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良
(太原工業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8)
20世紀80年代國家體委將散打這項運動列為實驗性項目開展以來,有不計其數的散打愛好者加入到練習和訓練散打的行列中來,大批的散打運動員從中產生。現如今,散打這項運動已經成為各種大型賽事諸如亞運會、奧運會等的正式比賽項目,且近年來空手道、泰拳、拳擊等國內外格斗項目與散打運動的交流不斷加強,從而使散打的技術不斷完善,觀賞性不斷提高。誠然散打作為一項競技性較強的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運動項目,但是在普通大眾,特別是在青少年群體當中,吸引了大批的練習者與愛好者。武術散打運動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有機組成部分,孕育著先哲們優秀的育人思想,在全面進入21世紀的轉型期,我們有責任滿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在發揮武術散打的內在價值、功能和外在功效的基礎上營造良好地空間,只有這樣,武術散打才能更好地在青少年中更好地發展起來,武術散打運動對民族文化人類發展才會真正發揮出真的價值和意義。
以太原市體育運動學校練習散打的50名青少年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太原市體育局、山西大學圖書館及《中文期刊篇名目錄》和國家體育總局編制的《中文期刊檢索系統》對本課題相關的文獻和相關的資料進行上網檢索。并通過中國知網(2001—2014年)對相關研究進行檢索。查閱國內外關于青少年身心發展方面的資料和文獻,并對其進行整理和分析。
1.2.2 專家訪談法
通過電話實際交流和電話訪談的形式對省內外散打方面的專家、前輩進行訪談,聽取專家在發展青少年散打運動方面的寶貴意見和建議。
散打運動自1979年引進以來到現在經歷了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從1979年到1989年的10年漫長實驗階段;從1989年到1998年的飛速發展階段;從1998年到如今的國內外市場積極開拓階段(詳見表1)。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一部分,散打在其自身發展的過程中,賦予了強烈的體育性、民族性及對抗性等特點。練習散打可以培養人的氣質,增強練習者的自信心以及還有最根本的強身健體之功效。因此,正是因為這樣,散打所具有的健體防身、鍛煉意志、發展心智及培養競爭意識的作用越來越被廣大青少年所接受和喜愛。青少年時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他們的身體結構及身體素質會得到飛速的發展,也會逐漸地確立人生的價值觀、世界觀。青少年活潑好動、意氣風發及充滿了無限的活力,練習散打會提高人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及柔韌等素質,對人體神經系統靈活性的提高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些積極的作用對于廣大朝氣蓬勃的青少年來說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同時他們的家長也會出于精心培養孩子的角度考慮,全力支持贊成自己的孩子練習散打,現在大量的搏擊館、跆拳道館、武術培訓中心等應運而生,滿足了廣大青少年學習武術散打的要求和愿望。
軟骨骨化是形成人體大部分骨骼形成的主要原因。軟骨組織偏多這是青少年成長階段骨骼的主要特點之一,骨組織內無機鹽較偏少水分而有機物偏多,因此青少年骨骼的韌性、彈性隨之偏大。這個身體成長階段很容易發生骨骼變形,因此應養成良好的身體姿勢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內的水分減少,無機鹽逐漸增多,骨化逐漸完成要到20歲以后。進行擊打和抗擊打的練習,刺激骨骼生長發育,有利于骨密質增厚和骨骼增粗,提高骨骼抗壓、抗彎、抗折的能力。青少年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但抗壓性較差,骨骼的韌性好。散打項目的針對性練習可以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長期堅持練習散打可以使青少年的身體發育處于一個良性循環中。
青春發育時期,在保證身體發育所需營養供應的同時,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散打的力量練習及對抗性練習,能促進呼吸系統的發育,也能夠提高呼吸系統的功能。在進行散打的練習時,呼吸深度和呼吸頻率急劇增加,這就要求呼吸肌的活動能力加強,胸廓活動范圍加大。因此,進行散打的力量和對抗性練習,能增加呼吸肌的收縮力量,還可使一些對呼吸有輔助作用的肌肉(如胸大肌、腹肌)變得強大,從而擴大胸廓活動范圍,增加了肺活量,提高肺的換氣效率。
表1 散打運動發展階段
表2 練習散打人與普通人呼吸頻率對比
普通人呼吸頻率為14~18次/分,練習散打以后,由于換氣效率提高,呼吸頻率只有8~12次/分(表2),呼吸深而慢。這不僅能提高肺的換氣,呼吸肌也不易疲勞,從而能適應較大的運動量,并且能夠堅持長時間的運動。
