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連喜
(延吉市朝陽川第二中學 吉林延吉 133000)
延吉市初中學生體育健身現狀及對策研究①
陳連喜
(延吉市朝陽川第二中學 吉林延吉 133000)
自從我國進入后奧運時期,大眾體育便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開展了起來。作為在校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教育人口部分,他們參與體育健身的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國各民族人群未來的整體身體素質。因此,對初中學生參加健身運動的狀況進行調查和研究,對全民健身計劃的順利進行和實施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該課題對六所學校在校學生參加體育健身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提出建議,為體育教育決策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延吉市初級中學 學生體育 健身現狀 對策研究
我國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學生的群體大,他們參加全民健身活動的人數多,在這個群體中大力宣傳和進行全民健身能促進班級、年級和學校之間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研究對象
延吉市四中、五中、六中、十中、十三中和朝陽川第二中學等六所學校學生參與課外健身現狀為研究對象。這六所學校中漢族學校和朝鮮族學校各三所。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利用學校資料室、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等,查閱了近幾年關于研究初級中學生體育健身方面的文獻資料,找出了可靠的相關資料,為該論文的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的。
1.2.2問卷調查法
通過向延吉市六所(朝鮮族學校和漢族學校)初級中學的學生發放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180份,回收有效問卷165份。
1.2.3專家訪談法
對延吉市六所初級中學等學校的體育教學一線教師和專家進行面對面訪談,并對訪談內容歸類和整理。
1.2.4數理統計法
對研究過程中對所收集的數據利用電腦軟件Microsoft Excel2010進行數據統計處理,確保該次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2.1六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參加體育健身的基本現狀分析
2.1.1學生對“全民健身工程”的了解情況
在回收的165份有效問卷中,知道并了解的有18人,占10.9%;知道但不了解的有76人,占46.1%;印象中聽說過的有51人,占30. 9%;根本沒聽說過的有20人,占12.1%。
從統計數據體現到,對于國家大力推行的“全民健身工程”很多學生在問卷中選擇了知道但是不很了解,從這一點可以說明中小學在宣傳“全民健身工程”上下的力度還很欠缺,特別是對于初中的學生,他們在小學階段的體育與健康課學習很不規范,通過一線體育教師、學生和家長反映,小學的體育課一般只限于學習廣播體操、跑步和隊列隊形訓練,很少進行其他項目的學習,主要原因是學校和體育教師怕在學習某些項目過程中受傷而擔責任,這些學生缺乏身體鍛煉和和健身的理論知識。因為這些原因導致學生身體素質急劇下降,所以進入中學后給任課體育教師造成很大麻煩,從學校的層面和教師的層面就要要求加強身體鍛煉,向學生普及全民健身方面的知識和健身方法,為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做出應有的貢獻。
2.1.2六所學校在校學生喜歡參加的體育健身項目
通過統計結果分析,所調查的學生中男生和女生對平時喜歡參加的健身項目是有所不同的,男生喜歡的健身項目主要集中在球類項目,占調查學生的比例為68.5%;喜歡田徑運動項目的占調查學生的比例為12.9%;喜歡參加健美操項目的占5.5%;而喜歡非本問卷項目的占12.9%%;女生喜歡的健身項目主要集中在健美操項目,占67.5%;喜歡田徑運動項目的占調查學生的比例為7.5%;喜歡參加球類項目的占調查比例為12.5%;喜歡其它項目學生占12.5%。從統計分析數據情況說明,在對運動項目選擇上來看,球類項目和健美操項目分別列男、女的第一位,反映出這兩個項目的普及程度和學生喜愛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健身最有效方式的田徑運動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這就要求學校的一線體育老師采取措施引導學生利用田徑運動健身。
2.1.3學生參加體育健身的主要目的分析
