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超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部 遼寧沈陽 110136)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等學校的體育教育正在面臨著一次前所未有的變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體育教學中占有著重要的位置。定向運動是聚集健身、趣味、競技等于一體的新型體育運動項目,它集智力與體力于一體,也被人們稱作最偉大的運動——“智者運動”。[1]定向運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掌握地形知識,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培養學生在一定的運動強度下,正確使用地圖、指北針,將點標與實際環境結合起來,做出迅速反應,果斷做出決定的能力。定向運動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的運動項目豐富和完善了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它的推廣和普及,也體現了創新思維在體育中的重要性。總而言之,定向運動的開展順應了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起到一定的作用。
近年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通過研究發現,當前困擾高校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學生對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如何滿足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需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成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而定向運動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定向運動以其豐富的內容,解決了當前體育教學內容單一的問題,彌補了當前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性的問題。
定向運動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趣味性,通過教學內容的設計,學生在進行定向運動時可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可以在放松的狀態進行活動,沒有了傳統體育教學中的壓力,學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定向運動中去,體會定向運動的快樂,緩解學習中的壓力。
定向運動的另一個益處就是可以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由于定向運動很多項目都是需要團結合作,需要進行思考,才能完成任務。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綜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2]
體育創新思維是指有創見的思維。通過思維活動,揭示體育活動領域中有關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能指導人們去獲得新的體育知識或以前未曾有過的對問題的新解釋,從而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在充分利用創造想象的基礎上,提供具有社會價值的、新穎而獨特的體育創新思維結果的心理活動。體育創新思維一般要求個體具有靈活性、獨創性、敏捷性和發明能力。[3]
定向運動是指參加者借助地圖和指北針,按組織者規定的方式合理地選擇路線,按順序到訪地圖上所標示的若干放置于地面上的檢查點,并以最短的時間完成比賽。
在定向運動課程的實踐中,學生能自由地發揮自身的運動能力,能夠按照自身的需要調節負荷與強度。同時,學生也不會因為枯燥乏味、單純的技術教學而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創新意識是指驅使創新個體產生創新行為的心理動機,而創新思維則要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才能形成,所以理論知識是創新思維形成的根基。長期以來,我國普通高校的體育課教學方法單一,一般都偏重于技術動作的教學,沒有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放到重要位置,這是造成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差的直接原因。在定向運動的教學中,用4學時進行理論課教學,內容包括:如何識圖、如何使用指北針及野外生存知識等,通過4學時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定向運動的概況,掌握軍事地形學的相關知識,奠定基礎。
在定向運動開展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跑步,0而是積極地進行探索、思考,將地圖上的點標和所處的實際自然環境結合起來,按照點標順序到訪,學生可以選擇自己認為合理的路線,這樣不僅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精神和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善于發問、敢于創新。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通過“問題—結論”;“問題—探索—結論”的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求知欲望。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先導與動力。沒有教育新觀念的注入,沒有變革現實的需求,沒有勇于改革的魄力,就談不上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觀念的創新是一個復雜和漫長的過程,涉及了許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隨著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樹立以終身教育為信念的教育價值觀,以成功教育、快樂教育、和諧教育為指導思想的素質教育觀,已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普遍受到重視。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高校體育教學更新教育觀念的方向。[4]
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注重學生觀念創新的培養,也要讓學生在實踐應用中進行創新。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后,要結合定向運動課程的特點,讓學生自己設定地圖范圍、自行設計路線,激發創新思維。在自編點標位置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運用已有知識和想象力,同時也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創新能力。
啟發法是指學生先通過實踐,再由學生和教師進行討論,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點評,最后進行實際運用的方法。[5]
在定向運動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路線選擇練習。在一組學生練習時,其他小組進行觀摩、討論,教師及時進行指導和總結,其他小組再進行練習。這種采用啟發式教育,改正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調動了創新思維,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使學生形成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并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校是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想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必須充分發揮體育課程的優勢。定向運動是一項極具創新性的運動項目,有著無窮的魅力,它摒棄了枯燥的運動模式,打破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走出固定的體育場館,走進自然環境,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顯示出了這項運動應有的活力和希望。
[1]張瑞林,聞蘭.戶外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薇,李進.體育心理學[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石曉峰.定向越野教學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研究生論文專刊,2006(6):80-82.
[4]赫平家.高校體育教學中“創新教育”初探[J].遼寧體育科技,2001(2):40.
[5]賴天德.學校體育改革熱點探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6]李學營.定向運動與中長跑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比較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3(12):163.
[7]葉朝忠,張雨.定向運動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3(3):375-378.
[8]霍方.定向運動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運動,2012(18):106-107.