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上文(此處指“《MOOC環境下〈現代維語〉微課程建設探究(一)》”一文)對MOOC環境狀況下對《現代維語》微課程建設的探究,分析MOOC課程教學的優缺點,從而對MOOC環境狀況下的《現代維語》微課程建設進行設定和研究,以更好地促進對現代維語課程的實際運用和學習。
【關鍵詞】MOOC課程教學;《現代維語》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從而獲取開放性的知識資料,這種學習方式起源于20世紀的多媒體課件,隨后在2001年網絡課程開始逐漸興起,經過十年的歷程,到2011年逐漸形成視屏公開課,到2012年才開始出現MOOC。在這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網絡公開課程研究逐漸從當初的自建自享的狀態演變成自建共享的狀況,最后形成共建共享的課程模式。在這當中,課程資源的開放程度也逐漸開始拓展,甚至于將全球范圍的知識都能夠進行更好的共用和傳播,這種模式的學習也逐漸從高校的學生身上發展到社會的大眾群體,其教學的內容也不僅只是局限于原本的書本教案或者是在課程當中所進行的實際錄用進行教學,而是逐漸演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形式和教學模式。
一、MOOC課程的優缺點分析
目前,在國內對于MOOC平臺的建設具有比較零散的特點,并在其中融入了相關考試測評和互相點評的特點,因此在對不同MOOC構建平臺進行調查可以看出,有些學科在對MOOC微課程的構建平臺建設趨于比較簡單的形式。例如計算機課程編程教育以及與理工科(數學、物理等)相關的教學課程,這類具有抽象特色的課程,其考試和測評都會有非常標準的正確答案,這樣的話對于程序的設定通??梢酝ㄟ^執行的結果來對答案進行一個對錯的判斷。但是對于文學類領域性質的學科來說,比如音樂、舞蹈、繪畫以及設計等等,其所表現出來的或者是相應的作品都很難運用正確的答案來進行判定,簡單的計算機評分系統根本無法對其進行正確的判斷,交流和分享成了相互評斷的最重要的根據。這時候,MOOC平臺要完成構建砼板互評系統和相關的交流程序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同樣,作為語言化了的《現代維語》課程的學習也需要對這方面的不足進行避免,而對設定互相交流評定的程序系統進行吸納和整合。
在MOOC環境下對《現代維語》進行微課程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持久性且比較枯燥的學習環境,特別在這種依靠個人的自主性進行學習的方式,在缺少老師監督的情況下,有很多學生很難去主動并且長久的自主學習,因此,怎樣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現代維語》的學習效率,成了讓人十分頭疼的事情。這時候我們同樣可以借鑒斯坦福大學在Courser平臺上對于MOOC課程中的微課程學習程序進行自主的選擇和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對《現代維語》的自主學習:①學期課程學習程序(in Session and Upcoming),一種免費的學習課程,但是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獲得老師所簽署的對課程進行全方位的授權,這樣才能夠順利地注冊,并進行上課;②自學式課程(Self-study),對學生學習不做任何的限制,也不會組織相互之間的互動和討論,充分放開寬度,自主學習;③具有專業性質的教育課程(Prosessional Education),在目前僅僅適用于醫學、工程、法律專業和商學這幾個方面,學生必須完成一定的課程才能夠順利獲得學分或者結課證明,對于這方面的收費主要則是針對那些需要完成繼續教育的一些在職的人員。
二、MOOC環境狀況下《現代維語》微課程設定的方法和必要性
設定的方法:建議學校和有關機構能夠盡快成立一個“MOOC環境狀況下對《現代維語》課程教學平臺建設以及研發的領導小組”和“對MOOC環境狀況下對《現代維語》課程教學建設平臺的專家審議小組”,結合各學院專業的特點進行技術吸納和融合,通過專業的團隊對相關視頻、策劃、網絡維護等等相關程序進行專業化的設定,更好地推動學校的MOOC課程下對《現代維語》課程的建設和發展的步伐。
設定的必要性:針對MOOC環境狀況下對《現代維語》課程教學建設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對課程教學所呈現出來的變革,通過這種變革之后,學生對于學習的形式則更加偏重于對問題的解決和相互之間的配合,而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只是進行簡單的重點學習和掌握,MOOC環境下對《現代維語》的學習彰顯其獨特的結構以及運作特點,使得對這方面的學習更加充滿活躍性和促進性,更好地讓學生在交流和探討中學到知識,并更好地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其能力。
三、結論
通過分析MOOC課程教學的優缺點,從而對MOOC環境狀況下的《現代維語》微課程建設進行設定和研究,更加彰顯了MOOC的開放性特征,并充分體現出其獨特的創建形式,為傳統學習課程的開發和教學組織以及管理的運作提供了更加獨特的思路,從而對MOOC環境狀況下的《現代維語》學習提供了更加實用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李學禮.基于MOOC在高職院校開設選修課程的探索[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4(4).
[2]周艷,李育澤,徐義東.基于MOOC理念的微課資源網站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4(1).
課題:該課題為新疆電大青年基金課題,課題名稱為“MOOC環境下《現代維語》微課程建設探究”,批準號:14xjddktqn20。
作者簡介:阿孜古麗·艾山,女,1986年生,新疆人,碩士研究生,新疆廣播電視大學,職稱: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