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嚴 王蒙
(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 福建廈門 361000)
系統論視野下乒乓球發球體系及其訓練方法研究①
李豐嚴 王蒙
(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 福建廈門 361000)
發球作為乒乓球前三板技術中的第一板,在乒乓球競賽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該文采用文獻綜述法、邏輯分析法、實地考察法在系統論的視野下從乒乓球發球體系中的技術層、心理層及戰術層3個層面出發,分析影響發球效果的因素。并根據這3個層面提出了相應的訓練方法。旨在加深乒乓球發球內涵的認識,完善乒乓球發球體系,從而在日常實踐和訓練中不斷提高發球質量。
乒乓球 發球 技術 心理 戰術
發球是乒乓球比賽中不受對方來球影響的唯一環節。在規則的范圍內,根據對手的站位和技術水平,按照自己預先制定的戰術計劃,將球發到對方不利于接球的位置,不但可以壓制對方的進攻,同時也為自己接下來的戰術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影響乒乓球發球效果有3個層面的內容:技術層面、心理層面和戰術層面。技術、心理、戰術3方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技術是基礎,心理是保障,戰術是有效手段。要想完整的執行好一套富有成效的戰術沒有扎實的技術水平和過硬的心理素質是很難實現的。而先進的戰術反過來又能使運動員充分的發揮其技術水平和穩定的心理情緒。因此要想獲得最佳的發球效果,就要將技術、心理、戰術3個方面相互協調起來。
2.1 乒乓球發球的技術層面
2.1.1 常見的幾種發球技術及其特點
(1)正手奔球有著球速快、落點比較長,沖力強的特點。(2)反手發急球與發急下旋球則有著低弧線,強沖力大,容易迫使對方后退接球。(3)發短球有著出手快、發球動作隱蔽、落點短,使對手不易搶攻。(4)正手發轉與不轉球,兩者動作相似,容易迷惑對手從而造成對方的失誤。(5)正手發左側上(下)旋球則球的旋轉力很強,對方擊球后容易向其右側方反彈。(6)反手發右側上(下)旋球,則是在對方擋住后,容易向其左側方反彈。(7)下蹲發球既可以發出左側旋也可以發出右側旋,對對方威脅很大,在對手不熟悉的情況下,往往可以直接得分。(8)正手高拋發球將球拋高后增大了球對球拍的正壓力,使球的速度、沖力、旋轉都大大增大。
2.1.2 乒乓球技術中影響發球質量的三大因素
近幾年來,為了降低發球給對方帶來的直接威脅增加乒乓球比賽的觀賞性,一再的對乒乓球發球規則進行修改。雖然規則的改變一再的在降低發球所帶來的威脅,但是在日常訓練中我們并不能放松發球這一重要環節。我們要從根本上提高發球的質量,在熟練掌握各種發球技術的基礎上提高發球效果,即使是在對方能判斷出發球路徑及旋轉的基礎上,也照樣忌憚發球所帶來的威脅。因此我們就必須加強發球的內在技術質量——發球的旋轉、落點以及速度三者之間的配合。
(1)“發球旋轉的變化”。
在發球過程中乒乓球的旋轉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旋轉有上旋、下旋、左側旋和右側旋。在比賽過程中,采取不同旋轉的發球方式,能夠很好的打亂對方的節奏制造對手回球困難,為自己發球搶攻奠定基礎。因此旋轉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為了加強球體的旋轉,首先在當擊打到乒乓球上的力離球心越遠就越容易使球產生旋轉;其次在接觸球摩擦的同時盡可能的加大撞擊的因素;最后,要想讓乒乓球的旋轉速度更高,就要盡可能的加快球拍的速度,使球拍與球的相對速度更大同時盡可能的加大球拍與球的接觸時間。
(2)“多樣的落點的變化”[4]。
在發球過程中,掌握多變的落點對于提高發球效果以及后面的戰術運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發球的落點有近臺、遠臺、左臺、右臺和中臺。在比賽中往往結合對方的站位及技術水平,靈活的運用發球的落點,如果只是發單一的一種落點的球,即使發的再轉落點再好也很容易被對方適應,長久以來就很難對對方造成威脅。因此在比賽中采用多變的發球落點才能充分的擴大對方的移動范圍,增加對方讓位的難度,緊逼對方的弱點壓制對方的長處。
(3)“提高球的速度”[4]。
在保證一定的旋轉和準確的落點的情況下,加強球的飛行速度會給對手帶來更大的威脅。而球的飛行速度,與揮動球拍的速度的快慢和球接觸球拍的那一瞬間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有關。在球體接觸到球拍的那一瞬間所受的作用力越大,球速就會越快。但也不是一味的強調在觸球瞬間發蠻力,單單追求最大發力常常會遇到球出界或者球彈太高等問題,因此在擊球的瞬間要合理的調配好撞擊力與摩擦力的比例,使球既保證一定的速度又有準確的弧線和落點。
