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德育教育
王璐璐
潁上縣管仲職中236200
所謂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學校德育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對學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并通過學生積極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我國新時期所需要的人才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古人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自古以來,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始終的努力方向。帶著這個問題,本文結合自己的實踐,談點膚淺體會。
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中小學生是人生的成長階段,德育應教育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民,立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努力奮斗。要加強共產主義世界觀的教育,使之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美與丑,善與惡的辨別能力,真正使學生在心靈深處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使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并涵蓋院校領導、教職工,以育人為主要導向,以精神文化、環境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等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校園文化來自于學校群體,是學校師生智慧,經驗,精神作風的積淀和提煉。充滿詩意,充滿魅力的學校文化必然增強師生的向心力,激發師生個體的創造力。要弘揚校園文化,使之健康的發展,必須要有優美的語言,因為優美動聽的語言發自心靈之處是內心世界和情感的真實反應。然而,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由于少數人的素質水準下降,卻出現了與之相悖的語言。在學生中,也有語言不美的人,且較為普遍,所以規范學生語言勢在必行,任重而道遠。為此,可利用班會課、社團活動課、演講等,從多渠道,多途徑,加強學生文明禮貌教育,使學生懂得亂用文字的危害,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提倡語言美,反對說臟話,杜絕沾污祖國語言文學的一切不良行為。為此,我要求學生多讀中外名著和有益的報刊、雜志,讓學生品味文學作品內涵的豐富性和多元性,真正用自己的心靈去解讀作品,并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自己獨特理解,感受的過程中,產生閱讀成功的體驗,使學生熱愛閱讀,從閱讀中獲得樂趣,挖掘優美的語言。通過反復說教和切身感受,使學生的語言得到了一定的規范,學生從中也得到了美的啟示。
如果說語言是來自內心世界,那么,行為就是人的外在特征。行為美,是心靈的表現,具有多樣性和規范性的特點。一個人的素質高低,可從人的行為展現出來。如何培養學生行為美,需要通過法律法規教育和《學生守則》來約束,規范學生行為。如有的學生喜歡穿奇裝異服,戴一些不倫不類的首飾等。殊不知,這與素質教育是不相襯的。于是,我建議學生打扮要得體,充分挖掘潛在的自然美:還有少數學生,站時搖頭晃腦,坐時弓背曲膝,走路跳舞一般,這種行為既不雅觀,又與校園文化格格不入:再如有少數學生,缺乏良好的衛生習慣,隨意亂打雜物,既污染校園環境,又益助長不良惡習。為此,我常告誡學生,一個人的言談舉止是否合乎道德規范,是檢驗一個人審美素質水平的主要手段,它具體表現在人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行為美是高尚的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文明禮貌的重要標志。以往的實踐使我深刻認識到,要使學生做到行為美,首先要嚴格遵守學生守則,用學生守則規范自己的行為,其次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自覺維護法律法規尊嚴,做遵紀守法的模范。第三,教師以身示范,比如:每當我看到教室、宿舍有雜物時,主動撿起來,放到相應的地方,幾次以后,學生深受感染,啟發,從此,我班再沒有隨意丟棄雜物的現象,保證了學生有個舒暢純凈的學習環境。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這種教育理念的追求,道出了教師的高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必須用自己的一顆博大的愛心去關心自己的學生,感染自己的學生。所以,我經常善于觀察,身體力行,就能給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行為素質。
愛國主義教育是指樹立熱愛祖國并為之獻身的教育。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注重實效,把愛國之情融匯于行為規范,落實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范上。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生的愛國不是高喊口號,而是要認真的,好好的學習,學習本領以后,以報效祖國,為社會服務。因此,愛國行為規范教育要從日常和生活規范做起。這樣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自覺性。最終有助于愛國主義的覺悟形成。讓學生在點點滴滴的良好言行培養中,逐漸升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感。積極進取,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集體主義教育是指引導學生熱愛關心集體,以集體利益為重的教育,是共產主義思想體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對學生集體主義教育必須注重培養他們集體意識和為集體服務的能力,教育他們要服從集體決定,遵守紀律,懂得集體中要團結互助,真誠守信,關心集體,以集體利益為重,為集體爭光。能自覺的維護集體榮譽,把熱愛集體的情感升華為愛祖國,愛人民的境界。
德育教育非一日之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從一定意義上說,他是青少年教育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的耐心和愛心。我堅信,只要我們以身作則,無私奉獻,加上全社會給予關愛,必定能培養出一批批熱愛祖國,熱愛黨,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德才兼備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