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斌
(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體育教研部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2014年巴西世界杯進球特征分析
劉興斌
(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體育教研部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對2014巴西世界杯64場比賽的全部171個進球進行了技術特征統計,通過進球時間、進球組織方式,射門區域和部位等方面分別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得出75~90 min是產生進球最多的時間,中路滲透進攻是得分率最高的進攻方式。另外看出,各隊的攻守越來越接近平衡,在這種情況下,團隊配合進攻將成為進攻得分的主流方式。
巴西世界杯 進球 特征分析
1.1 選題依據
4年一次的世界杯足球賽是世界足球影響力最大,競賽水平最高的足球比賽,世界杯比賽匯集了全世界五大洲的最強的32支國家隊參賽,可謂是球員和球迷的節日,每屆比賽都會上演精彩的比賽和進球,以供世人觀賞和評述。
1.2 研究目的
現代足球比賽,比賽雙方的精彩和激烈程度越來越高,攻守轉換速度和節奏越來越快,各國的實力也都相對趨于平衡,差距也在不斷縮小。這種情況下,每個進球都顯得尤為珍貴,如何把握射門瞬間,把握得分機會,成為各支球隊和每名運動員的核心價值體現,倍受人們的關注。
1.3 選題意義
該研究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為研究對象,對該屆杯賽的進球特征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目的在于找到進球的規律,為實踐提出理論依據。
2.1 研究對象
該文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決賽圈32支球隊進行的72場地賽的進球時間、射門區域、射門部位等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觀察法
通過錄像反復觀察2014年巴西世界杯比賽中的每一個進球的相關細節。
2.2.2 統計法
將觀察結果進行分類,并把觀察數據按照相關類別進行統計歸類。
2.2.3 文獻資料法
收集查閱了20余篇與足球相關的論文及資料。
3.1 射門次數分析
該屆世界杯比賽的決賽圈共有32支球隊參賽,總共的64場比賽中共打進了171球。統計顯示在48場小組賽中,一共出現了1362次射門,其中打在球門范圍以內的共有426次,總共進球126個,在淘汰賽中,射門次數共有387次,打在門框范圍以內的有122次,產生進球45個。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射正球門的次數,尤其是進球率相對較低,平均11次射門只有1次能打進,由此看來,現代足球的防守體系越來越強,得分相對比較難。所以,已經不能只看射門的數量,同時也應該重視射門的效果。
現代足球對后衛隊員整體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門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后衛常常把進攻隊員擋在發球區外,因此,前鋒隊員常常在較遠的距離完成射門,這樣的射門并不會給對方球門帶來太大的壓力,因此,注重射門效果和成功率成為了各支球隊思考的重點。另外,在小組賽中,球隊之間的實力差距相對較大,進球率相對及較高,而到了淘汰賽,每支球隊都是超強實力,攻守都比較均衡,進球也就相對較難,進球率也有所下降。
3.2 進球時間分析
將比賽的時間分為0~15 min,16~30 min,31~45 min,46~60 min,61~75 min,75~90 min這6個階段,統計發現,各階段進球數與總進球數比例關系為0~15 min進球數占13%,16~30 min進球數占10%,31~45 min進球數占18%,46~60 min進球數占17%,61~75 min進球數占15%,75~90 min進球數占23%,進入淘汰賽后,90 min內的進球占94%,加時賽的進球數占6%,常規時間上半場進球占42%,下半場進球占58%。
統計顯示,進球會發生在比賽的任何時間,但有的時段多,有的時段少。該屆世界杯,進球最少的時段為31~45 min。最多的時段為75~90 min。剛開場時,雙方都不是很熟悉,而且場上隊員的身體、心里狀況都沒達到最高水平,這個時段進攻隊員容易發揮自己的能力,在對方的防線沒有形成默契之前“偷襲”得分,15 min后,防守體系形成,進球數相對減少。而且從上下半場來對比,上半場進球數少于下半場。由此看出,當防守隊員體力和注意力相對好的時段,進攻隊員受到的限制會級較大,不容易發生進球。在76~90 min發生進球相對最多,占到23%,分析原因,一方面,到了最后階段,場上隊員的體力和注意力已經明顯下降,尤其對于后防隊員來說,整體防線的任何一點有松懈,就會丟球。而且到了比賽的最后階段,教練員經常會對場上隊員進行調整和更換,這種更換常常會起到“奇兵”的作用,而且新上場隊員的體力狀況非常好,往往可以通過速度來突破對方的防線。另外,到了比賽的最后階段,一旦比賽分出了勝負,落后的一方往往會在最后時間孤注一擲、全線壓上,這種戰術一方面可以給本隊制造更多的得分機會,而一旦進攻不成功,有很容易被對方抓住機會打反擊,因此,這一時段是進球的高發時段。
