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雅莉 李曉明
(麗水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浙江麗水 323000)
高校民族體育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研究①
雷雅莉 李曉明
(麗水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浙江麗水 323000)
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歸納法等方法對學校民族體育特色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進行研究。學校民族體育特色文化的建設與管理,應該重視民族體育課程建設、開設獨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選項課、加強敏體體育教學團隊建設、重視民族體育教學訓練的科學研究、構建獨具特色的校園民族體育文化節、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民族體育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學校和體育工作者長期不懈努力的投入,使民族體育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逐漸走向完善和成熟,真正成為特色體育文化項目。
校園 民族體育 特色 文化 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以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也是在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育等條件下,由學校廣大師生在實踐過程中共同創造的體育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1]
“體育特色文化建設是學校推進陽光體育活動的重要載體,也是培育和凝煉校園文化的主要抓手?!盵2]所以為推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水平,部分省市開始著力開展體育特色學校建設。通過對學校民族體育特色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進行研究和探討,以期為開展體育特色學校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課程建設能聚集優質的教育資源,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教學共享。課程建設包括:課程所在學科的規劃,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
學校體育特色建設應該以精品課程為抓手,以教材建設為基礎推進課程建設,引領教學內容、方法改革,教改科研、競賽訓練、實踐教學、社會服務相結合的教學新模式。充分利用本校的體育資源優勢,完善大學體育課程建設,不論是在課程設置、教材建設,還是教改、科研、競賽等方面都能取得很好的成效。
“健康第一”是大學體育的指導思想。課程建設是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體育課程建設的核心,通過建設大學體育課程群,使更多的體育項目融入到大學體育教學中,使學生有更多的選修項目,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從而達到終身體育的目標,切實讓學生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這也是大學體育課程和大學體育文化所要達到的最終極的目標。作為民族體育特色課程的也應該重視課程的建設,按照精品課程的要求對課程各項指標進行建設,從而達到資源共享。
大學體育選項課要能充分體現體育教學規律和大學體育的發展趨勢,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層次的選項班。大學體育的教學可按照普通班、提高班和高級訓練班三個檔次的班級進行教學,普通班主要針對運動技能較低的學生,提高班針對有一定的有一定運動技能,需要更進一步提高的學生,而高級訓練班主要只針對有較高運動技能,能代表學校參加各級各類運動競賽的學生。通過這三種級別班的教學和訓練,不僅能有針對性的提高不同類別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還能為學校培養各類運動員,有利于促進學校各類運動隊的訓練。特別是通過高級訓練班的教學,能大大增加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充分利用有利的教學資源更有效的促進訓練,提高運動成績。
因為民族傳統體育較現代體育而言發展先對比較滯后,設獨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選項課,民族體育選項課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充分挖掘部分民族傳統體育的健身性、娛樂性和競技性,提高民族體育的實用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這些民族體育項目的運動,通過民族體育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學校是傳播文化知識的重要場所,學生是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通過在大學體育課中開設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傳授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知識,能很大程度上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普及。對民族傳統體育進行挖掘、整理和改進,并引進到體育教學中,充實了學校體育教學資源,豐富了學校校園文化。[3]
團隊的精髓是溝通、分工、合作、共同進步,以形成一個目標明確、有戰斗力的團隊。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是保障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辦學以人才為本,教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對此學校應花大力氣,開展創新教育教學團隊建設,通過民族體育教學團隊建設,鮮明的體現學校的民族體育教育的特色。民族體育教學團隊的建設,應該注重以下幾點。
(1)根據民族體育學科的發展趨勢積極開展相關課程的改革與建設,努力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及時更新課程教學大綱。
(2)重視隊伍建設,形成合理的隊伍結構。及時提出隊伍培養、調整、補充的意見和建議,有計劃的開展骨干教師、教學名師的遴選與培養。
