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良
(喀左縣體育運動學校 遼寧朝陽 122000)
作為一名優秀的國際摔跤運動員,要深刻了解并能夠熟練運用多種先進的、適合自身使用的基本戰術,從而在賽場上靈活應對對手的進攻,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
在國際摔跤項目中,運動員所選用的戰術至少要有四個特征:一是預見性。在實際比賽中,運動員所面臨的對手很可能是完全陌生的,事先并不了解對手常用的防守和進攻戰術,因此運動員要臨場根據對手的體型等要素進行預測。只有預測的方向大致準確,才能確保賽前所指定的戰術計劃的有效性,否則只能在比賽的初始階段盲目地去進行防守和進攻,這樣一來,很容易在一開場就陷入被動的局面,這不僅會打擊運動員的自信心,也會影響后面比賽的發揮。二是獨立性。摔跤比賽是一種一對一的比賽項目,不存在團體作戰的比賽形式,雖然比賽過程中會有教練在旁邊進行戰術的提醒和指導,但主要還是依靠運動員自身的判斷能力和臨場發揮。運動員所選擇的每一種戰術策略和進攻防守動作都是受運動員自身的大腦意識所支配的,即運動員在整個比賽中都是獨立的,這就要求運動員在比賽的任何一個時間點都能夠保持冷靜,不被外界的因素所打擾,能夠客觀分析現場狀況,發揮出自身的真實水平。三是隱蔽性。運動員選擇的戰術策略要保持隱蔽性,不能讓對手摸清狀況。因為一旦對手確定了你所選擇的戰術策略,就可以提前進行防守,從而使戰術策略失去應有的效果。不僅如此,被對手摸清自己的戰術套路后,就很容易找到破解的方法,進而從自己的薄弱部位發起進攻,這樣一來,即使再完美的戰術也會不堪一擊。因此,運動員在使用戰術時要學會隱蔽自己真實的意圖,甚至故意露出虛假破綻,從而擾亂對手的作戰節奏,達到更好的攻擊效果。四是靈活性。即便運動員在上場之前制定了詳細的戰術,但在真正的比賽中,對手的防守和進攻很少能夠完全按照預測的情況進行,這時運動員就要隨機應變,根據對手的戰術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戰術,靈活地應對比賽,只有這樣才能對對手的進攻做出最有利的防守,進而找到對手的破綻來發起進攻。
進攻戰術主要指運動員利用機會對對手發起進攻的戰術。進攻戰術不能盲目使用,要趁對方疲憊、懈怠或者失誤的時候使用,比如對手由于連續進攻而流失大量體力的時候;或者對手由于自身的失誤而暴露了薄弱部位或進攻意圖的時候;又或者對手沒有掌握好身體的平衡而站立不穩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盲目的進攻不但達不到應有的攻擊效果,還會讓對手發現破綻,使之有可趁之機。因此,要掌握好進攻戰術的使用時機,力求一擊必中,就算一擊不中,也不會給對方可趁之機。在具體的比賽中,進攻戰術可分為壓迫型、引誘型、實力型、穩重型、邊線型等,具體如下。
(1)壓迫型。
壓迫型的戰術適用于力量和技術都比較弱的對手或者是缺少經驗的新手,運用該戰術,需要運動員在比賽中一直掌握主動權,即一開場就對對手發起猛烈的進攻,連續使用一系列的技術動作,從心理上削弱對手的自信,使之忙于防守自己的進攻,而無力去使用自己的戰術,由此陷入被動僵局,失利于賽點。
(2)引誘型。
引誘型戰術不是用蠻力去取勝,而是靠真假動作的結合來打亂對手的比賽節奏,特別是對手力量比較強大而技術不太好的時候,使用這種戰術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當然,引誘型戰術也要求運動員的身體有良好的靈活性,且大腦要反應迅速,可以通過一些假動作來迷惑對手,或者故意露出自己的破綻,讓對手信以為真,從而毫不顧忌地發起進攻,全面掌控比賽主動權。
(3)實力型。
實力型是指運動員在摔跤方面本身有一定的天賦和較強的綜合實力,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身較強的一面,也懂得隱藏自身薄弱的一面。運動員要利用本身的實力差距來壓制對手,長時間占據主動地位,并在適當的時間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使用一些獨特的絕招來制服對手。采取這種類型的進攻戰術對運動員的要求比較高,但是勝算比較大,只要運動員穩定發揮就很可能贏得比賽的勝利。
(4)穩重型。
