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意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205)
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踝關節損傷在運動損傷事故中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損傷類型,在足球教學訓練運動損傷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對于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踝關節損傷的相關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與研究,能夠大大降低高校足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發生幾率,使得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具保障。鑒于此,該文就從踝關節損傷的原因、急救措施和預防措施三個方面入手對高校足球教學中的踝關節損傷問題進行了研究。
在高校足球教學中,之所以容易出現踝關節損傷問題,據分析主要與如下幾個因素相關。
一是,踝關節的生理特點。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運動關節之一,同時也是構造非常復雜的關節之一。踝關節的生理特點是造成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踝關節損傷的一個重要特點。踝關節是由脛骨下關節面、脛腓骨內外踝關節面以及距骨滑車關節面構成的。踝關節關節囊的前后壁不但薄而且還較為松弛,關節頭前寬后窄,并通過關節兩側的韌帶來進行加固。其中,兩側的韌帶中,內側一旁較強的韌帶為內側韌帶,外側的韌帶為外側韌帶。外側韌帶包括了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以及距腓后韌帶幾個主要的部分,且均比較薄。在運動的過程中,踝關節為屈伸運動的單軸關節,距骨滑車的特點則是前寬后窄,當較窄的后部進入了較為寬大的關節囊中之后,足可以進行60°作用的輕度外展內收運動。此時,由于踝部的構造是外踝低、內踝高的,而且與此同時,韌帶也是內側強,外側弱的,所以,就常常會因為此時的踝關節穩定性較差而引發踝關節損傷的問題。
二是,足球運動項目自身的特點和生物力學技術。足球運動是一項對抗較高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和比賽的過程中,沖撞、摔倒、足部被踩等情況是極為常見的,而這也就為踝環節損傷問題的出現造成了可能。除此之外,在足球運動中,學生在完成跳起頂球落地、側向沖撞、外腳背停球以及鏟球和急停變向等動作時,也常常會因為擊打的力度過大而造成踝關節挫傷,運動中的盤帶技術動作的完成則因為需要要求踝關節經常處于扭轉運動中,也常常會造成踝關節急性扭傷的問題。由此可見,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的踝關節損傷與足球運動項目的特點和生物力學技術存在一定的關聯。
三是,學生自身層面的問題。學生作為高校足球教學的主體,自身層面的問題,是引發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踝關節損傷的一個關鍵。如:自身的身體素質較差,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在足球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忽視了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沒有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思想不集中、盲目或者是冒失的進行拼搶、硬打硬撞等等均會使得踝關節損傷的幾率大大提升。
四是,教學組織實施和環境方面的問題。教學組織實施和教學環境方面的問題,也是引發高校足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常見因素。例如:運動負荷量的安排過大;準備活動不夠科學;場地設施不夠完善,存在安全隱患以及遇到不良的氣候。如:因過于寒冷,造成肌肉僵硬,身體協調性下降,從而引發踝關節損傷等等,均屬于因為教學組織實施不當或者是教學環境而造成踝關節損傷的范疇。
踝關節損傷作為高校足球教學中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如果在損傷出現之后,診斷延誤或者是急救措施應用不當,常常會引發不良的后果。例如:在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出現踝關節扭傷的問題,并造成了局部的嚴重腫脹時,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手法復位,并在冷敷的同時,用彈力繃帶進行加壓包扎處理,常常會使得損傷恢復的時間大大延長;再如,在學生出現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時,如果急救的措施不當或者是治療不當,有可能會導致韌帶疤痕連接、韌帶松弛等問題,并會因為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而導致踝關節出現極易反復扭傷的問題,如果不進行及時的干預,嚴重的甚至會引發踝關節骨關節炎。由此可見,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一旦出現踝關節運動損傷,及時的給予科學、恰當的急救處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簡單來說,面對高校足球教學中的踝關節損傷問題采取急救措施時,首先要注意在踝關節損傷出現之后,及時的進行明確的診斷,如果經過明確的診斷確定沒有出現骨折和肌肉、肌腱的完全斷裂問題,那么就可以采用拔伸牽引等手法來進行復位,使錯位的關節能夠得到及時的回復,然后再采用冷敷和加壓包扎等處理方法進行處理。而如果經過診斷懷疑出現了骨折的問題或者是肌肉、肌腱完全斷裂的問題,則應該保持學生損傷時的體位立即送往醫院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損傷處理的及時性,也就是說,在損傷出現之后,采取急救措施的時間越早越好,這不但是運動損傷急救的關鍵,同時也能夠為下一步的治療和恢復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身體素質訓練的開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是預防運動損傷出現的首要條件,也是降低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踝關節運動損傷的關鍵。在采用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練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的方法來預防足球教學中學生踝關節損傷的問題時,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始終堅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基本原則,切忌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短期的訓練成效;二是,要結合足球運動的特點來進行。將身體素質訓練融于技戰術的教學訓練之中,將足球技戰術教學訓練與身體素質訓練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三是,要注意加強學生大腿、小腿以及踝關節的訓練,尤其是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如:負重提踵、足尖走或者是足尖跳等等,這樣能夠確保訓練的針對性,更好的起到預防踝關節損傷出現的作用;四是,要注意不同身體素質的協調性發展和提升。學生身體各方面素質并不是相互割裂和獨立的,恰恰相反,通常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如果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好,肌肉力量和肌肉彈性比較差,那么往往其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也會較差,也就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因此,在開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以此來降低損傷幾率時,一定要注意學生身體素質協調性發展和提升。
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時,貼扎的使用能夠減小側切過程中到達首次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的時間,使著地初期學生足部的緩沖能力下降。另外,貼扎和護具都有助于減小側切時踝關節背屈活動度,其中,貼扎能夠通過較好的限制踝關節的內翻運動來減小踝內翻的角度,從而能夠為人體提供更多的時間來應對踝內翻,以此來降低踝關節損傷的發生。而護具的使用,則有助于增加側切時踝外翻的力矩,通過側面彈性撐板的形變為踝關節提供一個額外的外翻力矩,并以此來降低外翻肌群的用力,大大降低外翻肌群和韌帶損傷的可能性。由上述的分析可知,貼扎和護具的使用均具有保護踝關節的積極作用。因此,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時,為了降低踝關節運動損傷的發生幾率,任課教師一定要注意監督學生恰當的使用貼扎和護具。
在開展高校足球教學活動時,要注意教學活動的科學組織和落實,如: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而異的安排運動負荷等來降低踝關節損傷的可能性。而且還要注意科學的安排教學場地和教學設施,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全面的對教學場地和器材設施進行安全排查等等,來排除教學場地和器材設施等方面安全隱患,通過完善的教學條件來降低踝關節損傷的發生幾率。
為了降低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生踝關節損傷出現的幾率,一定要注意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和醫務監督工作,不但要系統的講解相關的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而且對于高校足球教學或者是訓練中,有異樣感覺和疼痛的情況進行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以盡可能的避免因此而造成的嚴重的踝關節損傷問題。而踝關節運動損傷一旦出現,則應確保治療的科學性和及時性,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疏忽漏診和誤診,并注意持續跟蹤和觀察學生的病情狀況。
[1]王長勝.陜西省青少年女子足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現狀調查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2]臧谷鈺龍.我國U-15優秀男子足球隊員運動損傷預防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