3.3 進攻隊員位置分析
該屆世界杯賽,前鋒隊員進球率最高,數占進球數的53%,前衛對于占38%,后衛隊員占9%。統計發現,前鋒隊員進球率相對上屆世界杯的57%,已經有所下降,而中場隊員的38%,比較上屆的31%,有所提高,后衛隊員的9%,與上屆的10%相比變化不大。這樣的數據并不能證明前鋒隊員的進攻能力下降,而是中場隊員更多的參與到了進攻當中。上屆比賽,多數球隊都采用4-4-2陣形,這種陣形中,有2名隊員專門司職前鋒,他們的位置和任務都計較明確,人數也相對較多,因此他們的進球率比較大。而該屆比賽,多數球隊都采用4-2-3-1陣形,專門司職前鋒的隊員有所減少,而且有些球隊得分能力非常強的隊員采取了位置后撤的戰術,如阿根廷對的梅西、德國隊的格策等,都司職前衛,但他們都是場上的“隱形殺手”,得分能力不次于前鋒隊員。
3.4 進球方式
將進球方式分為強點、突破、配合、遠射、烏龍五類,該屆比賽,各種類型得分率分別為搶點占40%,突破占12%,配合占28%,遠射占5%,補射占12%,烏龍球占1%。統計看出,搶點射門依舊是得分率最高的手段,因為搶點射門的區域多數離球門較近,射門動作突然,守門員很難防守,另外搶點射門對于進攻球員來說,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它是迎著球門的方向發力,而防守則是反向發力,不容易做到。搶點射門的形式也最為多樣,最常見的就是任意球和角球的搶點攻門,這都是非常有效的得分手段。射門部位的選擇也最為多樣,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位來完成(除手臂外)。其次是配合進球,它指的是在前場經過幾次配合之后,完成的射門得分。這種得分方式在近幾屆比賽中逐漸增多,最典型的就是在本屆比賽中,德國對巴西的半決賽上,德國隊的7顆進球中,有4顆都是通過配合來完成的,這種進球經常讓對方防不勝防。突破和補射得分比較接近,但突破射門較以往比賽稍有下降。
在射門部位方面,左腳射門得分占18%,右腳射門得分占47%,頭球占29%,其他部位占6%。
(1)巴西世界杯的進球數達到了171球,場均進球2.67個,與法國世界杯并列最多。
(2)從時間段來分析,15~30 min的進球率最低,75~90 min的進球率最高。
(3)從射門區域來看在罰球區內的進球率最高。
(4)最有效的進攻方式為中路配合,其次分別是下底傳中、定位球和遠射。
(5)現代足球越來越趨向攻守平衡,因此,團隊配合進攻亦將成為進攻得分的主流方式。
[1]王建明,斯力格,李春日.第11屆歐洲足球錦標賽足球賽決賽階段各隊進球特征分析[J].沈陽體育學報,2004(6):852-854,861.
[2]張貽琪.第15屆世界杯足球賽射門進球統計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5,6(2):77-81.
[3]周行宜.2008年歐洲足球錦標賽進球進攻結構模型研究[J],科技信息:2009(21):100.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azilian World Cup goal in 2014
Liu Xingbin
(Department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20,China)
All 171 Goals 2014 Brazil World Cup 64 matches were technical features statistics,scored by aspects of time,scoring organization,the shooting areas and other parts of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respectively,obtained 75-90 minutes is the time to produce the most goals,middle attack is to score the highest rate of penetration offensive way.Also seen,the team's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closer to balance,in this case,the team with the offensive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 way of scoring offense.
Brazil World Cup;Goal;Characteristic analysis
G80-32
:A
:2095-2813(2015)10(b)-024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