在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運動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使自己穩定下來,不要因為膽怯而在比賽中畏首畏尾,也不要因為強烈地想要扳倒對手的好勝心而過于急躁,正確的方法是冷靜地對局勢進行分析,尋找對手的薄弱部位,時刻提醒自己做好防守戰術,并乘機尋求主動進攻的機會。該戰術要求運動員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對比賽時不會過度緊張而發揮失常,同時在遇到困難時可以越挫越勇,不輕言放棄。總之,運動員只有擁有穩重的比賽心理,才能在賽場上發揮優勢,順利拿下每一場比賽。
(5)邊線型。
邊線型戰術需要運動員充分熟悉摔跤比賽的規則,利用比賽場地來實施戰術,最終將對手擊敗。邊線型戰術主要分為兩種:一是使自己處于消極區的范圍內,使對手背對著中心圈,當對手即將發起進攻時,立刻使自己進入到比賽區內,若此時對手已經展開了進攻,就順勢而為,使用后摔或者轉體等動作將對手擊倒,如果戰術成功就可以順利得分,如果不成功也沒有關系,因為這屬于主動使用動作而造成的出界,因此并不按出界判罰。二是兩者剛好相反,使自己背對中心圈,將對手引置消極區的范圍內,采取主動進攻的策略,通常對手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被擊敗。不管是哪一種戰術,都需要運動員的當機立斷,迅速反應,否則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防守戰術與進攻戰術相反,是在對方發起攻擊而自身處于被動地位時所使用的戰術,防守戰術的目的在于抵擋對方的進攻,并尋求機會變守為攻,從而在不失分的前提下讓自己處于主動地位。防守戰術一般分為控制封堵、化解防守、以攻代守、移動戰術等等,具體如下。
(1)控制封堵。
控制封堵是運動員在賽場上最常用的防守戰術,它是指運動員在面對對手的進攻時主動控制住對手的某個有效部位,從而有效阻止對手的進攻,使其無從下手。比如,對手的抱腿速度非???運動員就可以針對性地用自己的臂力控制住對手的腿部,使對手沒有辦法利用腿部進行進攻,同時運動員也要抓住這一時機進行突襲,變被動為主動,實現有效的進攻。運用控制封堵戰術的前提條件是運動員充分了解對手的戰術路線,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封堵。
(2)化解防守。
在摔跤項目中,幾乎每一種進攻動作都有對應的防守戰術,因此化解防守也是一種很有效的防守方法?;夥朗丶催\動員通過防守使對手的進攻無效,要想使用這種防守戰術,需要運動員提前摸清對手將要使用的進攻戰術,從而提前做好防守準備,迅速地打斷對手的一系列進攻。比如,對手采用抱腿的進攻方法時,運動員可以向后蹬腿并下壓,以此化解對手的進攻,實現防守的目的。
(3)以攻代守。
以攻代守是指運動員面對對手的進攻時不能坐以待斃,而是用主動進攻的方式來控制對手。比如對手抱腿,運動員也抱腿;對手抓臂,運動員也跟著抓臂。這種防守方法對運動員的反應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一旦速度落后于對方,就會失去防守效果,使對手如愿以償。所以,運動員要提早預測對手將要使用的進攻動作,迅速地發起進攻,以免落后于對手。
(4)移動戰術。
移動戰術一般是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出現失誤或者處于劣勢地位時所使用的戰術,當運動員判斷失誤、技術失誤或者身體處于不平衡的狀態時,為了避免對手趁機發起強烈的進攻,同時為了避免正面交鋒,可以充分地利用場地,通過移動、爬動等方式躲避對手的進攻。這種戰術的主要目的是幫助運動員擺脫被動的局面,爭取足夠的時間來調整作戰狀態,從而再次進行對決。
在摔跤比賽中,戰術的選擇有很多種,運動員應以自身的優勢為出發點,結合考慮到所面對對手的類型特征,后作出綜合選擇,其具體如下。
