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華(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麗水 323000)
體育教學中采用情感策略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①
章華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浙江麗水323000)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體育課程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一個優秀的學生不僅僅需要得到智育教育,更是需要擁有良好的身體。體育教學是一門強調身體和心理均衡發展的學科,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采用情感策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積極的干預十分必要。體育教學采用情感策略,能夠幫助逐漸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為其綜合素質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該文將對體育教學中采用情感策略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進行分析,希望對于體育教學的發展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體育教學情感策略學生心理健康
①基金項目:本文獲浙江省教育規劃課題“體育教學中采用情感策略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資助,課題編號:SCG505。
隨著當前的時代中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現代社會普遍的競爭也讓人帶來了非常沉重的壓力,因此,現代社會對于人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求人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技能,還需要具備一定強度的心理承受能力。現代人的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更包含了心理層面上的健康。而在當前對于教學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貫徹素質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學生在校園當中的心理健康程度已經受到了很多方面的關注。不僅僅在前一個階段出現的一些校園的暴力事件,也有一些學生因為不堪心理承受之重,甚至選擇了自尋短見等,這些都對現代教學提出了心理健康的積極干預之要求。在日常的學科教學當中,體育教學是一門強調身體和心理均衡發展的學科,而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地干預,促進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形成積極的心理素質,這些都非常重要。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當中采用恰當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積極的干預就顯得十分必要。而情感策略作為一種隱形的心理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不引起學生的反感,從而推動體育教學在學生心理上有更積極的影響。
情感教學和體育教學實際上是密切相關的。長期以來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往往都是重視一些知識以及技能上的累積,但是卻忽略對于學生感情的關注。傳統的體育教學當中,往往沒有很好地激發出學生對于體育的熱愛,僅僅只是完成體育教學大綱上面的相關內容,所以并沒有很好地調動起學生在體育學科上積極拼搏的情感,導致體育教學僅僅只是成為學生的一門課程,而不是學生獲得各種情感和知識的重要平臺。實際上,因為很多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并沒有將學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作為重要的教學關注點,所以很多學生感覺自己在體育課堂上學習的時候有被教師忽略的感受,從而對于體育學科的學習并不能夠形成更多的興趣。
體育教學當中應用情感策略,實際上能夠幫助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這些均無法讓學生在日常的過程當中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體育課堂上教學的內容,有很多都是需要學生形成團隊精神以及體育精神的,比如在跑步鍛煉過程當中,對于運動的堅持,在籃球體育運動當中,形成更為積極的團隊精神,這些都是需要通過情感策略進行引導的。只有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當中能夠逐漸形成積極的心態,他們才能夠在體育課堂上逐漸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心態與心理素質之間的橋梁就是情感策略。
而且當代的學生心理問題,相對于過去的學生更為多發,因此更需要給予關注。平時的課堂學習當中,由于都是室內進行教學,所以即便教師要和學生進行對話或者交流,也是在非常有限的空間以及時間當中進行的,學科的教師需要充分考量課堂的授課時間,所以對于課堂上的情感交流上,相對是放在一個次要的位置上的。不過在體育課堂教學當中,因為體育課堂的教學是在操場等相對比較大的場所進行的,在放松身體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放松自己,從而讓自己不斷地釋放出在教室學習時候所產生的壓力。這個時候,體育教學如果能夠引入情感策略,則是能夠讓學生將內心的壓力進行緩解,心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有通過恰當的途徑進行宣泄,人的內心才不會過分壓抑。因此,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對于身體素質的鍛煉以及心理素質的養成同樣都是非常重要的,都需要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加以重視,不然這樣的教學則沒有辦法培養出具備全面性綜合素質的學生。
從日常的體育課堂教學當中可以發現,學生在心理策略的影響之中,不僅僅能夠對學習更具備積極性,而且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養成過程中,也能夠形成更為積極的推動力。實際上很多學生面對著非常多的心理壓力,當前的社會價值觀又趨向于多元化,所以對于學生而言,也是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從情感策略的角度入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引導,配合體育課堂教學當中獨有的環境以及內容,能夠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社會當中的定位,樹立自己的信心以及理想,能夠逐漸選擇到實現自我價值的合適路徑,最終促進自身的不斷發展。這一點也表明了,情感策略在體育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2.1情感策略能夠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
通過對于體育課堂上學習的熱愛,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當中逐漸獲得快樂,并且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進而形成積極的心理情緒。一些學生如果在面對自己所不喜歡的活動過程當中,必然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沉重感,這種不良的情緒對于學生自身而言,也是有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的。因此,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必然不會完全適應學生自身對于運動的偏好,運用情感策略,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對于非偏好活動內容的適應。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選擇匹配性的策略,引導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當中,逐漸改善自己的情緒,形成積極的心態,進而提升學生在體育課堂當中的興趣。在自主性的體育運動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感受到體育本身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在提升興趣的基礎上,更加主動并且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促進身體的健康以及提升身體的協調性,從而對內心的情緒狀態進行調整,最終讓學生提升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進行學習的興趣。實際上在這個過
