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
(宜昌市三峽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宜昌 443000)
對三峽大學公共體育課的開展現狀的調查報告①
周健
(宜昌市三峽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宜昌 443000)
大學生普遍身體素質以及身體條件不高,主動運動鍛煉的意識缺乏,上課積極性不足,同時教師教學太過死板,對學生沒有吸引力,教學內容競技化,師資建設滯后,方法陳舊等,高校公共體育課的問題不斷增多,對于高校公共體育課,在不斷解決就問題的同時,很多的新問題也就會出現。該文從對三峽大學公共體育課的開展現狀進行調查,發現高校公共體育課所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和分析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如何提高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究,提出相關并切實可行的建議,以及對其改善提出可行性建議從而提高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
大學 公共體育課 身體素質 現狀 調查報告
高校體育是高等學校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高校長期以來并沒有重視。20世紀80年代我國對各高校都進行了不同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有了較為突出的改善及結果,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也逐漸表現出一些突出的問題。如何正確認識新時期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如何開展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如何讓學生對高校公共體育課產生良好的興趣,主動去學習鍛煉,以及解決當前高校公共體育課所面臨的問題,對增強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高校體育教育理念,提升高校學生體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調查研究針對三峽大學公共體育課的開展現狀,發現高校公共體育課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其改善提出可行性建議。
1.1 建立新的公共體育課程開展理念
教育部頒定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知道綱要》以及與大學生緊密聯系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指出,堅持以人為本,重新建立了公共體育課程開展的理念,并通過體育課程開展方向,課程開展器材和設施,課程安排,課程內容,課程結構等方面進行全面規劃,實現高校公共體育課的積極健康發展。
隨著體育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對比練習,合作學習等,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展示自己,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來,讓學生能夠通過體育課堂從身體至內心都有釋放作用。提高學生上課興趣,能夠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中,提高對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體育教師也要向學生傳授課后體育鍛煉的體育綜合技巧,讓學生能夠正確的進行課后體育鍛煉,老師正確的引導也是學生提高體育興趣的關鍵。營造積極的教學環境和學習分為在體育教育中同樣十分必要。高校體育教育最終的目的便是讓學生擁有健康身體,良好的身體素質.身心愉悅。
1.2 加強學生鍛煉意識
通過對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開展現狀的調查,除了高校體育教師的課堂豐富化,體育器材設施的完整化,高校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愛好主動化更為關鍵。加強高校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了解體育鍛煉給人帶來的益處也是同樣重要。
2.1 被試的選取
通過文獻資料,問卷調查以及實際考察的方式對三峽大學的公共體育課歷史,現狀以及發展趨勢進行研究,探討三峽大學公共體育課存在的突出問題,形成公共體育課成改革的背景報告,為本研究明確方向和路線,為整個調查報告奠定基礎。
2.2 對數據的分析
通過對問卷數據的分析,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的開展中,少部分同學本身就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且大部分是女生。每周一節體育課,絕大多數同學是當作為一種學習間隙的放松,能夠給學習生活帶來的壓力有一種很好的釋放。86.07%同學喜愛運動,能夠對體育運動有很好的認識,13.93%不喜愛運動,且其中有80%以上都是女生,可見體育運動在女生的生活環境中沒有占據很好的位置,也沒有形成良好的運動氛圍。21.07%現在所上的體育課程并不是自己喜歡的課程,一方面是因為選課時沒有選上自己喜歡的班級;另一方面而在與學生自身并不是喜歡體育運動。58.04%同學對學校的體育器材設施不滿意,可見場地設施的不足是影響高校公共體育課開展的重要因素,學生沒有足夠的空間,足夠的器材,足夠的環境來展現自己,從而學生沒有了機會,也就缺少了高校體育課程對學生的真實意義。78.04%同學認為每周一節體育課太少,如遇天氣變化,只會有2周甚至3周才上一節體育課,運動量的要求完全滿足不了學生的要求,學生缺少了體育課程的機會來放松或釋放,更容易出現身體和心理的不愉悅.在運動量的數據上來看,23.93%,57.14%,18.93%,考試難度在每個人看來也不一樣,66.07%,25.00%,8.93%。各班級同樣的運動和課堂內容,對學生來說有不同的認識,可見各班級中學生的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有必要改變班級的模式,分編出基礎班,提高班或者強化班.這樣就能讓每個同學都能在每堂課學到一定的體育知識,達到一定的課堂效果。