強攻猛打戰術適用于我強敵弱的比賽類型,運動員從上場到比賽結束都處于主動地位,是進攻的一方,在整個過程中運動員應使用連續的動作技術組合,不給對方一點還手的機會,這樣一來,對手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感到疲憊,從而輸掉比賽。但是這種戰術很容易讓運動員暴露自身的薄弱環節,假如運動員一直處于進攻的狀態就容易疏忽了防守,一旦讓對手反守為攻就會失去大量比分。另一方面,如果運動員長時間處于進攻狀態,就會消耗大部分的體力,若比賽時間比較長,運動員就很難堅持完后面的比賽。所以,這種方法比較極端,一般只適用于雙方能力差距比較大的情況。
每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狀況和對摔跤運動的擅長動作都不太一樣,因此每個運動員都有自己特有的絕招來制服對手。在現實比賽中,運動員可以使用自己的絕招進行試探,如果對手一點反擊的能力都沒有,則可以一直使用絕招來制服對手,正所謂“不拍千招會,就怕一招熟”。但是,運動員在連續使用絕招的時候也不可大意而疏忽了防守,如果對手發現了應對絕招的戰術,就可以立刻從被動轉為主動,這時就要求運動員迅速做出反應,布置好防守策略。
虛實相互結合的戰術可以轉移對手的注意力,擾亂對手的戰術策略。運動員可以利用假動作來迷惑對手,這個過程一般需要手法和步法的結合,因此對運動員的身體協調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也十分考驗運動員對組合動作的熟悉程度。假動作可以有效地打亂對手身體的平衡狀態,破環對手原有的穩定姿勢,當對手落入“陷阱”后,運動員就要趁其不備,以最快的速度進攻,從而達到預期的進攻目的。
虛實結合是當前賽場上常用的一種戰術,因其戰術效果明顯,也不需要耗費太多的體力,因此在戰術策略中很受歡迎,但這并不代表每一次的戰術都可以成功,一些經驗豐富的選手常??梢愿鶕嗄甑慕涷灡鎰e出對手哪些動作是用來迷惑自己的假動作,哪些動作是真正的攻擊動作,因此使用虛實結合戰術的運動員要靈活應變,一旦對手看穿了其中的破綻,就要迅速改變戰術策略。
借力順勢指的是對手拉則進,對手推則退,即跟隨對手用力的方向順水推舟,以柔克剛,這樣就不必和對手硬碰硬,可以尋找合適的時機以轉體、踢腿等小動作取得勝利。
國際摔跤項目的戰術呈現預見性、獨立性、隱蔽性和靈活性等特征,其戰術類型也種類繁多,比如在進攻方面可以壓迫對手、引誘對手,或者虛實結合、順勢而為,在防守方面則可以控制封堵、化解防守或者以攻代守。不同的戰術將有各自不同的效果,運動員要根據自身的身體條件和對手的戰術特征來選擇合適的戰術策略,從而發揮理想的戰術效果。
[1]王勝.淺談摔跤運動員的力量訓練[J].魅力中國,2014(5):256.
[2]劉春紅.北京體育大學女子摔跤運動員抱腿摔中假動作技術分析與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3):27-28.
[3]安青軍.國際自由式摔跤高水平運動員膝關節傷病的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14):146.
[4]李清建.中國摔跤隊運動員認知能力與競技水平的關系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29(4):85-90.
[5]王向東,董生輝,王曉岐.中國優秀古典式摔跤運動員上肢關節肌力特征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3,32(12):1056-1060.
[6]劉赫.中國式摔跤賽前心理對運動員的影響[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8):195.
[7]陳崗.淺析探究式教學在職業院校散打和摔跤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79-80.
[8]何葉,遲曉丹.彝族傳統體育與校園體育相結合的對策研究——以彝族摔跤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2):57-59.
[9]黃美彥.意識潛力在摔跤運動訓練中的運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34(4):113-114.
[10]蔣二寶.淺談國際式摔跤進攻戰術的合理運用[J].魅力中國,2014(2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