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對學生的內心當中潛在的抑郁或者是焦慮的情緒進行調節。教師要擅長運用各種相關的興趣激發點,讓學生逐漸提升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的興趣。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心理環境實際上是一種持久性,并且相對比較穩定的一種途徑,而且在相對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會對人的情感以及行為產生持續性的影響,進而對人類各種行為當中的情感體驗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良好的心理環境能夠對于人的行為產生增強的效應,即便是人參與到一件非常平凡的事情當中,也會逐漸感受到與眾不同的快樂,獲得心理層面上的滿足。但是,如果產生了一種消極的心理環境,那么很有可能對所有的事物或者行為都表現出一種煩躁或者厭倦的狀態。所以,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采用各種活潑以及生動的教學方式,從而讓學生產生參與到體育學習中的興趣,就能夠在情緒上改變學生消極的心理應激狀態,這一點對于改善學生內心深層次中具備焦慮或者強迫等負面因素,都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尤其是通過良好的教學氣氛,對學生產生正向的心理激勵,讓學生的內心世界得到充分的調節。
2.2情感策略能夠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人際交往心理健康化
人際關系在學校當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從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的角度上看,每一個人都是具備這樣的人際交往需求,這種需求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學生也是如此,他們不可能僅僅是依靠他們自己一個人獨自生活下去,而是需要歸屬到某一個具體的社會團體當中,他們實際上也非常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以及關愛,這種心理上的需求實際上和學生日常的衣食住行的物質需求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出現了需求滿足性缺失的狀況,那么學生的內心可能會喪失在學校正常生活以及學習的安全感,進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威脅。一些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因為其社交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產生了挫折感。因此,針對這種情感上的應激,體育教學過程當中采用情感策略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引導也非常重要。
在體育教學課程當中,可以讓學生主動承擔起溝通的角色,打破教師講和學生聽這樣的一種單向的信息傳播模式,讓學生能夠重新回歸到學習以及溝通的中心當中。通過角色轉換等情感策略,讓學生體驗成為教學中心的快樂,學生在過程當中不斷地提升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而教師和學生互相之間雙向溝通,能夠不斷提升自身對于體育課程學習的興趣,從而讓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教師要讓學生在溝通的過程當中都參與進去,而不是讓少數活躍的學生成為課堂溝通的主角,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情感策略的實施當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課堂人格,從而也形成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的人際關系氛圍,在充分的交流過程當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進而增進了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了解,讓學生逐漸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狀態。在日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策略也應該緊密圍繞在學生的溝通習慣上,讓學生能夠喜歡進行溝通,明確教師和學生在溝通過程所發揮的作用,讓學生明確自身在人際交往當中的地位,從而喜歡和身邊的人進行溝通,喜歡表達自我,逐漸形成一種良好而健康的心理狀態。
2.3情感策略能夠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意志
意志實際上是一個人對于自身的行為進行有意識的調節以及支配的過程。通過意志力的控制,學生能夠逐漸讓內心當中的心理狀態得到調節,最終克服日常工作過程里的困難,形成堅強的意志力。意志力實際上在人的內心當中并不是一種孤立的元素,而是一種綜合了情感以及認知過程的行為,通過彼此之間的滲透,讓人類對情感進行調節。所以,體育教學過程實際上能夠讓學生不斷地調節自身的意志力,最終形成更為優秀的意志力,能夠堅強地面對日常生活當中出現的苦難。意志力不僅僅是獲得事業成功的一種關鍵的元素,更是學生能夠保持心理上健康的一種重要的元素。所以具備良好的意志力,也需要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采用更好的情感策略對于學生進行有意識地引導以及培養,才能夠讓學生逐漸形成一種堅強的意志力品質。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競爭以及合作都是共同存在的,所以體育教學應該擅長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當中,要擅長和他人合作,同時也要在競爭過程里面考慮到更多的策略,以策略來戰勝對手。在互助和競爭的過程當中,學生逐漸接觸到現實社會當中所廣泛存在的一些問題,日常的生活過程當中所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而產生奮發圖強的心理氛圍。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很多積極以及正向的情緒,以及他們的意志力品格等,都是在挑戰以及競爭的過程當中不斷得到完善及發展的。所以,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保持相對程度的競爭性。讓學生體驗競爭,從而更能夠體驗到人生當中起落勝敗,形成更為堅強的心理。
當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于之前呈現了下降趨勢,而當前高校當中也漸漸對于體育教學有所重視,更注重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當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仍然是比較嚴重的,而且問題比較集中,體現為強迫、抑郁以及人際關系焦慮等。影響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綜合因素是比較多的,往往在大學內的環境以及社會多元價值觀的形成與碰撞等,都可能讓青年學生產生特殊條件下的應激心理。而體育教學應該關注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情感策略的角度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實際上情感策略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還能夠提升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而讓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和心理品質。體育教學是全面推進學生綜合素質形成的重要學科,所以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對心理學的元素進行吸收,尤其是對于體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以及情感教學等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應用,進而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推進對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采用學科滲透的方式,運用多種情感策略,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氛圍。
參考文獻
[1]柳明義.體育教學與大學生智力培養[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88-89.
[2]李妙蓮.如何使學生成為體育教學中真正的主體[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2(6):32.
[3]徐嚴明.講解與示范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1).
作者簡介:章華(1975,10—),男,浙江麗水人,漢,體育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運動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b)-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