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哈爾濱體育學院休閑與社會體育系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8)
體育院校表演專業學生能力培養比例分配現狀初探①
胡萍
(哈爾濱體育學院休閑與社會體育系黑龍江哈爾濱150008)
摘 要:運用文獻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選取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能力培養比例分配的現狀進行研究。研究表明:體育院校表演專業學生能力培養比例分配上存在重專業訓練,輕理論學習;重專業培養,輕文化學習;重理論學習,輕實踐能力培養;重知識學習,輕素質能力培養的問題,應均衡分配,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體育表演專業能力培養比例分配均衡發展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藝術作為一種新穎的表演藝術得到社會各階層的歡迎,也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體育文化領域。各體育院校陸續組建表演藝術類專業,以適應社會對于體育藝術類人才的需求。能力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素質。體育表演類專業學生的能力也就是在完成體育表演專業教育目標時所體現出的根本素質。這種基本素質的培養方式具體體現在每一個體育院校的培養模式中,而各院校的培養模式正在逐步完善,其類別和結構也被科學地細化、詳分,但是在學生能力培養的比例分配上各院校卻不盡相同。究竟哪一種比例分配才能夠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一直都各院校不斷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1.1專業技術能力的培養
1.1.1對本專業的精通能力
對于藝術類學生而言,無論學習的是哪一個項目,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本身對本專項的精通和了解。對于自己的專項具有熟練運用、靈活使用的能力,并且在表演性和示范性上都要達到標準以上的水平,這也是我們專業能力培養中一個最重要的方面,也是一切培養方式的基礎。
1.1.2對本專項的創編能力
藝術類專項的特點是表演性與健身性在專業中占據重要地位,讓參與該項目學習的學生具備良好的創編能力已經成為高校專業教育工作必須要認真完成的核心工作。創編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主要表現在所開展的一些有目的的創新行為中,是一種積極正面的心理取向的行為結果,在體育院校表演專業大眾藝術體操教育中培養這項能力有著突出的意義。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我們在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將此項能力作為重要的培訓項目進行培養。
1.1.3對其教學能力的培養
體育藝術表演專業的學生未來就業方向主要是從事體育藝術表演以及中小學的體育教育工作,所以其教學能力的培養便成為對其培養的關鍵環節。尤其是健美操教學,健美操教學能力是體育表演專業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健美操教學能力是高校體育藝術表演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的教學能力之一。
1.2文化基礎能力的培養
在專業訓練及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對于本專業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也應該同步發展,使學生樹立體育藝術表演不僅僅是單純的肢體表演的思想,逐漸培養其在表演過程中加入文化含量,讓觀賞者從中領悟,欣賞體育藝術帶來的文化和快樂,力求做到與其他院校學生在本科教育科目達成一致。如培養其本專業科研能力,思想政治覺悟,計算機運用能力,其他體育運動理論及時間能力,相關交叉學科的學習能力等,通過一系列的學習使學生達到全面發展,并且為體育類院校學生打好文化基礎,使之成為具有內外兼修的體育院校學生,國家及社會需要的高級體育文化型專業人才,使其將體育藝術表演變為文化的表演和文化的傳承。
1.3實踐能力的培養
社會實踐則是當今表演類專業學生必不可少的必經之路,只有通過真正的社會實踐運用,才能真正驗證一個表演類專業學生是否能夠達到其培養標準,是否是可以直接將幾年學校所學知識真正運用在未來的工作中,直接成為社會需要的專業型人才,而不是只會空談的純理論型畢業生。那么在培養過程中應以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為依據,把知識、技能與素質融為一個整體,比如: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實驗、實訓課程的設計,設立校內實習基地,開設第二課堂,重視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建立與理論教學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內容等。再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專項技術技能,自行創編設計一節課,要求包
括時間、內容、正確示范動作、合理示范方向、口令、手示、講解等,為學生盡快走向工作打下基礎。
1.4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
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體育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體育人才,是我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希望。增強體育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有利于促進體育事業全面、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科教興體、人才強體”戰略目標的重要環節。體育院校大學生和各類體育人才只有具備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才能為中國體育事業貢獻自己更多的力量。其次,是文化修養、個性、人格以及健全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等方面素質的培養。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應把人的全面發展放在中心地位,也就是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分析,使培養面向每個學生,改變精英的因材施教為全面教育的因材施教,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及特長,以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各方面的人才,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健全的人。
2.1能力培養不均衡分配的后果
首先,培養出單一、片面型學生,使其在工作學習中只能夠完成部分工作,沒辦法全面地處理和解決問題。不能夠從全局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不能擁有全面的科學文化理論知識,因此,對未來的專業型工作會做出不完善的決策。
其次,教學資源使用不充分,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不但起不到使學生進步的目的,反而使學生只專注于一個方向進行學習,不但知識得不到更新和發展,而且很可能會造成學生對同一方向問題研究的膩煩性心理。
2.2學生能力培養比例分配均衡的優勢
當今社會需要的不再是只會做不會說,只能比賽而不能教授的單一性人才,事實證明,能夠在社會中不斷自我發展的、能夠在工作中如魚得水地發展的,大部分都是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他們不但具有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也同樣擁有不俗的專業能力,因而可以在復雜的工作環境中脫穎而出。
