同時附加一定的運動負荷,表現參賽運動員的激情以及團隊良好運動舞蹈能力。動作技術特征主要體現為肢體動作由內向外的延伸感;通過延伸制動實現爵士舞蹈啦啦操持有的力度感;通過動作的松弛有度的強度突出運動舞蹈的特征[1]。
街舞舞蹈啦啦操是成套動作由街舞風格的舞蹈動作為主,強調街頭舞蹈形式,注重動作的風格特征以及身體各部位的律動與控制,要求動作的節奏、一致性與音樂和諧一致,同時也可附加一定的強度動作,如包括不同跳步的變換及組合、或其他配合練習。街舞舞蹈啦啦操的技術特征主要體現為肢體多關節動作短暫加速、制動定位來實現特有的力度感;動作完成干凈利落;身體控制精確、位置精確并通過動作的松弛有度的強度突出運動舞蹈的特征[1]。
自由舞蹈啦啦操是以某種區別于花球、爵士、街舞的形式出現,同時具有啦啦操舞蹈特征的其他風格特點、形式的運動舞蹈,如:各種具有民族舞風格特點的運動舞蹈[1]。
2.1研究對象
該文以啦啦操競賽規則(2014年版),2014~2015年全國啦啦操聯賽(湖南站)90支代表隊的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中國知網、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查閱啦啦操運動發展體育著作及文獻期刊和服裝設計基本元素相關國內外文獻70余篇,通讀啦啦操競賽規則(2014年版),關注全國啦啦操網站,瀏覽百度、搜狐網頁尋求資料,查閱大量的美學專著、服裝設計專著,為此論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2.2專家訪談法
通過參與及觀看2014年~2015年的全國舞蹈啦啦操聯賽(湖南站),并記錄各參賽隊表演服裝特點。借此機會采訪了啦啦操知名教練員及裁判員,虛心請教啦啦操表演服裝在比賽中的作用,裁判員主觀因素與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相關回歸分析,為該文的理論分析提供參考依據。
2.2.3錄像解析法
反復觀看2014年~2015年的全國舞蹈啦啦操聯賽(湖南站),分析并對比各參賽隊表演服裝與該代表隊成績特點,記錄各參賽隊服裝造型與款式、色彩與比例分析、裝飾與結構元素、圖案與面料元素的特點。為該文的問題分析提供參考依據。
2.2.4數理統計法
對2014年~2015年的全國舞蹈啦啦操聯賽(湖南站)90個代表隊中參加舞蹈啦啦操項目的表演服裝進行統計,并根據其所報具體項目表演服裝歸類,運用SPSS統計其運動成績。同時將調查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梳理,提出切實際地結論和建議。
3.1服裝造型與款式
造型與款式是造型藝術的基本審美特征。它是在舞蹈啦啦操特定的空間,以一定的線、面、體形狀,呈現出啦啦操獨有的藝術形象。通過形體塑造、服裝款式設計,充分顯現啦啦操神采,表現其運動項目動作控制精準、短暫加速、隊形變化、整齊一致的力度感。根據調查發現,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造型過于單一,款式陳舊,不具備多樣性的特點。87.3%的教練員服裝來源店面、網購、借用,沒有
創新性,不能完美地展示運動員優美線條,只有12.7%的教練員是根據風格選用或量身定做表演服裝,這一現象難免會出現“撞衫”的尷尬場面。使裁判員出現視覺的生理及心理疲勞。
3.2色彩與比例分析
在服裝設計中,不同的色彩與比例調和形式會給裁判與觀眾以不同的感覺,裁判員在花球啦啦操比賽中連續受到多種色彩刺激后會產生審美疲勞。
據調查顯示,在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中,紅色服裝是比較普遍的顏色,占了47.8%,紅、藍、黃三種顏色的表演服裝一共75.7%。這三種顏色能夠表達花球舞蹈啦啦操感情的熾熱、情緒的激動,給人一種充滿歡快、喜慶活躍氣氛的場景。但是過多的紅、藍、黃給觀眾一種眼花繚亂的錯覺,在心理方面也會有排斥的情緒。色彩和比例不和諧,顏色過于普遍,與舞蹈風格不符合,未能給裁判員深刻印象。
3.3裝飾與結構元素
裝飾與結構元素是輔助搭配元素,是花球啦啦操表演服裝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根據調查,發現2014年~2015年的全國舞蹈啦啦操聯賽(湖南站)中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的裝飾單調,搭配不合理,脫離服裝與形體之間的關系,沒有起到揚長避短的效果,欠缺符合風格元素。
3.4圖案與面料元素
新規則規定禁止渲染暴力、種族歧視、宗教信仰以及性愛等內容[1]。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的圖案元素中也禁止有以上內容,在比賽過程中,圖案沒有變換、位置不顯眼,圖案面積過大,面料光澤不醒目、不吸汗、過硬,不利于運動員發揮。
4.1服裝造型與款式
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中所要表達的精神、理念、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等等,都應與舞蹈啦啦操主題相結合。根據舞蹈啦啦操特點選擇適合其風格的服裝,花球舞蹈啦啦操選用X型表演服裝,充分體現出身體各部分的快速制動,短暫發力的獨特風格,更加劇了力度感,給人一種青春活力、干凈利落的個性化表現;爵士花球啦啦操選用緊身型表演服裝,連體服,長褲緊身等更加表現出運動員扎實的舞蹈基本功、超強的運動技能,肢體動作由內到外的延伸感,給裁判員一種瀟灑、高雅之美;街舞舞蹈啦啦操應選用A、H型表演服裝,既可以體現時尚潮流嘻哈、有個性化,還可以提高舞蹈效果、渲染氣氛;自由舞蹈啦啦操根據其表達的形式選擇適宜造型與款式,如:選用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裝和最能體現民族傳統文化的舞蹈相結合,給人一種與主題緊緊相扣的意蘊,增加了審美價值[4]。
