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
(福建省龍巖第一中學 福建龍巖 364000)
高中籃球課堂教學中分組與合作學習的研究①
林青
(福建省龍巖第一中學 福建龍巖 364000)
隨著高中體育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創新,學校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在籃球課堂教學中,通過采用分組與合作學習并存的方法來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該文從高中籃球教學的特點出發,闡述了高中籃球教學分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鍵因素,并從確定具體教學目標、合理設置人員分組、適當發揮教師作用3個方面提出了高中籃球課堂教學中分組與合作學習的實現方法,以期為高中籃球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與借鑒意義。
高中籃球 課堂教學 分組學習 合作學習
作為高中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的理念和方法也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發展在不斷改進與創新。籃球是高中生緊張學習之余普遍喜愛的體育項目,這種團體性運動不僅考驗學生的團隊意識,還涉及籃球方面的專業知識。因此,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既要傳授基礎的理論知識,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配合意識等。分組學習和合作學習模式的提出,為高中籃球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參考,其教學價值也在實踐中不斷得到提升。
1.1授課對象人數偏多
受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高中生基數龐大、教學場所不足等多方因素的影響,高中籃球課堂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班級人數眾多,這也是高中學科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客觀問題。因此,基于授課對象人數偏多的現實條件,如何改善這種現狀,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不變的基礎上,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來提高籃球教學效率,成為了高中課堂教學需要重點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1.2身體素質差異較大
就身體發展角度而言,高中生的身體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遺傳因素、外界環境、個體主觀能動性等多重因素都會對其身體發育產生一定影響,也造成了個體在身體素質上的諸多差異;從心理發展方面來說,高中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思想與行為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他們普遍個性張揚、有較強的表現欲,但與此同時,他們在心理和行為上都表現得比較叛逆,以自我為中心,似乎對周圍的事物都漠不關心,而實際上他們是十分渴望被人關注、也極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的。所以,教師要了解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征,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個體素質等出發,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和進步。
1.3籃球水平參差不齊
身體素質的差異,學習動機的不同,對籃球的喜歡程度等,都是造成高中生籃球運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的重要原因。如果教師在籃球教學過程中采用“一刀切”教學方式,不僅會挫傷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影響籃球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教師要掌握高中生籃球運動水平的差異,采用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分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并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促使他們主動學習,是提高高中籃球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策略。
2.1均衡與互補是分組學習的重點
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個性特點、身體素質、籃球基礎、學習動機等多方面出發,綜合考慮,并做好整體的、符合實際的計劃與安排。在具體的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性別、籃球角色的分配、默契程度等,都將對分組的趨向與選擇產生影響。不同理論基礎、不同位置角色的學生進入同一小組進行學習,能夠為組員間的協調發展提供條件,進而初步形成合作性趨向。但并不是所有組內成員都得不一樣,教師同樣要注意學生的共同特征,將水平相近或相似的成員放在同一起跑線上,使學生從心理上擁有團結與協作的基礎,并學會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2.2配合與默契是合作學習的根本
合作學習注重團隊協作,對成員之間的默契性配合要求較高。籃球運動本身的團體性決定了合作學習中全體組員都應具備較強的配合意識與協作能力。團隊成員之間性格、興趣、個性特點、角色偏好等的互補與共生,既能夠在整體上提高團隊的凝聚力,也能使他們在不斷地交流、溝通與反思中共同進步。合作學習對于團隊成員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一定要求,一方面是個體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越強,籃球水平提高的速度也相對較快,另一方面是成員的責任意識,只有每個成員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事,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形成一個具有較強凝聚力的團隊。從本質上來看,合作學習時,球員間的配合與默契集中體現在他們對于團隊的共同奉獻中,這種共同奉獻,能讓團隊整體力量發揮到最大。
2.3科學評價是合作學習的關鍵
小組合作學習之所以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就在于這種學習形式保證了評價反饋的及時性。在高中籃球課堂教學中推行合作學習的模式和機制,是體育教育意識化的趨向表現,也是教學方式不斷創新和完善的具體體現。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合作學習的評價標準進行準確定位,積極引導個體進行自我評價并提出可行的評價意見,同時也要將小組作為評價的主體,納入最終成績體系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此外,在高中籃球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利用評價反饋信息來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籃球水平的整體提高。一堂籃球課,僅僅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而是應該從知識、情感、意志、品德等多方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3.1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
分組學習與合作學習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團隊協作意識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其有效實施需要從學校和學生實際出發,制定出具體可行的學習目標,確保分組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相互統一、相互促進。
首先確定小組目標,即教師根據小組的特點、成員的具體情況等,為每個小組制定一套符合本組水平和實際的團隊目標,并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題、方向、方法等方面的內容,一段時間后,觀察每個小組在籃球技巧掌握、籃球技能獲得、籃球水平提高程度等方面都達到了什么層次;其次,確定個人具體目標。由于受到身體素質、學習動機、興趣程度、外界環境等多方因素的影響,在具體的籃球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刀切”,而是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籃球基礎、學習領悟能力、個性特點等制定個人所能達到的具體目標。
3.2設置合理的人員分組
分組學習與合作學習并不是割裂開來的單獨體,而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整體,合理的分組有利于合作的順利進行,良好的合作能夠保證分組的科學性。為此,在具體的籃球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班級人數、學生實際情況等進行合理分組,確保分組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要合理分配組員。教師要基于學生的籃球基礎、興趣程度、籃球潛力等,結合授課對象個性特點對小組和小組成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一般來說,可以采用學生自愿和教師指定相結合的分組方式,每個小組的人數基本控制在5~8人。同時也要區別對待不同的小組。總的來看,同組學生之間的水平相差不大,但是不同小組之間的學生在籃球基礎上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因此,教師不僅要關注小組個別學生,還要整體提高小組學習能力。
3.3適當發揮教師的作用
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兩者是互相統一、相輔相成的。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既不是指簡單地將教學課程交給學生自導自演,也不是指教師完全一味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與方法,使教師由傳統的領導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則由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學習者和參與者。高中籃球課堂中運用的分組學習與合作學習,也是一個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和計劃性,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過程,包括分組學習與合作學習的依據、流程、內容、原則、目標、具體實施細節等各個方面,都需要教師從學校和學生實際出發,來制定切實可行的分組與合作方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體育教師的適當介入不僅可以調節因分組帶來的不平衡,還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籃球方面的實際問題。因此,在高中籃球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適當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研究認為,分組學習與合作學習并不是割裂開來的單獨體,而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整體,合理的分組有利于合作的順利進行,良好的合作能夠保證分組的科學性。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分組學習和合作學習不僅提高了高中籃球課堂教學的效率,實現了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還加強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強化學生的團隊責任感等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1]鄧楊,袁建偉,楊乙元.論中學籃球課堂教學中的分組學習與合作學習[J].搏擊·體育論壇,2015(2):42-44.
[2]董大志.論高校籃球課堂教學中的分組學習與合作學習[J].科教文匯,2015(7):63-64.
[3]曹錫海.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8):163-164.
[4]郭剛英.試論高校體育合作教學中注意的問題[J].山東教育科研,2001(6):32.
G841
A
2095-2813(2015)11(b)-005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058
林青(1977,8—),男,福建上杭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