首先,綜合型人才往往在社會實踐和工作中更具有競爭性,無論在任何的崗位上都可以游刃有余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并用自己綜合型的能力去解決各種問題,更懂得隨機應變,處事靈活,懂得變通。
其次,學生對新鮮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所以單一性的培養模式不但抹殺了學生全面發展的愿望,更會使學生思維定勢。然而學生的能力培養比例均衡,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夠運用多種知識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并順利地解決問題。
體育表演專業是我國體育類院校近年來新增設的專業,其任務就是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體育藝術型專業人才。要求其既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又兼具專業的藝術素養,成為適應社會的高級人才。隨著體育類院校體育表演專業不斷地發展完善,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目標和方案也不斷地發生改變,其指導方案也更加科學化、理論化、規范化。盡管如此,在培養過程中部分體育院校還存在以下問題。
3.1重專業訓練,輕理論學習
大多專業性強的院校,都是這類培養模式,將培養重心全部放在專業訓練上,使學生的技術不斷完善,但與此同時學生的教學能力和理論科研能力卻完全沒有得到發展,使其在運用時出現了只能做不能用的尷尬境地。
3.2重專業培養,輕文化學習
一部分院校將專業看成重中之重,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基本身份,這樣的培養模式也使學生對學習文化知識方面變得越發輕視,使之成為只懂專業,卻未能達到一個大學生基本的文化素養的低級專業型畢業生。
3.3重理論學習,輕實踐能力培養
一部分院校看到理論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加強了相關方面的培養,包括在考試所占比例方面也有所提高,但卻忽視了理論聯系實踐能力的培養,造成有的學生成了考試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在實踐中完全脫離所學知識。
3.4重知識學習,輕素質能力培養
也有一部分體育院校,通過不斷地發展完善,已經可以全面的發展專業及基礎文化知識,但對更為重要的基本素質培養卻有些忽視。從小學教育開始,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如何有一個正確的信仰和積極向上的理念。所以,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無論是對任何等級學生的培養都應該作為首要的培養目標。
研究表明,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的學生能力培養比例分配并不均衡,而學生能力培養比例均衡分配是如此之重要,只有均衡地分配培養比例才能夠培養出具有綜合能力的全面型人才,才能夠更好地為社會所用,社會也更容易接受這類型人才。所以,各高校在人才培養中應對此問題進行重視,合理、均衡地分配學生能力培養的比例,從而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但是對于比例失衡的問題不能急于一時,要循序漸進地進行改進,需要一個不斷適應和完善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熊艷.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8.
[2]王世濤,毛娟.吉林省普通高校增設體育表演專業的研究——以吉林體育學院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97-98.
[3]馬鴻韜,吳夢晗,李敏.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一三一”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2):77-81.
[4]馬鴻韜,李敏.體育表演藝術概念及分類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9):1265-1297.
[5]翟廷立,李芳,羅元翔,等.體育院校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學報,2006(1):70-73.
[6]楊志堅.中國本科教育培養目標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
[7]林翊,林子華,肖鈉.市場營銷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探析[J].上海商學院學報,2008(5):67-70.
①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名稱: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課程設置與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的研究,項目編號: GJZ201301113。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Performing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s Ability Status of Allocation
Hu Ping
(Harbin sport universityLeisure and social sports department,Harbin Heilongjiang,150008,China)
Abstract:Using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s,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selected performance sports colleges majors for the study,cultivation status quo apportioned to study its capabilities.Studies have shown that:sports colleges performing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students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on the heavy presence of 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light theoretical learning;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eavy and light cultural learning;severe learning theory,light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heavy Knowledge Learning,light quality problems Ability It should be a balanced distribution,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ocial needs of practical talents.
Key Words:Professional Sports Performance;Capacity-Building;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Balanced Development
作者簡介:胡萍(1971—),女,土家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b)-0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