4.2服裝色彩與比例
為了緩和心理上的知覺平衡,色彩補充(色相、明度、純度)會取得畫龍點睛、相得益彰的神奇作用。紅、藍、黃三種顏色給人以興奮感與花球舞蹈啦啦操、街舞舞蹈啦啦操富有朝氣、烘托熱鬧氣氛的風格相結合。花球舞蹈啦啦操活躍場面氣氛,熱情澎湃,激情四射,具有強烈的表演震撼力,同時要注意與花球顏色搭配,選擇相適宜配色的花球,反差不宜過大;街舞舞蹈啦啦操有著動感、酷、帥的活力風格,黃色、黑色更能彰顯它獨具匠心的美學價值;爵士舞蹈啦啦操凸顯了本身性感、松弛有度的特點,紫色、黑色可使爵士舞具有嫵媚和性感的意味;自由舞蹈啦啦操區別于前三者,它是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展示,多與民族文化、舞蹈藝術和地域性結合,如印度舞多采用黃色服裝,苗族舞蹈多采用紅色與銀色相調和等等,自由舞蹈根據其風格選用其適合的顏色。顏色選用要考慮背景、場地等因素,避免和背景、場地同一色調。
服裝色彩除了因舞蹈啦啦操其特點進行設計,還要根據色彩之間比例的調和因素來進行,色彩和比例能讓人們通過視覺產生聯想從而引起心理作用。(1)對比性,設計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可利用對比性,如紅、綠同時對比,則紅色更紅,綠色更綠,當各種彩色和黑色同時對比時,色相均趨向于明度更高的同種色。(2)勻稱性,多以混合顏色為主,舞蹈花球啦啦操中最常見的是紅色與白色的比例、黃混銀、藍混銀、紅混綠等搭配顏色,銀色在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作配置作用越來越廣泛,將其用在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設計中具有較好的視覺效果。
4.3裝飾與結構元素
花球、爵士舞蹈啦啦操適用裙擺比較短的,不宜過長的緊身表演服裝,可提高表演者的形式美;街舞舞蹈啦啦操不適宜穿裙子展示;自由舞蹈啦啦操可依據自己的舞蹈風格選用適宜長度的裙子,可以是長裙,也可以是短裙。
4.4圖案與面料元素
圖案的裝飾部位也應根據舞蹈啦啦操造型而定,盡可能在人體活動時易展示的部位,例如胸前、大腿前側,給人帶來一種醒目的感覺。這些圖案形成了大多數表演服裝的基本形象,一般來說圖案因素在表演服裝中只是起點綴作用,因此在設計表演服裝時應注意圖案面積不大于主色面積。
舞蹈啦啦操為了表現手臂與各關節的快速制動效果,服裝既要舒適又要質量。舞蹈啦啦操表演中速度感、方向性要求有良好伸展性與復原性的面料,避免太過生硬的服裝,不利于展示花球啦啦操大強度、大幅度的藝術表演,面料要施展肌肉、線條的美、骨骼屈伸程度,選擇適宜面料在表演中至關重要,更有利于成套動作的完成。
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的造型與款式是根據其本身的主題去思考,造型與款式要多樣化,完美的展示出運動員的優美線條,給裁判員一種美的感受。
色彩新穎、比例協調、符合風格的服裝能讓觀眾通過視覺產生聯想從而引起良好的心理作用,能給裁判員深刻印象。
服裝的裝飾與結構豐富多彩,服裝與形體相聯系,具有時代氣息,為比賽獲得更有利主觀因素,以此體現舞蹈啦啦操美的藝術風采。
舞蹈啦啦操表演服裝在比賽過程中,圖案要創新,獨具特點,位置顯眼,圖案面積適宜,面料舒適有利于運動員發揮,能吸引裁判員的目光,從而更有利的獲取比賽高分。
參考文獻
[1]啦啦操競賽規則(2014年版)[S].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審定,2014.
[2]吳志強.體育活動過程的審美闡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2]許仲林.清末民初女裝裝飾工藝研究[D].安徽:安徽工程大學,2011.
[3]張海泉.服裝面料的視覺風格[J].紡織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 (4):34-36.
[4]魯娟.規則導向下舞蹈啦啦操的藝術審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5):95-97.
[5]雷國樑.美學與審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6]王曉穎.淺談雜技表演服裝的設計藝術[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11(4):38-40.
[7]李波.基于美學視角下舞蹈啦啦操服飾的研究[J].西部體育研究,2012(3):11-14.
[8]楊曉瑩.舞蹈啦啦操審美藝術價值及其藝術創編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9]吳曉菁.運動服裝的設計元素及其應用[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6(12):4-8.
[10]雒巖.淺談服裝設計藝術中的色彩應用[J].才智,2008(19):229.
作者簡介:①羅琪(1991—),女,漢,湖南長沙人,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健美操和啦啦操)。
中圖分類號:G8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c)-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