(3)制定青年教師的培養、進修規劃,對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素養的指導,關心青年教師成長。
(4)積極申報、承擔各級體育教學的教改項目。團隊教師應積極參與科學研究,提高學術水平,以科研促教學。
(5)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加強教學經驗的交流,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不斷提升教學團隊的整體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
(6)積極編寫、更新的民族體育教學相關教材,形成在民族體育領域內有較大影響的優秀教材;或積極使用國外高水平優質原版教材與國內其他優秀教材。
科研和教學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積極申報各級各類教改、科研項目,通過承擔教改科研項目來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學訓練水平,形成有一定影響力的科學研究成果。
民族體育的快速發展也只是近10多年的事情,所以發展較為滯后,教學體系和訓練體系還不夠完善,要提高民族體育的教學水平和訓練水平,就應該長期不懈的開展民族體育的教學訓練方面的科學研究,通過研究來提升民族體育的教學水平和訓練水平,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訓練體系,使民族體育得到健康發展,體現民族體育文化的特色。
學校一年一度的體育文化節是全校師生的盛會,也是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檢查,學校的各種體育組織,多種形式、規模的體育競賽、交流在極大地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也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大學培養出的學生,不但要具有健康的體魄,有一定的體育常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體育協會或俱樂部活動的參與,積極主動得到文化的熏陶和體育活動的磨練,提高組織能力、應變能力、交往能力等,養成頑強拼搏的意志、吃苦耐勞的品格以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大學體育文化建設,應以大型體育活動為主,以體育協會活動為輔,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大型體育活動應包括田徑項目、民間民族項目、趣味項目,做到人人能參與,使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運動會中,體驗運動會帶來的健康與快樂。體育協會活動是由大學體育教師指導及校團委管理下學生自發組織的體育協會,在學校群眾體育活動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體育協會的比賽活動要擴大比賽面,球類項目比賽最好實行年度聯賽制,增加更多項目的比賽,做到周周有比賽,人人能參與,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比賽、關注比賽,通過比賽引導更多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真正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
校園民族體育文化節,可以設置民族體育競賽、民族體育表演、民族舞蹈晚會、民族體育知識競猜等等活動。民族體育競賽可設置高腳競速、竹竿舞、板鞋競速、蹴球、射箭等競技性強、趣味性高的項目,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民族體育運動。民族體育表演可將民間民俗的一些體育活動展示給全校師生,讓民間民俗體育項目走進更多人的視野。民族舞蹈晚會可在特定的節日組織獨具特色的民族節日篝火晚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與民族文藝活動。通過表演活動,表演者在現場觀眾熱烈掌聲的鼓勵下,獲得無比的快樂和幸福感,而觀眾在觀看到精彩紛呈的表演時能感受愉悅的氣氛,得到一種愉悅的享受。[4]
一些具有表演性的民族體育項目,通過體育教師經過改革創編,用扣人心弦的競技運動、獨具魅力的文化活動、新穎別致的體育器材,使獨具魅力的民族體育表演項目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把同學們課余經常玩的一些經典特色活動項目推向社區,參與各種文化節等活動,能有力地推進了民族體育文化教育與傳播,服務社會,從而擴大學校體育文化的影響力。
近幾年來,體育特色文化在各地蓬勃開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民族體育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應該重視民族體育課程建設、開設獨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選項課、加強敏體體育教學團隊建設、重視民族體育教學訓練的科學研究、構建獨具特色的校園民族體育文化節、積極參與社會服務。
民族體育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體育工作者、學校領導、各級教育部門應該對民族體育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投入全身心的力量,使民族體育特色校園文化的建設逐漸走向完善和成熟,真正成為一項特色體育文化項目。
[1]馬梁.學校體育社團對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影響[J].科技視角,2012(2):15-16.
[2]張煜.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和特色項目建設的現狀及其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11,33(6):78-81.
[3]李曉明,戴紅云,金曉峰.民族傳統體育“教育傳承”的必要性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11,33(6):85-87.
[4]李曉明.浙江畬族民俗體育文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 (12):103-104.
G807
:A
:2095-2813(2015)10(b)-014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144
基金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5NDJC060YB)。
雷雅莉(1996,7—),女,畬族,浙江麗水人,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