青少年經常練習散打也能夠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使練習者的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及位移速度都有所提高。散打運動不僅要比拼技術和比拼力量,同時還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斗智、斗勇的能力。所以,經常性地從事散打練習,不但能改善大腦的供血狀況,使人頭腦清醒,還能使人的思維敏捷,應變能力提高,增強大腦機能。
人的一生中成長的黃金時期是在青少年時期,合理經常性地進行散打項目的練習就必須克服許多特有的身體困難,體驗到前所未有的身體感覺和感官感受,對于培養和陶冶一個人的意志品質具有特殊的作用。長期的散打練習不僅需克服膽怯、懦弱的心理,還需有戰勝對手、戰勝傷病的信心和勇氣,有利于培養頑強拼搏的作風和敗不餒、勝不驕的超強意志品質。從而為今后在學習上或事業上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基礎。
武術散打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一部分,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最為突出的就是散打練習者擁有較高的武德修養。武術散打的練習者在練習之前,老師首先要對其進行武德教育,使其明白練武的目的在于強身健體,而不是欺強凌弱、炫耀自己。武德修養的過程其實體現在散打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散打運動的對抗性特點,往往會使運動員滋生爭強斗狠的心理。因此,散打運動歷來重視對習練者尊重師長,愛護同伴,相互幫扶,匡扶正義,維護社會秩序及尊老愛幼等社會公德的教育。從根本上說,青少年練習散打并對其進行武德教育,就是授予他們做人的道理,告訴他們怎樣做人。
青少年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眾多的家長在“望女成龍、望女成鳳”思想的驅使下給孩子布置了更多的學習任務,報了更多的學習輔導班,使孩子們無形之中增加了很多的壓力。面對眾多的學習任務和功課負擔,許多青少年不知所措。由于散打運動自身所具有的開放性和對抗性等特點,所以青少年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之余練習武術散打,能夠起到緩解學習壓力,調節生活節奏的作用,特別是在青少年處于這個心理躁動的特別時期,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過激行為的發生。在練散打的各個時期、各個層階,都是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考驗和鍛煉。競爭、疲勞、艱苦、對抗是習練散打的運動特點,經過長時間系統的訓練可以培養青少年頑強拼搏、自信勇敢、堅韌不屈和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以及各種高尚的武術精神的修為。每次對抗練習時的勝敗,都可以養成了解對手、分析對手、判斷自我的能力,從而形成改進自我,提高判斷成敗的意識。由于練習武術散打是在一個大的訓練環境中進行的,所以青少年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與其他同學交往,擴大自己的交際面,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和團結合作的能力。
通過練習散打這項體育運動,能夠更好地發展青少年在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以及靈敏素質等方面的綜合身體能力。相應的散打運動作為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項目,不僅可以全面發展身體素質還能發展青少年的心理素質。長期堅持散打運動的練習,不僅可以強健體魄和筋骨,還能對青少年的機智、勇敢、果斷、頑強、靈活等起到培養作用,進而形成穩健成熟、積極向上的優良品格,青少年練習散打并對其進行武德教育,能夠使其養成尊師重教、積極向上、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1)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高峰階段,在進行散打練習時的運動的強度應循序漸進,由于青少年骨骼無機成分含量較少,骨骼較軟,在進行一些專項項目練習時的頻率安排訓練不易過多。
(2)制定有效的訓練計劃和教學手段,使青少年科學合理地進行武術散打的練習,深入淺出地使這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播并發揚,同時也為我國培養更多優秀的武術散打后備人才。
(3)雖然散打運動已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但一些地方部門還是對于散打運動重視不夠,運動器械偏少,師資力量薄弱,在今后的建設應加大相關方面的投入和培養。
[1]童世斌.淺談散打運動中身體素質練習[J].體育科學研究,1996(4):38.
[2]江云國.淺談散打下肢專項素質訓練[J].體育科學研究,1998(3):56.
[3]徐超,王文靜,閆鵬.談青少年運動員力量訓練的幾點問題[J].體育教學,2006(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