2.2 乒乓球的心理層面
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的心理狀態與平時訓練時的大不相同,在比賽過程中人的心理活動保持著高度的緊張,輕微的外界影響就會對運動員的心理情緒造成極大的波動,尤其是當比賽處于焦灼狀態,任何細小的失誤就容易使運動員在心理上產生過大的壓力,產生焦慮的情緒,從而導致技術動作的變形及戰術的運用失敗。
以下是對影響運動員心理變化的因素的分析。
(1)比賽的規模。
不同的比賽級別對運動員的競賽心理的影響不同,一般而言,比賽規模越大,運動員的心理越容易受影響,比如在奧運會的賽場上運動員的心理壓力明顯要比全運會上的心理壓力大。
(2)對手的實力。
與不同的對手進行比賽時會有不同的心理表現。在與實力明顯差于自己的對手進行比賽時容易產生輕敵的情緒,在比賽中不夠專注技術動作比較隨意,戰術意識也比較懈怠。一旦對手在關鍵階段反超比分,心理上就容易產生恐慌,情緒出現不穩定狀態,心理壓力過大容易使技術動作變形造成失誤。
(3)比賽任務。
在比賽之前,無論是運動員自身還是教練員都會為比賽制定一個既定目標,一部分用于檢測自己的訓練效果及自己的技術水平,更多的是為了集體的榮譽而戰。因此在比賽中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比賽中為了集體的榮譽,激發出運動員的斗志,產生一種積極的競賽心理,使運動員超常發揮。另一種是由于對勝利的渴望,在比賽中思想壓力過大,出現怯場的情況,使運動員不能很好的發揮出平時訓練中的技術水平。
(4)訓練水平及比賽經驗。
技術水平高比賽經驗豐富的運動員與年輕的運動員相比在比賽中更容易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在比賽中往往能化壓力為動力,越戰越勇。而年輕的運動員由于沒有參加大賽的經驗,又急于在比賽中表現自己,稍微遇到一點挫折,就容易對自己的技術水平產生懷疑,產生減力情緒。
2.3 乒乓球發球的戰術層面
在掌握扎實的發球技術和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后,要想給對手帶來更大的威脅,就要在發球戰術方面做文章。
2.3.1 根據場上比賽局勢制定相應的發球戰術
在比賽過程中不同的比賽局勢有著不同的發球策略。運動員在比賽領先時對發球一般不主動變化,按照原有的發球策略繼續穩固下去。在比賽僵持階段,要在穩中求進,抓住對方的弱點試探性的變化發球,以打亂對方的比賽節奏。在比賽落后時,容易使人產生焦慮,在此時一定要頭腦冷靜思路清晰,大膽變化,敢于搏殺,以便給自己制造更多的機會。
2.3.2 抓住對方的技術弱點制定發球戰術
每個運動員相對都有自己的弱點所在,一般而言發對方的正手的近網球容易給對方的接球帶來困難,而對于橫拍打法來說,發追身球也是一個很好的發球策略。因此在比賽前我們可以通過觀看錄像,或在比賽中試探對方,找出對方的弱點所在,善于抓住對方的弱點進行發球。
在比賽中要想發出高質量的球,需要技術、心理、戰術3個方面的合理配合,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平時訓練中針對運動員的特點及訓練水平,設計不同的訓練方案,從而使運動員在比賽中達到自己最佳狀態。
3.1 對發球技術的訓練方法
3.1.1 念動訓練法
“念動訓練是運動訓練中的一種心理訓練方法,它是以意識本身動作的能力為基礎,通過想象或回憶某種運動動作反復進行思維表象,引起神經肌肉系統的相應的變化,從而起到訓練的作用”。在掌握好發球的基本要領后,在大腦中反復的呈現發球的各個環節,通過大腦有意識的建立動作的神經通路聯系,從而形成正確的動作要領和動作表象。
3.1.2 多球訓練法
“多球訓練法是乒乓球技術訓練中最常用的訓練方法。它有著密度高、強度大、練習次數多等特點,正是因為這些特點在單位時間內練習的次數多,且運動員興奮性強,比較容易建立起條件反射,形成鞏固的動力定型”。在發球的訓練過程中,通過多球訓練法,反復的體會各種發球方法的核心技術并隨著訓練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自己的發球質量也要不斷提成,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對發球的旋轉、落點及力量的標準。
3.2 提高運動員心理素質的訓練方法
在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尤其是年輕隊員容易在比賽中受到來自對手、裁判等因素的影響,產生焦慮情緒,在比賽中亂了陣腳,導致無法發揮正常的技術水平。因此在日常訓練中,加強對運動員的心理訓練也是至關重要的。
3.2.1 “鼓勵法”
在日常訓練中,教練員要善于發現運動員的細微進步,并及時對其作出鼓勵,以此來建立運動員的自信,激發運動員的天賦與才智。建立在自信的基礎上,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才能大膽的應用平時訓練中所學到的技術動作。