調查發現,高校體育老師都能夠很負責的對待學生,考勤管理,課堂時間的合理安排,課程的學期計劃,以及每節課的課堂飽和度都是適合大部分學生的。但是在體育器材設施,場地大小缺乏比較嚴重,學生所給出的建議中也提及到所在班級人數太多,場地設施不足,導致學生練習密度太小,學生不能滿足。如籃球場地兩片,卻有60個人的班級上課,20~30個籃球,全在于籃球老師的合理安排使用,90 min的課堂時間每個人的運動時間較少,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運動量較小,而且每個人對籃球的掌握不同。再如羽毛球,上課場地在訓練館,場地20余片,經常同時有2個班級同時上課,場地更受限制。體育課程不同,器材大小不同,有的器材簡單方便,一般很少對器材進行維護和保護,學生借用器材十分方便,管理不嚴謹。而健美操、定向越野以及柔力球就好得多,在這些方面比起籃球和羽毛球要好點。柔力球、籃球、定向都是室外項目,受天氣的影響也較大,下雨天就只能決定停課,炎熱酷暑的天氣考慮到公體學生的體質狀況,運動量也就相對小點。
另一方面,通過教師手中的學生名單,對每節課的考勤管理也可以看出,每個班級有約18%的同學都有過曠課或遲到早退的情況,可見高校學生對待體育課程的態度認識也有一定的不足,沒有積極的態度。
通過網絡、書籍查閱也發現,全國各個高等院校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例如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不明確,高校公共體育課是高校學生不課缺少的必修課,應該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落實素質教育,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的雙向發展,但是在目前看來,許多高校在課程的知道思想上不夠沒明確,沒有真正把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
再如,課程設置不夠靈活,學生的選擇空間小。選的課有的課程名額不足,有的課程過剩,學生在選課時很多時候都不得已選了自己并不感興趣的體育課程。例如,有極少數的學生在選課時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表現出了應付和從眾的心態,并不是真的喜歡某一門體育課程,完全是為了修滿學分買或者是同班級的好幾個同學,一個寢室整體選擇體育課程相同,表現出的從眾現象。另一方面,現在的高校擴招,普通高校學生大量增加,但是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資源緊張,教學器材以及教學場地都不足,于是就導致班級人數過多普遍一個班級在50~60人之間,人數的增多各個班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這對教師組織教學也帶來很大影響,教師只能更具大部分人都運動技術水平制定教學內容.這樣也就不利于學生充分發展。
隨著高校師資力量的壯大,教師的廣泛性,增加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多樣性也十分關鍵,開設更多的體育課程,增加體育選修課的種類,高校學生是一個大集體,男女的區別,年級的區別,甚至來自家庭的區別,地域的區別,這都是讓學生有著不同興趣愛好的原因。在習慣和體育要求上更有這很大的區別.學校也可以聯合各學院以及校級組織,舉辦更多的除校田徑運動會以外的體育游戲競賽活動,適合廣大學生,旨在培養高校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和學習體育的積極性。高校體育課的類別每年都應該有所改變,增加學生喜愛的或新穎的課程,例如設置社會開始流行切滿足學生好奇心的項目——撕名牌,國外的體育項目—橄欖球.減少或改變較冷門的體育課程,逐漸有效改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這樣也更有利于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充滿信心,并能更好地挖掘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潛能,使學生滿懷信心和充滿希望地進行體育學習。
[1]陳翠然,等.高校體育改革與發展[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2:56-66.
[2]王艷云,等.對我國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新思考[J].體育學刊,2010(3):1-17.
[3]戴三育,等.中日高中生體育價值觀比較研究[J].西安體育學報,2011(9):20-34.
[4]牛啟超,韓冰.拓展訓練在高校大學生組織建設中的實踐與探索[C]//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2006.
[5]徐建清.福建省三地市老年人不同體育鍛煉行為的社會心理原因[C]//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006.
[6]陳作松,周愛光.環境、自我效能感與中學生鍛煉態度的關系[C]//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006.
G807.4
:A
:2095-2813(2015)10(a)-013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8.138
周健(1979,3—),男,漢,安徽阜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籃球項目的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