從統計數據了解到,學生參加體育健身目的統計情況分析如下:占比最多的選擇了休閑娛樂74人,占44.8%;選擇減肥健美的學生為42人,占25.5%。選擇強身健體的40人,占調查學生人數的占24.2%;為了參加各級別的比賽以及為了中考和高考體育加試的6人,占3.6%;占比最少的是有同學由于身體患過病,參加身體健身和康復保健的占3人,占調查學生的比例為1.8%。從學生參加體育健身的目的來看,休閑娛樂、減肥健美和強身健體的比例較高,站所調查的比例為前三位.選擇康復、保健占的也有一定的比例。對調查的問卷統計發現女生選擇減肥健美明顯高于男生,這與女同學有較強的愛美之心有關。身體是一切活動和生活的前提,應該從運動中尋找快樂的同時得到健康的身體,因為生命在于運動。
2.1.4六所學校在校學生對體育健身的態度分析
對六所學校在校學生對體育健身的態度進行分析體現出,學生們對參加體育健身運動認為有必要的占調查學生的40.42%,而學生中選擇很有必要的占39.36%,對于參加體育健身感覺無所謂的占有18%的比例數,僅有2.12%的學生認為參不參加體育健身是沒有必要。眾所周知,無論從事任何事情態度能夠決定一切,對于選擇參與體育健身無所謂和沒有必要的學生共占20.12%的比例,這部分學生其實存在很大的問題,身體是從事任何工作和學習的基礎保障,而這部分學生對參加體育健身的了解不是很深,同時也可以理解為理解不夠,學校和教師應倡導和鼓勵學生多參加體育活動。
2.2六所學校在校學生參加體育健身場館設施的現狀與分析
體育場地設施是進行健身運動的物質條件,在所調查的六所學校中均擁有標準的400 m或200 m的田徑場地,但是形體健身房、羽毛球場地的均卻很少。另外在對體育器材方面的調查中發現,只有少數學校有單杠和雙杠等簡單的健身器械,但是使用率不高。雖然體育健身對場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但由于六所學校均處在市區,學生參加體育健身只能在校園內,這就要求要有一定的場地器材做基礎。學校因為經費、領導重視程度各個方面的原因,對健身場館設施的投入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了健身設施的發展和建設。這樣,健身場館設施的單調和數量少,必然給學生的參加體育健身帶來一定的影響,從而阻礙體育健身運動的發展。
2.2.1學生參加健身活動地點的調查分析
對學生日常體育健身場所的選擇上,發現選擇學校操場是學生鍛煉身體和健身的主要場所,所占比例為84.04%;另外還有學生選擇在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鍛煉和健身,所占比例為11.7%;還有極少數的學生選擇在公園和其它環境進行健身,所占比例為4.25%。
2.2.2學生每周參加健身次數的調查分析
該次調查的學生總數為165人,每周能夠參加健身和身體鍛煉次數達到3~4次共有90人,占調查總人數的比例為54.5%;每周健身鍛煉1~2次的學生有53人,占調查人數的32.1%,而學生每周參加健身和鍛煉的次數在5次以上的總共有17人,僅僅占調查人數的10.3%;另有2.1%的學生不會參加體育健身。
由此可見,學校的在校學生每周參加健身的次數相對來講次數還不很多,大部分學生每周參加健身次數都在4次以下。造成此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個學校和一線的體育教師重視程度不夠,有些學生對日常時間參加體育鍛煉和對健身的認識不夠有關。另外,一些學校雖然設有體育與健康課程和體育課外活動,但是由于學習任務重,還有部分學校把體育課程課時減少,大部分學生把這些時間放在了學習上;學校方面領導不夠重視,片面的追求升學率是造成學生健身和身體鍛煉方面的原因。
3.1結論
延吉市初中學生對體育健身運動的方法知之甚少,學生參加體育健身的積極性不高;學生參加體育健身運動的比率較小,主要是因為對其認識了解的程度不夠;學校運動場地及運動器材的嚴重缺乏,不能滿足學生鍛煉的要求;學生對體育健身的片面理解造成參加鍛煉的積極性、興趣性不高。
3.2建議
針對學生健身方法少、積極性不高和認識不夠,學校和學校體育教師應加強在體育健身方面的引導;希望教育主管部門能適當增加學生鍛煉的場所和體育器材投入;課程設置需要完善,對于男女生喜歡運動項目不同的特點,使課程的建設更加科學、合理。
[1]董詩兵.延吉市中小學學生課余體育健身現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6):236,238.
[2]馬建華,何建海.如皋市中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09(4):477-478.
[3]謝先姣.三峽庫區中小學體育現狀與初步研究[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1(3):5-7.
[4]李曉克.平頂山市中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現狀調查分析[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3):184-185.
[5]李學榮.中學生課余體育鍛煉情況調查與分析[J].廣東科技,2010(6):74-75.
G807.3
A
2095-2813(2015)11(b)-014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2.145
陳連喜(1970—),男,吉林梅河口人,教育學學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理論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