3.2.2 注意力轉移法
在比賽前夕,運動員往往會對即將到來的比賽產生一定的焦慮,或是期待,或是恐懼,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心理。因此,教練員要適當的安排一些與比賽無關的的活動,如看電影、玩游戲、唱歌等,以暫時轉移運動員的注意力,從而調節他們緊張的心理狀態。
3.2.3 模擬訓練法
在比賽前夕,通過觀看對手的錄像,了解對手的技術風格常用的戰術打法,做到知己知彼,然后針對對手的技術風格模擬在比賽過程中的應對方法,或是找一個技術風格相似的對手與其對練,以提高在臨場比賽的適應能力,盡量避免在比賽過程中由于不熟悉對手而產生緊張的情緒。
3.3 發球戰術的訓練
3.3.1 單個戰術的訓練
對于單個戰術的訓練來說,首先要培養運動員的戰術意識,一拿起球拍,就要想到是比賽,是對賽中的對手站在對面。其次是善于觀察對手,比如對手的站位,情緒等等,根據場上情況選擇出相應的策略。
3.3.2 假設性訓練
設想自己在比賽過程采用不同的發球方法,對方有可能的各種回球效果,以及在不同比賽階段、對手不同心態的情況下假設性的運用相應的發球形式。如在比賽中側身正手發高拋下旋球到對方的反手位,由于這種球角度大,長短結合,故此預判對方不敢側身,只能用搓會接,因此在發球強攻時要積極為側身搶攻做好準備。
3.3.3 戰術分析訓練
在訓練過程中,選取一段對手技術打法最具代表性的錄像,組織運動員觀看,在觀看過程中,根據運動員的打法特點,選擇相應的戰術策略進行應對,借助影像設施從而啟發運動員的綜合分析能力。
3.3.4 實戰訓練
訓練的最終形式是實戰,實戰是檢驗技、戰術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訓練時按照比賽的要求進行實戰對抗,可以選擇不同的實戰環境,選擇不同的技術風格的對手進行訓練,并在實戰后認真進行總結,積累比賽經驗。
(1)一個好的發球的產生不僅僅是單一的技術動作所能產生的,而是有不同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合力的結果。
(2)發球的好壞往往受3個層面的影響:技術層面、心理層面和戰術層面。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對整體產生巨大的影響。
(3)在對發球技術、心理、戰術層面認識的基礎之上,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和要求,有針對性的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從而在乒乓球發球環節中全面的提高發球的質量達到最佳的發球效果。
[1]張玲,丁玲玲.各時期我國乒乓球運動員發球特征分析及新規則下青少年發球技術訓練趨勢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8(6):115-120.
[2]陶志翔,祁兵.對網球發球體系的探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2):1695-1697.
[3]張良西.發球與接發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4]胡勇卿,李元.乒乓球發球技術特征和教學方法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2(7):20-21.
[5]錢健.念動訓練法在乒乓球基本技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4):92-93,38.
[6]同美珍.淺談少年兒童多球訓練的心理特點[J].乒乓世界,1990 (2):36-37.
[7]許靖.乒乓球運動員心理訓練探賾[J].當代體育科技,2013(21): 2 6-2 7.
[8]閆志輝,鮑娜.對乒乓球心理素質的訓練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1(2):218-221.
[9]鄧和彩,賀光偉.旋轉對乒乓球運動狀態的影響[J].湘南學院學報,2010(2):108-110.
G846
:A
:2095-2813(2015)10(b)-003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38
李豐嚴(1990,10—),男,漢,河南鞏義人,廈門大學2013級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王蒙(1988,10—),男,漢,河南安陽人,廈門大學2014及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